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由于天气原因,海口西海岸海域出现形似“硬币”的水母,经专家证实,该生物为有毒的银币水母,请市民游客避免触碰。

  海口西海岸海域出现的银币水母。(市民供图)

  海口西海岸海域出现的银币水母。(市民供图)

  “去年也出现过,但今年数量相对多一些,有的路段密度大,有的路段相对少些。”该公司水域部经理刘艳龙介绍,从现场观察来看,这批水母多为死亡状态。“用手拨弄时,一捡起来就像烟花一样碎开,边缘会分离。”刘艳龙推测,其离开海水后已自动死亡。但他特别提醒,即便水母已死,毒性仍可能伤害皮肤。“市民千万别赤脚踩上去,避免引发皮肤病”。

  目前,环卫部门已着手清理,但面临不小难度,因为银币水母与沙滩贴合紧密,无法徒手捡拾,环卫工人只能用耙子小心收集。刘艳龙表示,水母分布范围广,清理进度有限,后续会持续投入人力清理。

  海口西海岸海域出现的银币水母。(市民供图)

  专家:属于正常的自然现象

  “海口西海岸一带出现银币水母,属于正常的自然现象,大家不必恐慌。”针对此现象,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所长卢刚给出了专业解读,银币水母是浮游生物,主要栖息在温暖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的表层水域,在大风、大潮天气时会随着海浪被冲上岸搁浅,过段时间,冲到岸上的会自然消失,海水中的则会随洋流漂离。

  卢刚建议,市民游客在海边游玩时务必避免主动触碰。若不慎接触后出现皮肤不适,且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