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小吃打擂 琼味出圈
海南日报 2025-07-14 09:38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相较于光鲜名贵的大菜,各类出现在街头巷尾或寻常灶台上的小吃,更显朴实。海南物产丰富,又有多民族融合的饮食文化特征,民间小吃种类繁多、特色鲜明。本期《海南周刊》封面带您了解海南的珍宝小吃!

  清晨,海口的老爸茶店内,竹编蒸笼揭开的刹那,晶莹剔透的斑斓糕腾起氤氲热气;午后,琼海的杂粮店里,手巧的阿姐将青翠的椰子叶盘成圆状,放入包裹着椰丝的糯米团;夜晚,三亚的特色餐厅中,芒果肠粉泛着蜜糖般的光泽,游客拿起竹签,吃下这一口热带风情……

  从市井街巷到时尚餐桌,琼岛小吃以独特的物产基因、吉祥的形色寓意和古今碰撞的创新力,讲述着属于这片土地的味觉传奇。

  丰饶物产酿琼味

  丰饶的物产,赋予了海南小吃多样风味。稻米、花生、芝麻、椰子、芒果、斑斓叶、海鲜等,经过海南人的巧手,变成了流淌在舌尖上的美味。

  水稻在海南一年多熟,从海南粉、后安粉、酸粉等各类米粉,到薏粑、猪肠粑、咸水馍、酸糕等各类糕点,海南人将籼米、粳米、糯米的特性发挥到极致,让米制小吃成为美食江湖的长红明星。

  在三亚群众街,早上的小吃店食客盈门。勤劳的阿姐将浸泡后的籼米磨成米浆,倒入蒸屉,不一会儿就变成雪白的米糕,再撒上油炸蒜末和翠绿葱花。待顾客点单,阿姐熟练地用小铁铲刮下一块菱形米糕,再浇上特制酸水,这就是当地人爱吃的酸糕。

  在文昌铺前镇,当地特色小吃糟粕醋已悄然走进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消费市场,成为时尚新品。这种“渔家酿造”的美食,采用酿酒过程中酒糟发酵产生的酸醋作为汤料,搭配牛肉丸、海白、基围虾、蟹柳、海菜等本地食材,味道酸爽迷人,颇具海南特色。

  资料图:糟粕醋面。

  椰肉、椰汁、椰蓉……在海南,椰子是众多美味的源头。走进琼海市嘉积镇银海杂粮一条街,用椰子制作的小吃种类繁多。“我们店里最受欢迎的招牌小吃是清补凉和椰子冻,它们的原料都是椰子。”琼海津可佳杂粮负责人李虹瑱说。

  一早,津可佳杂粮的厨师们就开始准备清补凉原料。一个个椰子在刨丝器上被刮出雪白椰蓉,经纱布过滤、挤压,乳白的椰汁缓缓流入不锈钢桶。“一定要用老椰,老椰的汁水更甜更浓。”李虹瑱说。煮得恰到好处的红豆、绿豆、薏米、芋圆、通心粉等,倒入椰汁或椰子水,再放入椰丝、葡萄干、西瓜块,一碗层次丰富的清补凉就做好了。

  琼海杂粮。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茂摄

  椰子冻是近几年时兴的海南小吃,椰肉磨浆是它香甜滑嫩的秘钥。厨房里,师傅将青椰剖开,取出椰汁和椰肉,将椰肉磨成浆,把椰汁和椰浆放入锅中用小火慢煨至微沸,加入配料搅成丝滑乳液。最后把乳液倒入洗净的椰壳,盖紧“椰盖”放入冰柜冷藏定型。“椰子冻的质地有点像布丁,香甜Q弹,让人很有食欲。”李虹瑱说。

  在海南小吃版图上,一抹翠绿正悄然征服食客的味蕾——斑斓叶。斑斓是一种香草植物,海南人用斑斓叶榨汁,为小吃添香。午后,一碗晶莹剔透的斑斓凉虾最能降燥热。手艺人往木薯粉中倒入斑斓汁,揉成团状,在特制的漏勺上轻压,米粒大小的“虾”跃入沸水,瞬间变得透明如玉。将其盛入冰镇椰奶或红糖水中,爽口的斑斓凉虾便可上桌了。

  海南人深谙食药同源的道理,总能从草木果蔬中找到美味密码。人们制作鸡屎藤粑仔,将山间野草的青涩化作红糖水中的甘醇;菠萝糕、烤甘蔗一类的时令点心,将物候的印记刻进滋味;即便看起来有些普通的萝卜,也能与米粉融合,在平底锅里变身,成就经典小吃——萝卜糕。

  形色之间藏美好

  海南的各类小吃,除了味道鲜美,还在精巧的形状和鲜明的色彩中藏着美好寓意。

  在海口一家连锁粥店的餐桌上,金黄浑圆的煎堆(珍袋)是“常客”。“你看它圆滚滚、金灿灿的,看着就喜庆。”食客刘莉用筷子轻轻戳了戳盘中的煎堆,咬了一口,发现外皮脆得发响,内里却软乎乎的。

