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三亚试种“韭菜水稻”一次种植可连续收割3-5年
三亚日报 2025-08-08 10:28

  “种一次,收多年”的水稻种植模式从理想照进现实。近日,三亚多年生稻示范种植项目正式进入插秧阶段,在三亚水稻国家公园和吉阳区博后村的稻田里,一株株嫩绿的“云大25”秧苗整齐栽插。这一创新农业模式将改变传统水稻“一年一种”的耕作方式,实现“种一次、收多年”的高效循环。

  “传统水稻需每年重新播种,而多年生稻像韭菜一样,割完一季后会自动再生。”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示范种植的多年生稻品种为“云大25”,由云南大学胡凤益教授团队研发,通过种间远缘杂交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培育而成。

  在三亚水稻国家公园,插秧工人将一株株嫩绿的秧苗插入稻田中。张慧膑摄

  与传统水稻不同,“云大25”具有类似韭菜、甘蔗的再生能力,第一季种植后,连续3至5年无需重新购种、育秧、犁田,仅需进行田间管理即可持续收割。

  经过胡凤益团队7年实证研究,该品种已稳定完成十余次收割,亩产表现优异。目前,多年生稻已获联合国粮农组织认证为全球首个可商业化多年生粮食作物,并在云南、湖南、广东、海南等地推广种植。

  “多年生稻的最大优势在于简化生产流程。”该负责人介绍,第二年起只需浇水、施肥,无需重新栽植,米质也符合市场需求,深受农户认可。

  与传统水稻相比,多年生稻从第二季起可节省种子2~3公斤/亩、减少人工投入5~6个/季,直接降低生产成本约600元/亩。其“一种多收”特性大幅减少犁田、移栽等环节,形成轻简化种植模式。

  研究显示,多年生稻发达根系可固定二氧化碳,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效改善耕地质量。免耕模式减少农机燃油消耗与化肥施用,为农田生态系统提供持续修复窗口。

  作为热带农业创新试验田,三亚正通过多年生稻等关键技术落地,深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实施。近年来,三亚聚焦良种、良机、良法协同发力,在精耕细作中稳步提升粮食单产与品质。其中,开展多年生稻试验示范,筛选适配热带气候的高产品种,优化高产栽培技术,连续两年推进热带水稻周年生产试验示范,深挖本地粮食产能,为同纬度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大力推广优质稻机械化种植,扩大优质稻覆盖面积,实现生产全面提质增效;创新推出“种粮大礼包”等扶持政策,多措并举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海南在线抖音号
    抖音

发现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