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蜜蜂蜇伤竟致心脏“痉挛”?日常生活中该如何科学应对?
海南日报 2025-10-09 10:09

  近日,海口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接诊了一位特殊患者:65岁的王阿叔在家打扫时被蜜蜂蜇伤耳垂,短短几分钟后突发胸闷、意识丧失,甚至出现小便失禁。家人紧急拨打120送医后,医生发现这并非普通过敏反应,而是罕见却凶险的“蜂毒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经过紧急抢救,王阿叔最终脱离生命危险。小小的蜜蜂蜇伤,为何会与心脏危机扯上关系?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科学应对?

  “蜜蜂蜇伤之所以可能引发严重后果,根源在于其毒针注入的特殊毒液。”海口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解释道。蜜蜂毒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生物毒素,包含三类主要致病物质:胺类物质(如组胺)会立即引发局部红肿热痛;毒素肽(如蜂毒肽)能直接破坏细胞膜结构;而酶类物质(如磷脂酶A2)则像“催化剂”一样加速毒素扩散。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些物质只会造成短暂不适,但对特定人群,却可能触发全身连锁反应。

  王阿叔的案例展现了最特殊也最危险的情况——蜂毒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心脏后,直接作用于冠状动脉血管壁。“这就像给本应平稳行驶的血管踩了急刹车。”医生比喻道,“血管突然强烈收缩,管腔瞬间变窄,心肌供血急剧减少,症状上与急性心梗几乎无异。”

  蜂毒引发的健康危机主要通过两条路径作用于人体。最常见的是过敏性休克,当免疫系统对蜂毒过度反应时,会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导致全身血管扩张、血压骤降。“这种情况进展极快。”医生强调,“曾有患者被蜇后5分钟内出现喉头水肿,若未及时注射肾上腺素,可能因窒息死亡。”

  而王阿叔遭遇的“毒素直接触发冠脉痉挛”则相对罕见但同样凶险。医生指出:“普通心梗是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堵塞血管,而冠脉痉挛是血管本身强烈收缩导致的‘功能性堵塞’。”虽然病因不同,但心肌缺血的后果同样严重——持续痉挛超过20分钟,就可能造成心肌细胞不可逆坏死。这类患者往往没有典型的冠心病史,却可能突然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被蜜蜂蜇伤后,正确的应急处理能显著降低风险。首先用银行卡、指甲盖等硬物刮除毒刺,绝对不能用镊子挤压,否则会将更多毒液挤入体内。随后用肥皂水等弱碱性液体冲洗15分钟,中和酸性毒液。处理伤口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密切观察身体变化。

  局部红肿瘙痒属于正常反应,但出现这些“危险信号”必须立即就医:全身皮肤出现荨麻疹、喉咙发紧、声音嘶哑等过敏症状;头晕加重、站立不稳、四肢冰凉等循环衰竭表现;以及最需警惕的心脏预警——胸闷、胸痛、心悸。“王阿叔就是出现胸闷后迅速意识丧失,幸好家人及时拨打120,为抢救赢得了时间。”医生强调,心脏症状往往提示病情危重,此时切勿延误,黄金抢救时间可能只有数十分钟。

  “绝大多数蜂蜇伤只会引起局部反应。”医生总结道,但我们必须了解这种小概率高危事件的风险,特别是高危人群要提高警惕。记住:快速识别危险信号、及时规范就医,是应对蜂蜇伤致命风险的关键。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海南在线抖音号
    抖音

发现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