不到五指山,不算到海南。兼具高山景观、雨林秘境与黎苗原乡文化的五指山,有着独特魅力,深受游客的追捧。来五指山游玩,既可与大自然来一次深度对话,感受这里的物华天宝,更可以品尝这方灵秀山水孕育的美食,了解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

  闯入自然的奇妙幻境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五大国家公园之一,而五指山片区位于五指山市水满乡,距五指山市区28公里,距三亚市区约110公里,距海口至三亚东线高速陵水路口约100公里。片区集中了热带山地原始雨林和热带沟谷雨林的典型景观。片区内古树参天,藤萝密布,奇花异草随处可见。有两株“母子相连”的母生树;有具有神奇医疗功效的野生茶树;有与恐龙同时代的桫椤群、空中花篮,千年荔枝树、榕树、野桃花;有天造地设、旦古形成的神石龟;有淌流不断,伴你游览始终的水满河,有民风古朴、风情浓郁的水满黎寨,有像木屏风一样挡住你行走的板根,“绞杀”、“寄生”奇特景观随处可见,这些都让你目不暇接。

  而水满河热带雨林风景区观景平台可正面眺望海拔1867.1米的海南屋脊——五指山,巍峨耸立,五峰并列如撑天五指,在云海中时隐时现,尽收眼底。

  方诺寨:雨林深处的时光慢流

  古诗曰“白云深处有人家”。来到五指山水满乡,沿着盘山公路在绿意里蜿蜒,直到青瓦木楼顺着梯田铺开,我们才陡然发现,雨林深处有黎寨,比如说方诺寨。

  如果你喜欢登山,那就和大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吧,千年桫椤王的叶片如伞,在头顶织就绿荫,藤蔓顺着树干垂落,偶尔有山风拂过,枝叶沙沙声里混着远处水满河的叮咚。

  到了观山台,你可以尽情地俯瞰五指山的壮丽群峰与翻涌云海,远处的山盟梯田层层叠叠嵌在山间。而山下的苗妹湖,则是另一幅静谧景象,青碧的湖水倒映着苍翠的林木,恍若仙境。

  湖畔的古枫咖啡屋藏在巨树之下,点一杯手冲咖啡,或者来一杯五指山大叶茶,香气扑鼻而来,那种惬意感简直让人忘了时间。

  傍晚的餐桌上,全是山林的馈赠。香炸的小河虾连壳都酥脆,“五只脚的猪”肉质弹牙,食叶酸汤鱼的酸辣里裹着百香果的果香,每一口都是雨林的本味。

  若是你时间充裕,愿意在方诺寨住下来,入夜后,窗外虫鸣轻响,抬头即见璀璨星河,这一刻,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山间的微风、身边的人,以及一颗可以慢慢静心来的心——原来最好的旅行,是让时光在自然里慢慢流淌。

  牙胡梯田

  牙胡梯田,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国内最美十大梯田”之一,依山而建、层次分明,从山脚一直盘绕到山腰,最高海拔600米,最低处仅20米。因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成为各地摄影师们的创作乐园,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从观景台向下俯拍,可以拍到错落有致的层层稻田、层叠起伏,一年四季景色各不相同。当然,最美的还是十月份,“满山尽带金黄色”。

  但牙胡梯田不仅仅是海南农耕文化的瑰宝,它也见证了大自然与人类智慧完美结合的魅力。

  历史上,当地黎族先民采用“四度共构”模式:山顶保留森林、山腰开垦梯田、山脚建设村寨,形成森林—梯田—村寨—河流的和谐生态系统。

  所谓土地之美,从来不只是大自然的浑然天成,更在于这片土地上的劳动者,世代的耕耘与坚守。当你理解了这一点,才能感受到牙胡梯田的真正魅力。

  毛纳村

  距离方诺寨不远,还有一座藏在五指山深处的黎族村寨——毛纳村,周边群山环绕,稻田、小溪、椰林交织成一幅田园画卷。村里保留着不少具有传统黎族特色的建筑“船屋”,它以竹木为架、茅草铺顶,曲线优美流畅,仿佛一艘艘倒扣的船只静卧在山野之中。

