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上木材资源十分丰富,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树木既是岛屿变迁的见证者,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材料。作为这片土地上最古老的族群之一,黎族人民数千年来使用本地木材制造各类器具,其中,独木器具最典型。
黎族独木器具制作技艺指的是海南黎族人民使用刳空、打磨等方法将整块木料制成各种器具的技艺。该技艺主要流传于海南保亭等地。2009年,黎族独木器具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黎族独木器具的制作工艺较为原始,但成品却富有古朴之美。其制作原料必须是独立完整的木料,调选好木料之后,将木料刳空,经过剜、刻、削、刮等工序,制成各式各样的器具。
黎族独木器具功能实用,造型质朴多样,主要分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和文化用具三种类型。如独木椅、独木碗、独木勺等属生活用具;独木牛铃、独木脱山栏棒等属生产工具;用于祭祀朝拜的木雕图腾制品,以及用于陶冶艺术情操的独木三线弦、独木二胡等称为文化用具。
黎族独木器具以独木舟最为著名。在海南省文化馆(海南省非遗中心)二楼非遗展厅,一艘独木舟被摆设在此,船桨轻倚船身。虽然船身表面已略显枯槁,但这艘独木舟依旧能让人看出它曾在水中摇曳的历史痕迹,仿佛载着黎家人的故事从古时漂来。
除了独木舟,非遗展厅里陈列展示的黎族束腰木臼(硬木)、黎族直桶大米臼、舂米棍、黎族大椿米臼等诸多生活器具也向公众展示着海南黎族人民的巧手匠心与质朴的生活。
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独木器具,不仅反映了黎族人民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更成为延续民族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
一凿一斧,皆承自然之意;一器一物,俱载岁月之痕。独木器具被黎族人民广泛使用,带着人间烟火,见证了黎族发展历史,他们以与自然最和谐的方式,凭借质朴匠心,挖制独木成器,将山林之魂融入日常之用,让生命之树结出文明之果。
来源:海南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