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休闲、研学、赏艺……海南各大文化空间成避暑好去处—— “文化”纳凉别样消暑
海南日报 2025-07-14 09:17

  7月13日,在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家长陪伴孩子制作醒狮狮头。

  7月12日,黎族打柴舞在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上演。本组图片均由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天平摄

  本报海口7月13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晓惠实习生劳兰婷)夏日避暑,选择不止于逐浪嬉水、探秘雨林,海南各类文化场馆内空调送爽,也成为市民纳凉消暑的好去处。

  近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访多家文化场所发现,不少市民在此既能享受清凉,又能浸润文化、增长见闻,惬意与收获兼得,实为一举两得的避暑良方。

  大手握着小手、小手握着毛笔,蘸一蘸黑色的墨水,一起为一头小醒狮“点睛”。7月13日下午,这样温馨的一幕发生在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的亲子活动现场,海口市民毛君君正陪着5岁半的儿子体验这份乐趣。场馆内的空调,为他们拂去夏日燥热,让这个下午格外清爽惬意。

  “孩子放暑假后,我常带他来非遗展示中心,既能躲躲暑气,又能参与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毛君君笑着说,夏日午后孩子总想出外玩耍,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这类文化场所便成了她的首选,“在这里参加些活动,凉快又充实,孩子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记者漫步在省非遗展示中心,25℃的恒温裹挟着舒爽直抵心底。驻足非遗展柜前端详,抬手参与互动小游戏,从这个展厅走到那个展厅,从这层展馆逛到那层展馆,不知不觉间一个下午悄然溜走。不仅收获了非遗知识,也带着沁人的清凉满载而归。

  在文化场馆里避暑,不只是“蹭空调”这么简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夏天有着别样的内涵与温度。

  海南省文化馆(省非遗展示中心)的“海文名家工作室”,这个7月一共安排了7场非遗活动,包括东山草编、沉香结香制香、藤竹编技艺体验等,市民游客可免费体验传统非遗技艺;“海文学堂”则打造了非遗亲子体验专区,7月共开设东山草编、椰雕、贝雕、藤竹编技艺体验活动,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市民游客可亲手尝试制作非遗手工艺品。

  自2024年9月开放试运行以来,作为海南省会城市重大公共文化设施,省非遗展示中心进驻了省文化馆、省琼剧院、省演艺集团等单位,宛如一个文化体验万花筒——白天可以看展、参加活动,夜晚可以看剧、听戏、赏演唱会,让市民游客有“白+黑”的多样艺术体验。

  7月11日晚,2025帅霖和吴琳Lin全国巡回演唱会首站在省非遗展示中心大剧院拉开帷幕。一曲曲流行金曲接连唱响,在凉爽舒适的空间里,跳动的旋律与热烈的氛围交织,为夏夜镀上了一层璀璨霓虹。

  “海南的夏天很舒服,以后很想为这里写首歌。”演出结束后,歌手帅霖笑着说道,他很喜欢海南的夏天,这里给予他很多创作的灵感。

  不止省非遗展示中心,记者走访发现,多个文化场馆皆是夏日避暑的优选。坐落在海口骑楼老街的源博物馆,巧妙将海口红树林湿地“搬进”馆内,让清凉与绿意触手可及;海口非遗展示中心里,潺潺流水声伴着微风,为暑气腾腾的午后平添几分沁凉;海南省博物馆升级展厅设施,让每一次驻足观赏都更添舒心惬意;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则推出丰富亲子志愿活动,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收获知识……

  这个夏天,不妨走进这些文化空间,让身体在空调的舒爽中放松,让心灵在文化的浸润中丰盈。原来在海南避暑的方式,可以如此惬意而富有深意。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海南在线抖音号
    抖音

发现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