  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雨林、河谷和黎家风情,在毛纳村小住几天,你可以体验到“归园田居”的惬意。早上醒来,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穿过树梢,金色光晕照射在船屋的茅草顶上,整片村落安静又有温度。

  此刻的你,一定会注意到大片绿意盎然的茶园,没错,这是毛纳村的另一个“亮点”。建议你去茶园溜达一圈,不但拍照好看,而且还能顺便体验一把采茶、品茶的快乐。

  漫步在村子里,你可以与家人朋友一起参与简单的黎陶制作、感受手作的快乐;或穿上黎族服饰,拍摄民族风情的作品;赶上节庆日,晚上还能参加当地的黎族长桌宴,品尝地道的黎族美食。

  如果你见多了诗和远方,厌倦了千篇一律的大海与沙滩,可以来毛纳村走一走,你会发现,海南五指山这片热土,永远会带给你更多惊喜。

  黎峒文化园

  在五指山这个充满黎族风情的地方,你是否想了解更多关于黎族的历史文化?是否想穿越时空,亲眼见证这个民族延续千年的生活智慧?那么,位于五指山腹地的黎峒文化园,你一定不能错过,这是一座“活着”的黎族文化博物馆。

  但是重点来了,想见证黎族波澜壮阔的发展史,首先你要挑战第一关,通往半山腰的639级“天梯”。幸运的是,很多人一路攀登上去,看到那座高达33.33米的黎祖大殿时,脑海里都会蹦出两个字:“值了”。

  黎祖大殿背靠高山,与五指山第一峰在同一条主轴线上,居高临下,蔚为壮观。它是世界上最高的无梁无柱船形屋建筑,也是海南百万黎族同胞的精神家园。大殿内供奉着9.5米高的黎祖圣像,金身塑像威严壮观。

  大殿一楼是博物馆。馆内所展出的物品、影像和文字,就是一部海南黎族人民的完整历史。

  展示墙上,从黎族社会的发展、首领的故事,再到独特的“合亩”共耕制度和“放寮”婚俗文化,每一段文字、每一幅图画,都让游客仿佛步入了黎族历史的时光隧道。

  而且,园区内还有黎锦等非遗工艺的展示,每一块纹样都承载着古老的故事。游客可以亲手尝试黎锦纺织等传统工艺,感受经纬交织间的文化脉络。

  黎峒文化园,其实代表的是一个你从未见过的海南,厚重、淳朴、悠远……无论是探寻历史印记,还是享受自然风光,黎峒文化园都值得前来打卡。

  五指山的好山好水,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也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五指山美食以黎族、苗族风味为核心,突出雨林生态食材,兼具文化特色与自然风味。

  野菜手撕鸡

  作为五指山的特色美食,野菜手撕鸡是以野菜搭配当地放养的蚂蚁鸡(或走地鸡)制成。关于蚂蚁鸡,是指黎苗群众放养的本地小种鸡,因为体型小,所以群众称之为蚂蚁鸡。该鸡种最大重量不超过2斤,瘦肉多、肉质细嫩紧实。

  至于通常所说的五指山野菜,并不单指某一种菜,而是生长在五指山区野菜的统称。在这道菜里,厨师往往搭配的是野芭蕉芯。野菜的清新与鸡肉的鲜甜结合,形成返璞归真的独特风味。本地人吃的时候,还会搭配特制蘸料(如辣椒酱或蒜泥酱油),提升口感层次。

  五指山五脚猪

  五指山人称本地原种猪为“五脚猪”,亦名香猪,是未经改良、在山野里放养的小种猪。个体不大,养一年也只有百来斤,嘴尖且长,平时用嘴拱土觅食、嘴不离土,黎家人就认为它的嘴也是一只脚,故称“五脚猪”。

