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雨林秘境中生命交响——蓝须夜蜂虎育雏全记录

  清晨太阳悄然爬过山峰,晨光穿透薄雾为小妹水库披上金纱。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陵水吊罗山片区,在蝉鸣交织的密林深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蓝须夜蜂虎正上演着惊心动魄的育雏大戏。记者历经七日蹲守,首次完整记录这一珍稀鸟类的育雏行为,揭开了雨林顶级猎手的神秘面纱。

  蓝须夜蜂虎亲鸟捕捉昆虫后,飞向洞穴给幼鸟投喂。记者刘孙谋摄

  在一处山崖隐秘角落,阳光透过树林照射在上面,有两个洞口,不仔细观察,根本就辨别不出来哪个这会是蓝须夜蜂虎的巢穴。记者花一星期蹲守,发现了蓝须夜蜂虎此时正在育雏。

  蓝须蜂虎是佛法僧目、蜂虎科的鸟类,体长约30厘米,是绿色林栖型蜂虎,蓝色的胸羽蓬松,嘴厚重而下弯。成鸟顶冠淡蓝,腹部棕黄带绿色纵纹。属于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

  蓝须夜蜂虎利用全身绿色进行伪装。记者刘孙谋摄

  清晨,蓝须夜蜂虎亲鸟利用身上的绿羽隐蔽在树梢上,见虫飞过即腾空而起捕食,不论成功与否均马上以一弧圈形滑翔而下回至原位。

  蓝须夜蜂虎利用全身绿色进行伪装。记者刘孙谋摄

  蓝须夜蜂虎利用全身绿色进行伪装。记者刘孙谋摄

  当捕捉到昆虫后,亲鸟们会从山后飞入,钻进林子,飞往靠近洞穴后,它们站在树枝上观察周围环境,一边翘起尾巴,一边鼓动喉囊发出低沉的咕咕喉音,声音似“ko-r-r:ko-r-r”,这是亲鸟跟洞穴里幼鸟在互动,当亲鸟发现安全后,会立即飞向狭小洞穴。

  蓝须夜蜂虎亲鸟捕捉昆虫后,飞向洞穴给幼鸟投喂。记者刘孙谋摄

  蓝须夜蜂虎的洞口直径10厘米,深1.3-3米,孵化室高13厘米,宽20厘米。每窝产球形纯白色卵6枚,雌雄鸟轮流承担营巢、孵卵和育雏工作。

  蓝须夜蜂虎亲鸟捕捉昆虫后,飞向洞穴给幼鸟投喂。记者刘孙谋摄

  亲鸟从树枝上飞向巢穴,探头往洞穴里,投喂幼鸟,反复几次都没有喂食成功,不得已,只能复飞到枝子上,继续鸣叫。

  育雏期间,蓝须夜蜂虎亲鸟捕捉昆虫后,站在树枝上呼叫幼鸟。记者刘孙谋摄

  育雏期间,蓝须夜蜂虎亲鸟捕捉昆虫后,站在树枝上呼叫幼鸟。记者刘孙谋摄

  亲鸟为了不暴露带来危险,往往只趴在洞穴短暂逗留3秒钟后飞走,再次隐秘绿林去捕捉昆虫。当太阳缓慢升起,蛇雕借助风力开始盘旋在高空中,林子林鸟儿纷纷惊起逃离,此时蓝须夜蜂虎亲鸟为了育雏,不得不冒险捕捉昆虫,这时候,亲鸟贴着林子如一道绿色闪电低飞,看到蝴蝶立马飞上捕捉,然后快速钻入林子往洞穴飞去。

  育雏期间,蓝须夜蜂虎亲鸟捕捉昆虫。记者刘孙谋摄

  蓝须夜蜂虎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印度北部,中国南部包括海南岛,东南亚。

  中国有记录的蜂虎有八种:蓝喉蜂虎、黄喉蜂虎、绿喉蜂虎、栗喉蜂虎、栗头蜂虎、蓝颊蜂虎、蓝须夜蜂虎和赤须夜蜂虎。蓝须夜蜂虎繁殖期因地而异,时间跨度为2-10月。

  一星期后,蓝须夜蜂虎幼鸟探出头好奇打量外面的世界。记者刘孙谋摄

  一星期后,蓝须夜蜂虎的幼鸟在亲鸟的呼唤后,慢慢探出圆溜溜的脑袋,幼鸟小心翼翼地用爪子抓住洞口,旋转的脑袋,好奇四处打量四周环境,不久后它即将飞出,亲鸟也完成育雏使命,这场育雏的经过,不仅延续着雨林顶级猎手的血脉,更见证着人类从自然索取者到守护者的角色蜕变——在这里,每一片翡翠羽翼的震颤,都在重写生命共同体的未来叙事。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海南在线抖音号
    抖音

发现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