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阴道流血,究竟是重返青春的错觉,还是潜藏危机的信号?生活中,不少女性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困惑,但需要警惕的是,有一种被称为“子宫隐形杀手”的疾病正悄然盯上越来越多的女性——子宫内膜癌。它早期症状可能与“月经不调”相似,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埋下健康隐患。哪些人属于高危人群?身体会发出哪些预警信号?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妇产科医生为大家指点迷津。
门诊中有绝经后的女性问:“医生,我已经绝经几年了,现在又出现了类似月经的出血,难道是回到年轻时候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绝经后出血,千万别抱有侥幸心理,这很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发出的警示信号,必须高度警惕。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女性子宫内膜的上皮恶性肿瘤,也称为宫体癌,其中以来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腺癌最为常见。这种疾病多见于绝经后妇女,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的7%,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可见其对女性健康的威胁不容小觑。
哪些人更容易受到子宫内膜癌的“青睐”呢?以下几类人群需要格外注意:年龄大于45岁,尤其是绝经后出现内膜增厚或绝经后出血的女性;有过无孕激素拮抗的性激素使用史者;患有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的人群,这三者也被称为“子宫内膜癌三联症”;存在无排卵型异常子宫出血情况的女性;患有功能性卵巢肿瘤(能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肿瘤)者;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初潮年龄小于12岁或绝经年龄大于55岁的女性;有不孕经历的女性;以及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等。
身体出现哪些信号时,我们要提高警惕,不可忽视呢?绝经后阴道流血是90%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首发症状,这是一个重要的预警信号;此外,经期出血变多或经期延长、阴道分泌物带血丝且伴有异味、月经周期不规则等情况,都可能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求救信号。如果出现以上这些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切勿拖延。
该如何预防子宫内膜癌呢?首先,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和血糖,降低患病风险;其次,要时刻警惕异常阴道出血或阴道排液,尤其是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再次,要合理使用激素替代治疗,千万不要滥用激素类药物,使用前一定要咨询医生的意见;最后,对于子宫内膜癌发病的高危人群以及有遗传性家族史的患者,要定期进行体检,做好“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