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文明夜校”为名的公益课堂在昌江黎族自治县悄然兴起,成为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崭新名片。从传统手工艺到现代生活技能,丰富多彩的夜间课程为市民提供了全新的“充电”方式,为昌江精神文明建设再添亮丽一笔。
“文明夜校”甜点制作课。记者鲁启兰摄
据了解,昌江“文明夜校”打破传统教学空间限制,构建起“中心主导、多点联动”的创新教学模式,将教学场所从传统课室延伸至各类实景空间。每周二的昌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传统与现代在此交汇,黎族藤编课上,学员们手指翻飞,藤条在巧手中化作精美工艺品;医疗急救课上,教员利用人体模型进行心肺复苏术演示,学员们认真观摩、逐一实操,掌握急救的关键技巧。
“文明夜校”花艺课。记者鲁启兰摄
与此同时,夜校的“移动课堂”还活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合作蛋糕店内香气四溢,甜点制作课让学员们化身糕点师,在老师指导下学习抹胚、裱花,体验创作的乐趣;花艺工作室里,插花课程让人们在花香中放松身心,通过修剪枝叶、构思布局,打造出独具个性的花艺作品。通过多元化教学场景,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在蛋糕店参加课程的小学员符熙媛难掩喜悦之情:“体验太棒了!亲手制作蛋糕的过程既有趣又有成就感,让校外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学员曾理娜也表示:“既学到了实用技能,又结识了新朋友,下班后的生活再也不枯燥了。”
“文明夜校”甜点制作课。记者鲁启兰摄
据悉,“文明夜校”公益课堂由昌江黎族自治县委宣传部统筹指导,县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县公安局、县卫健委、县消防等多部门协同参与。课程设置紧扣群众需求,涵盖传统手工、日常技艺、生活科普多个类别,自7月启动以来,已开展黎族藤编、插花工艺、甜点制作、急救技能等课程。
昌江文明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文明夜校”旨在打造一个接地气、有温度的文明实践品牌,通过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把优质文化服务送到市民身边。“活动面向全年龄段,希望市民能够在晚间闲暇时间获得学习提升的机会。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课程设置,扩大教学点覆盖面,将‘文明夜校’打造成为昌江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亮丽名片,使其真正成为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民心工程’。”
未来,随着“文明夜校”更多优质课程陆续推出,这个新兴的文明实践品牌将持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市民文明素养,为昌江的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