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陈枳衡

  编者按

  都说万物生长靠太阳,与阳光隔绝的植物也能生存吗?答案是肯定的,比如海南热带雨林里的腐生植物,看似“躺平”,却不“摆烂”,它们植根腐朽,出身幽暗,好比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也要追求生命的绚烂。

  腐生植物不是菌类,而是分属真菌界和植物界两个平行“世界”,却又互相依存,犹如一对难分难舍的“兄弟”。

  尾萼无叶兰。

  在海南热带雨林那片潮湿的土地上,阳光是一种奢侈。高耸入云的树木层层叠叠,把光切割成细碎的斑点,洒到地面的光寥寥无几。在这片阴影的国度里,潜伏着一群与众不同的生命——它们不依靠阳光生存,却能在腐烂与黑暗中开出奇迹的花。它们,被称为腐生植物。

  对于大多数植物而言,阳光是生命的起点,可腐生植物却反其道而行。它们选择断开与阳光的联系,叶片退化、茎秆苍白、气孔关闭——甚至连根都简化得不成样子。这并不是“懒惰”,而是一种极端的适应。在浓荫密布的林下,阳光稀少,许多植物竭尽全力也抢不到一线生机。腐生植物干脆“躺平”——既然争不过,那就不争。它们生活在厚厚的落叶层下,以真菌“为食”,在黑暗中静静生长。有人说,它们像雨林里的隐士,用一种反常规的方式诠释生命的可能。

  中越双唇兰。

  腐生植物与真菌之间,有着一场古老而微妙的“交易”。真菌分解枯枝落叶,把有机物变成可吸收的养分。而腐生植物,正是这些“养分通道”的受益者。它们通过根部或特殊组织与真菌形成共生关系,从真菌体内获得碳源。因此,它们又被称作“完全真菌异养型植物”。

  腐生兰,这种雨林里的隐秘奇迹,尤其值得称道。

  腐生兰是腐生植物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一支。它们的外形各异,却都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譬如,天麻整日潜伏于地下,只在花期短暂露面;又如,无叶美冠兰欺骗蜂类为它传粉;而地下兰则一生不见天日,彻底隐居于腐土之中。在我国,已发现100多种腐生兰。它们的存在几乎难以察觉,花期一过便消失无踪,如同幽灵般来去。于是,人们又称它们为“鬼兰”。

  无叶美冠兰。

  观察和研究发现,在阴暗的林下,一条隐秘的能量链悄然运作:大树→真菌→腐生兰。这些植物与真菌的链条构成了雨林中独特的共生网络。

  没有叶片的腐生兰——拟锚柱兰。

  腐生兰不仅在营养上“巧取豪夺”,在繁衍上也有自己的一套。高山鸟巢兰用花蜜吸引蚂蚁为其传粉;霸王岭天麻懒得求人,自交即可延续后代;而无叶美冠兰则靠“欺骗”取胜——释放甜香,用黄色花唇“伪装”成蜜源,引诱蜂类光顾,却让它们空手而归;冬天麻更“机智”,不仅靠真菌养活自己,还利用真菌子实体的腐臭味吸引蝇类前来,顺便帮忙传粉。真菌成了它的“奶妈”与“媒婆”,一条龙服务,堪称自然界的奇迹。

  霸王岭天麻。

  腐生植物,就是这样在腐烂与阴影中,把生存变成一种艺术。

  然而,这样的自由是有代价的。腐生植物在进化中失去了光合作用的基因,这意味着它们再也无法重返阳光的怀抱。它们必须终生依附真菌,命运与菌丝紧紧相连。但从另一种角度看,它们获得了别样的自由:摆脱了阳光的束缚,深入到其他植物望而却步的黑暗角落。它们在阴影中呼吸,在腐朽中开花,不制造能量,却掌握了能量流动的另一面;看似“躺平”,但不“摆烂”,而是用独特的方式拓展了生命的疆域。

  形如其名,亭亭玉立。海南热带雨林中的腐生植物——亭立。

  腐生兰体内残存的叶绿体DNA,仍静静讲述着祖先曾经追光的往事。如今,它们选择了黑暗,却依旧延续着生命的光辉。它没有阳光,却化腐为奇;它无声无息,却在最深的阴影里,也能找到生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