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昌江首次记录到珍稀物种海南华珊瑚蛇

  近日,科研人员在昌江保梅岭夜间生物调查中,惊喜捕捉到海南华珊瑚蛇的活动影像。这是该珍稀物种首次在昌江被记录,为探究其分布范围与生存习性提供了关键新线索。

  根据影像显示,这条海南华珊瑚蛇体长约80厘米,红褐色的体表交错着醒目的黑色环纹,头部的两条白色“八”字形条纹更是独具辨识度。凭借这一独特外形,科研人员迅速确认了它的身份——这正是2018年被发现的海南华珊瑚蛇,是2018年由科研人员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山脉地区发现并命名的新物种,首次在昌江地区“现身”。

  海南华珊瑚蛇在昌江保梅岭出现。薛美丽摄

  海南省保梅岭森林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资源部部长林锋介绍,海南华珊瑚蛇是典型的夜行性蛇类,白天藏在暗处,晚上才出来觅食,主要吃小型蛇类和蜥蜴。“这次能够拍到,说明保梅岭的生态环境维持得很好,才适合它生存。”

  据介绍,作为全球第六种、中国第五种华珊瑚蛇属物种,海南华珊瑚蛇的发现曾填补了该属87年的分类空白,对岛屿生物多样性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尽管属于神经毒性毒蛇,但性情却异常温顺,与人类的交集极为罕见。

  海南华珊瑚蛇在昌江保梅岭出现。郭能为摄

  “如果在野外被咬到,一定要记住它的特征,拍下照片,立即到医院注射抗银环蛇的血清。”林锋提醒道。同时他也表示,此次海南华珊瑚蛇在昌江发现,不仅扩大了其已知分布范围,也说明了海南的生态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才得以让珍稀物种继续留存。

  目前,海南华珊瑚蛇仅在海南岛部分山区有记录,种群数量稀少。科研团队表示,将以此次发现为契机,进一步调查其在昌江的种群状况,为制定针对性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据了解,近年来海南保梅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加强生态资源保护,通过现场调查、林场日常巡护记录及资料查询等方式,已记录陆生脊椎动物4纲27目85科304种,其中两栖纲1目6科22种、爬行纲2目12科46种、鸟纲16目48科189种、哺乳纲8目19科47种,包含13种海南特有种,生态资源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良好态势。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海南在线抖音号
    抖音

发现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