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蚊虫活跃,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疾病正悄悄威胁着娇嫩的新生儿——基孔肯雅热。宝宝突然高烧不退、出红疹、哭闹拒奶?这些看似普通的症状,可能藏着凶险。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蚊子是“罪魁祸首”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传播途径和流行特征与登革热病毒病相似。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发病。病毒不会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染,但蚊子叮咬感染者后,再叮咬健康人,就可能造成传播。
少数情况下,还可能通过输血、接触患者血液传播,或在分娩时由处于急性感染期的母亲传给新生儿(母婴传播)。
为什么新生儿更危险?症状隐匿,需高度警惕
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对病毒的抵抗力极弱,一旦感染不仅风险远高于成人,且症状往往隐匿不典型易误诊、病情进展迅猛易累及重要器官、并发症发生率高且凶险,因此需高度警惕。
警惕!新生儿感染的信号灯
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一般是1至12天,通常3至7天内出现症状。
专家特别提醒:若新生儿出现以下情况,立即就诊,并告知蚊虫叮咬史或疫区暴露史:一是发热超过24小时;二是皮疹伴皮肤发凉、瘀斑;三是拒奶、抽搐、意识模糊;四是出现呕吐、腹泻、手脚冰凉、面色苍白等其他症状;新生儿感染基孔肯雅热后发生重症的风险不容小觑,必须做好物理防蚊和症状监测双重防护。
预防是关键!分步骤做好防护
物理防护:首选蚊帐。保护新生儿最安全、有效的方式。孕期减少蚊虫活跃时段(清晨和傍晚)户外活动,穿长袖上衣、长裤,选择浅色衣物;室内安装纱门、纱窗。
化学防蚊:外出时在暴露皮肤涂抹驱蚊剂(如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成分);在蚊虫密集区域,可使用蚊香、电蚊拍等工具辅助灭蚊。
环境管理——减少蚊虫滋生:①清除积水:蚊子在水体中繁殖。定期检查并清除家内外任何可能积水的容器(花盆托盘、废弃轮胎、水桶、瓶罐、玩具、堵塞的排水沟等)。
②水生植物管理:家养水生植物要勤换水(至少每天一次)。
注意事项:新生儿切勿使用任何化学驱蚊剂,包括天然植物精油类驱蚊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