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晚,海南省歌舞剧院内,《娘子军连歌》的熟悉旋律缓缓落幕,观众席爆发的掌声如潮水般久久不息。中央芭蕾舞团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海南驻场演出(第三轮)圆满收官。11月1日至16日,该剧以琼海、海口“双城联动”为脉络,接连献上15场精彩演绎,用“一部剧”串联起本土情怀、跨国惊喜与情感共鸣,以第三轮的深化创新,为海南自贸港红色文化传播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一部剧藏珍:三重亮点定格温情与震撼
一位演员,反哺家乡:高滩演绎“洪常青”
本轮演出中,海南籍青年演员高滩首次在家乡舞台饰演“洪常青”,成为演出的一大亮点。他以精湛的技艺和深沉的情感,将英雄形象塑造得淋漓尽致。谢幕时,家乡观众用熟悉的乡音为他喝彩,场面温馨感人。高滩动情表示:“能在家乡演绎洪常青,是我艺术生涯的荣耀,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的成功演绎,也成为“经典回归故里,人才反哺家乡”的生动实践。
一位幸运游客,跨国惊喜见证艺术魅力
来自土耳其的游客“飞马”成为本轮演出的“幸运之星”。他在乘坐海南航空时,意外抽中《红色娘子军》演出门票;抵达海口后又在剧场互动中再度获奖,连续两次与“红色娘子军”结缘。手持双份福利与“海小文”“琼花”文创合影时,他难掩激动:“从云端到剧场,海南的热情令人难忘!红色芭蕾的震撼力跨越语言,这是我此行最珍贵的记忆。”
一封信笺,传递跨越数月的红色共鸣
收官之夜的“我”的一封信环节,成为整场演出的情感高潮。今年3月首轮演出时,现场设置的红色邮筒收集了众多观众投递的深情寄语与观演感言——既有老观众对经典的持续热爱与支持,也有青少年对娘子军精神的全新感悟。海南省演艺集团从众多寄语中精选幸运观众,邀请他们亲临收官现场。主持人深情诵读《血色浪漫中的艺术涅槃——海南再观中央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有感》,字里行间的赤子之心与铿锵诵读声相互呼应,让跨越数月的红色情感在剧场凝聚共鸣。
两座城,双城联动:文旅融合再升级
本轮演出以“琼海—海口”双城联动模式,推动红色经典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琼海作为红色娘子军诞生地,率先开启第三轮演出。11月1日至4日的5场演出场场售罄、座无虚席,“在娘子军家乡看娘子军”成为最动人的邀约。琼海以演出为纽带深化文旅融合,持票观众可免费畅游红色娘子军纪念园、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等六大景区,35家精选酒店提供专属礼遇,让红色艺术体验延伸至全域旅游场景。吸引新加坡耄耋华侨等各地观众专程赴约,网红达人纷纷打卡分享,让琼海的红色热度持续攀升。琼海市民则自豪表示:“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中央芭蕾舞团的高水平演出,太过瘾了!”
11月7日,海口站接棒续写精彩,10场演出热度不减。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外经律师事务所等多家企业党支部与工会以主题党日、专场观演等形式,让“娘子军精神”成为凝聚人心、激发干群力量的精神养分。演出期间,快闪互动、主演见面会接连上演,300名网红达人亲临打卡分享,推动两座城的红色热潮持续升温,实现了从“剧场艺术”到“全城共鸣”的跨越。
第三轮深耕:产教融合与精神传承双向赋能
作为《红色娘子军》海南驻场演出的第三轮,本轮演出不仅延续了前两轮的精彩与热烈,更在产教融合、文旅联动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海南艺术职业学院的优秀学子第三次登上舞台,与中央芭蕾舞团艺术家同台献艺。在中芭名师沉浸式、高强度的专业指导下,学子们完成了从“模仿学习”到“倾情演绎”的蜕变,既锤炼了专业技艺,更深刻领悟了“娘子军精神”的内核,为演出注入独特“海南色彩”,也为本土芭蕾人才培养搭建了优质成长平台。
“已经观看第13次了!演员们的表演太有感染力了!”海口市民黄先生的感慨道出了众多老观众的心声;海南艺术职业学院学生难掩激动:“能与中芭艺术家同台,是一次终身难忘的学习经历,娘子军的坚韧让我更坚定了艺术追求”;青少年观众更是表示,将把娘子军坚持不懈的精神融入学习生活,争做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不同年龄层的共鸣,印证了第三轮演出的深厚影响力。
作为中国芭蕾舞的经典之作,《红色娘子军》自诞生以来已演出数千场,其承载的厚重历史文化内涵与革命精神历久弥新。此次第三轮驻场演出,既是一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经典与红色娘子军故乡的深度对话,更是红色基因的生动传承,也作为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演出季重要剧目献上文化厚礼。
海南省演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与中央芭蕾舞团、海南艺术职业学院的协同合作,探索剧目共制、人才共育模式,为夯实海南芭蕾人才根基、打造“海南青年芭蕾舞团奠定基础。让《红色娘子军》这张自贸港闪亮的文化名片持续焕发新光彩,推动更多优质文化资源落地海南,助力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琼州大地绽放更耀眼的光芒。(张晓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