  由于养殖家庭放任五脚猪在外自由觅食和活动,所以这种以山果、野泉、根茎为食的猪,肉质结实、皮厚油少、脂肪含量低,鲜嫩爽口。作为五指山代表菜肴,通常以香煎及白灼两种烹饪手法为主,好吃不腻。

  鱼茶

  五指山盛产茶叶,当地的黎族、苗族群众特别喜欢一道菜肴“鱼茶”,但它跟和我们平日里喝的红茶、绿茶等,毫无关系。实际上,鱼茶其实是一种特制的鱼,因食用时要用水冲泡,喝其水、食鱼肉,和泡茶的方法类似,所以有了个“茶”名。

  鱼茶属于传统发酵类菜肴,制作过程比较复杂,先把淡水小鱼收拾干净,切块加盐,腌上1-2个小时,挤干盐水后,掺入凉米饭、酒曲或炒米搅匀,再装进没有油渍的坛子里,加盖密封。夏季放至7-10天即可启盖食用;冬天,则放置半月或一月方可食用。

  鱼非鱼、茶非茶,别有一番滋味在舌尖。鱼茶味酸而微咸,冲泡时鱼干会头朝上、尾朝下排列开来,宛如戏水状,颇具观赏性。因此,鱼茶也成为黎族、苗族群众招待客人的主要菜肴,如果当地朋友用鱼茶招待你,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是他们的贵客了。

  五指山酸汤鱼

  酸汤鱼是五指山非常有代表性的佳肴,众多游客品尝之后都赞不绝口。

  正宗的酸汤鱼选用的是本地鲜活肥美的鱼,重量多在两公斤左右,这样的鱼肉质紧实、鲜嫩多汁。这道菜的精髓在于其独特的酸汤,制作酸汤的辅料包括食叶草、小金桔、百香果、西红柿、南瓜等。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食叶草。它形似菜叶,入口嫩滑,带有微微的酸味,富含多种营养元素,有着“植物钻石”之称。融合了各种辅料的酸汤,味道柔和醇厚,经过精心烹制后,每一片鱼肉都充分吸收了酸汤的味道,酸辣开胃,令人回味无穷。

  五指山小黄牛

  五指山森林茂密,牧草资源丰盛。但却山地多、平原少,所以当地的村民会把黄牛放养在海拔700米以上山坡中,任其自由牧食各种草、树叶。因为运动量足够大的缘故,这种小黄牛肉质结实、纤维细嫩;而且,可以带皮吃,牛皮脆而爽。

  至于烹饪方法,清炒、油煎、干煸、炖汤、烧烤等各有特色,甚至不需要太多调料来加工,味道同样上佳。光是美味还不够,五指山小黄牛的营养价值也很高,不仅蛋白质丰富,而且富含铁、锌、镁等元素,具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的功效。

  五指山水满鸭

  水满鸭,鸭如其名,生长于水满山泉溪流之中,以河虾、河鱼及水草为食,日饮山泉、夜宿林间,天然的生活方式,使得水满鸭肉质上佳、营养丰富。

  当地人最常见的做法是白灼,这样才能品尝到水满鸭的鲜嫩,再配上独特的蘸酱,不少外地朋友不知不觉间,就可以炫掉半只鸭!当然,口味重的朋友,也可选择干煸的做法,味道也不错。

  黎家竹筒饭

  黎家竹筒饭——海南黎族的传统美食之一,以竹筒为容器,将米饭和其他食材放入其中,过去黎族人多在山区或野外烧火烘烤,在家则是用木炭烤制。竹筒饭有荤有素,分为盐巴饭、豆饭或肉饭等种类,食用时再喝上一口黎家山兰酒,趣味盎然。

  实际上,

  五指山还有很多

  不为人知的雨林秘境、小众景点,

  美食更是举不胜举。

  更多美好,

  等你来探索、体验!

 

 

  ◆本信息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