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琼州文化大讲堂第35场临高举行:王亦俊解读“海南四绝”之“吟绝”王佐
海口市家和文化研究会 通讯员:赵欣卉 摄影:孙泷泽 2023-06-26 17:41

  6月25日,由多家单位联合举办的“记得住历史,看得见乡愁”大型公益系列活动“琼州文化大讲堂”第35场讲座“王佐和他的海南风物诗”分享会,在临高县博厚镇透滩村举行。临高县王佐文化研究会会长王亦俊以《解读“吟花诗人”王佐》为题,通过对王佐的年谱生平、家族历史、乡土文化环境和其诗文作品的介绍,梳理其何以“所居民爱,所去民思”,展现了这位海南本土历史文化名人的爱国、爱乡、爱民等情怀。活动吸引了来自海口、临高、澄迈等地众多文化界、艺术界代表和历史文化爱好者参加。

  王佐,字汝学,今临高县博厚镇透滩村人。因他家乡多刺桐,又称为王桐乡。王佐是明代颇有成就的学者、文学家,尤以诗文见长,是著名的爱国诗人。在明初诗坛上,王佐和孙贲、黄哲、李德、赵介五人,是岭南诗派崛起的代表作家,被誉为“南国五先生”,同时和丘濬、海瑞、张岳崧等被称为“海南四绝”“琼州四贤”,他被誉为“吟绝”。其历任广东高州、福建邵武府、江西临江府同知,主要著作包括《珠崖录》《经箱目略》《原教篇》《鸡肋集》《琼台外记》《庚申録》《金川玉屑集》等,其中诗集《鸡肋集》饮誉国内外。

  活动当天上午,50多名与会专家学者、作家诗人和历史文化爱好者,早早便驱车来到始建于南宋开禧元年、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并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王佐故居透滩村,探访礼魁坊、王佐公祠、王佐墓、慈训堂、透滩石桥、节孝坊等古迹。

  王亦俊介绍说,王佐故居历经风雨沧桑,出现诸多变化,但依然古朴迷人,一直吸引着众多探访者。王佐一生爱读诗书,致仕回家后,与同县致仕训导谢宁、国子监学生王锡、隐士王政等为密友,经常互相往访,或谈论诗书,或悠游山村,怡然自得,修心养性,写下了许多意境高雅、充满家乡气息的诗文,“他所描述的风物和景点,虽然也已不见当年的模样,但是他的诗文魅力依然不减,流芳永远!”

  在该村王佐小学(教学点)多媒体教室举行的“琼州文化大讲堂”上,王亦俊进行了专题讲座,既讲述了王氏渡琼始祖、王佐的家史渊源,还通过具体生动的史实与事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王佐如何在母亲的谆谆教诲下勤奋学习和快乐成长,展示了王氏的优良家庭家教家风,以及王佐从政之后如何为民奔波、为官清廉,展现了其高风亮节和令世人景仰的爱国为民情怀。

  作为王佐后人,王亦俊还特别自豪地讲到王佐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及其对后世后人的熏陶和极大影响。王佐所著的《琼台外纪》是一部地方志书,记录了海南的风士人情,地理山川等掌故;《琼崖表录》是王佐写给皇帝的奏章,陈述珠崖的重要,指出汉弃珠崖、元设土舍的错误,语多恳切。王亦俊评价说,“王佐的诗,状物、写景,刻画入微,既怀古抒情,又清新隽永,更可喜的是多为爱国忧民之作。”

  王亦俊盘点说,在王佐的《天南星》中的“夫何生海南,而能济饥饱。八月风飕飕,闾阎菜色忧”和《鸭脚粟》中的“三月方告饥,催租如雷动”、“琼民百万家,菜色半分病,每到饥月来,此草司其命。”等等,都是王佐关心人民疾苦的表现。此外,《哀使君》《哀四义士》和《海外四逐客》等诗篇,则通过悼念宋末琼州安抚使赵与珞及四义士(谢明、谢富、冉安国、黄之杰)抗元殉节和怀念抗金名臣李纲、赵鼎等人,较好地展现了他的爱国思想,至今读来仍令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讲座在广州禺山高级中学教师、返乡支教的王英鸾所唱的临高渔歌《唤妹来》,海南著名青年歌唱家张泽艳清唱的《赤壁怀古》中拉开序幕,在张泽艳激情欢唱的《好日子》中降下帷幕。主办方代表海口市家和文化研究会理事长林长武、该会副会长钟国骏给主讲人王亦俊颁发了“琼州文化大讲堂”的顾问证书和文创奖品,林长武还专门创作了一幅书法作品《尊师重教》赠送给王亦俊。钟国骏和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杰、诗人王云、作家何卫东等还分别畅谈了参观王佐故居和听讲座后的各自感想、个人建议。主讲人就听众所提出关于王佐文化的研究与传承等方面的一些提问进行了面对面的解答与交流探讨。

  活动中,海口市作协顾问叶海声、海南海世界贝壳博物馆馆长李恒、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林尤超和歌唱家张泽艳、作家王辉俊、诗人林颖和王云等,还和主办方海口日报社、海口市家和文化研究会的代表一起,分别给王佐小学(教学点)捐赠了个人创作或主编或新购的各种书籍,该校校长吴多琛接受了捐书并介绍了该校发展和师生等情况,并感谢海口市家和文化研究会与该校“结对子”。

  海口市作协顾问、《椰城》杂志社主编韩芍夷,海口市作协副主席、诗人许燕影,海口市家和文化研究会顾问、资深媒体人连中华,海南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钥,大型文艺演出活动策划人樊大鹏、临高王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玉玲,和唐雄、章之乐、孙品、陈吉秋、王丹、黄振昌、思凡等诗人作家和艺术家参加了活动。活动由海南省作协副主席、海南诗社副社长彭桐主持。

  部分参加活动者还就近参观了古银瀑布等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诗人们进行了“诗绣海南”的同题诗采风创作。

  公益系列活动“琼州文化大讲堂”由海南学者肖冰和诗人彭桐倡议发起,得到众多单位和爱心企业大力支持。大讲堂自2019年3月启动,邀请岛内外文学、艺术、国学、历史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免费为广大市民和游客讲授,持续涵养省会城市的文化气质,推动“书香海南”建设。该讲堂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去年初以来,不仅每月举办一场,还已尝试走进了海口、琼海等市的一些社区和乡村举办了不同的专题活动,今年计划将推出多场苏东坡文化专题讲座和“寻迹海南历史人物”等主题活动,以实际行动丰富更多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文化事业发展。

  本次活动指导单位为海口市文联,由海口日报社、亚太(国际)家道文化研究院、海口市家和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海南华浔品味装饰有限公司、亚太(国际)家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海南省茶叶学会、临高县王佐文化研究会协办,新浪海南、海南在线、中国网海南站为媒体支持单位,海南省旅琼文艺家协会为学术支持单位。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天涯社区微博
    微博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