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海南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一群特殊的“小客人”——来自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响水镇的40多名中小学生化身“小小自然探索家”,参与“绿野仙踪”2025年自然科普公益研学活动。通过沉浸式生态实践与科学探索,青少年们在山海之间解锁自然密码,以行动诠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保理念。
清晨的铜鼓岭云雾缭绕,研学队伍在保护区导师的带领下开启首站探索。“大家闭上眼睛,把手贴在树干上……”在“听大树心跳”环节,学生们通过特制听诊器感受树木水分运输的脉动,惊叹于植物生命的活力。随后开展的“石在有趣”地质课堂上,青少年们蹲身观察周围的岩石,用放大镜描绘风动石的纹理,结合导师讲解的地质构造与岩石形成的知识,深入理解自然造物的神奇原理。“原来每一块石头都是地球的日记本!”参与研学的黄同学兴奋地展示自己的作品。
午后,研学主题从“山”转向“海”,学生们分组领取试剂盒与检测仪,在导师指导下测量海水的pH值、盐度、溶解氧等指标,并记录数据。导师通过案例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排放对海洋生态的影响,并鼓励他们提出解决方案。进入地质探究环节,导师打开岩石矿物标本箱,玄武岩的气孔、花岗岩的晶簇、滑石的软腻触感引发阵阵惊叹。学生们用放大镜观察矿物解理,用小刀测试岩石硬度,在记录本上画下石英的六棱柱、磁铁矿的吸力轨迹。
归途上,学生们手捧“小小自然探索家”证书,不时热议着活动观察到的数据和研学带来的体验。海南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场融合科学探究与艺术表达的研学之旅,不仅让青少年触摸到自然的脉搏,更在他们心中种下敬畏生命、守护生态的种子,为海南自贸港的绿色发展积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