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记者从海南上溪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获悉,该保护区内发现海南华珊瑚蛇。这也是该物种首次在万宁被发现,为进一步研究该物种的分布及生活习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图为珍稀物种海南华珊瑚蛇首次在万宁被发现
据保护区专职护林员黄明宏介绍,近期保护站工作人员在上溪保护区内开展夜间调查时,观测到海南华珊瑚蛇并记录到其觅食铅色水蛇的珍贵画面。目前保护区内已发现该蛇踪迹3处,表明其具有一定种群规模。该蛇偏好山区湿润环境,昼伏夜出,以小型蛇类和蜥蜴为食。该蛇虽具神经毒性,但性情相对温顺,攻击性不强。专家仍提醒公众野外相遇需保持安全距离。
海南华珊瑚蛇最早于2018年在琼中被发现,2019年被正式命名,作为全球华珊瑚蛇属的第六种、中国第五种,它的发现填补了该属长达87年的分类空白。该蛇通体红褐色,带有黑色环纹,头部具有倒“八”字形白色条纹。海南华珊瑚蛇与福建珊瑚蛇等种类为近亲关系。
图为海南华珊瑚蛇在吞食小蛇
对于发现该珍稀物种,海南上溪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主要负责人卓上标认为,这充分说明海南部分区域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资源丰富,为两栖爬行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繁衍条件。
卓上标透露,上溪保护区管理站依托现有技术人才力量,已对区内16万余亩区域开展长期本底调查,除此次发现的海南华珊瑚蛇外,此前还发现了海南双线小头蛇等稀有物种。“下一步,我们将联合更多科研力量,持续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监测,为更多珍稀物种营造适宜的生存环境,助力海南生态保护事业发展。”卓上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