  煎堆,总是飘着诱人的油香。厨师将糯米粉团揉得光滑,裹入香甜的椰丝或花生碎,搓成圆球状,放入油锅慢炸至通体金黄捞出。

  在海南一些地方,流传着“煎堆碌碌,金银满屋”的俗语。煎堆浑圆的形状蕴藏着人们对阖家团圆的期盼,金黄的色泽则寄托着对富足的向往,哪怕不是年节,点上一份,也像给寻常日子添了点甜滋滋的盼头。

  在琼海的宴席上,一道名叫“黄金大饼”的小吃经常登场。它的饼皮由南瓜和糯米粉调制而成,内裹椰蓉,油炸后外酥里糯,色泽金黄。“黄金大饼代表着前程似锦,常见于喜庆场合,新人结婚、孩子满月、店铺开张都要吃,讨个好彩头。”李虹瑱说。

  万宁兴隆的茶楼,一种金黄色的美味散发着诱人香气——源自南洋的黄金糕。清晨,街坊们总爱到茶楼,点上一壶咖啡,配几块刚出炉的黄金糕,在香气扑鼻的氛围中开启新的一天。在兴隆人心中,黄金糕不仅是美味,更寄托着他们对家庭兴旺、事业蒸蒸日上的期许。正因如此,当地人每年春节前都要制作黄金糕,用于接待亲友或赠给客人。

  每年春节,海南人还会准备红糖年糕。“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藉以祈岁稔。”这首流传于清末的《年糕诗》道出了年糕的美好寓意。“糕”谐音“高”,过年食年糕被赋予“年年高”“一年更比一年高”等吉祥之意。海南人习惯用红糖制作圆形年糕,除了“年年高”,还增添了一份对生活“甜蜜蜜”的期待。

  在文昌会文等地,“三角留”是传统特色小吃。据《文昌餐饮文化》一书介绍,“三角留”因形似三角而得名,民间认为它的三个角代表福、禄、寿。逢孩子满周岁或给老人祝寿,亲戚会送去“三角留”表达祝福之意。

  小吃的美好寓意也在细微处。海口市民王丽记得,婶婶会给刚出笼的薏粑“点红”:用竹签蘸红曲米汁,在雪白的粑皮上轻轻一点,就像为美味盖上一枚吉祥印章。“婶婶告诉我,点红不只是装饰,还代表我们盼着日子越过越红火。”她说。

  小食新吃花样多

  正如菜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翻新,海南小吃也走在传承创新的路上。它们在时光长河里不断生长,既守得住古早味,也玩得转新花样。

  早上7点,三亚阿芳老爸茶店已飘出阵阵香味。这家由“95后”苏小雨创办的老爸茶店,在小吃传承创新方面进行了许多尝试。“我小时候喜欢跟着阿公去喝老爸茶,可以续杯的茶,配个面包就能坐一下午。”在苏小雨的记忆中,老爸茶店的谈笑声和特色小吃,构成了最鲜活的海南市井图景。但随着城市发展,这种充满人情味的老爸茶店在三亚日渐式微。“现在的年轻人更爱去网红咖啡店,但我觉得,应该有人留住那些老味道。”苏小雨说。

  阿芳老爸茶店的招牌小吃,如菠萝包、叉烧包等,沿用传统制作工艺,同时增加口味变化,以迎合现代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店里多款小吃都加入了斑斓,为食客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苏小雨介绍,碳烤斑斓咖椰面包便是其中的代表,先蒸后烤让面包口感外脆内软,上桌时在冰淇淋上浇上现烤的斑斓椰糖浆,给顾客带来冰火两重天的味觉体验。

  遇上冰淇淋的还有清补凉。在海口美苑路的邓记清补凉店,冰沙清补凉(冰淇淋清补凉)是顾客常点的单品之一。冰淇淋慢慢融化,与椰奶融合,花生碎、西米、红豆、绿豆、黑凉粉、银耳、葡萄干等加持,让味道变得更加浓稠香甜。

  雪白的粉皮包裹着金黄的芒果,淋上浓稠的芒果酱,这道颇具创新气质的海南小吃——芒果肠粉,颇受年轻人欢迎。无论是热闹的夜市、繁华的商业街,还是时尚餐厅,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以往人们习惯去市井小巷寻觅传统小吃,感受烟火气。如今,在三亚·亚特兰蒂斯这样的星级酒店,市民游客也能品尝到地道的海南小吃,比如老爸茶点心。

  “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创新与升级。既有手工现炸、外酥里嫩的黄金大油条,带着蒜香、外脆里嫩的炸鸡翅,还有海南版‘意式’浓缩咖啡歌必欧,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炼乳,实现口味的个性化定制,香水柠檬搭配新鲜斑斓汁制成的斑斓香水柠檬茶,清爽独特。”三亚·亚特兰蒂斯七彩晶餐厅副总监张博说。

  在时代的蓝海中,琼岛小吃就像一艘破浪前行的航船,既承载厚重的文化传统,又接收新鲜的雨露阳光,既有古早韵味,又有年轻活力。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海南在线抖音号
    抖音

发现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