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9月13日,第26个世界急救日即将到来。当意外发生时,你能否抓住“黄金4分钟”?海口已在全市人流密集场所实现AED全覆盖,500米服务半径内必有一台——但你知道它们具体放在哪吗?它们是否随时待命?当生命悬于一线,你敢不敢用、会不会用?
这座城市正用硬件铺设生命防线,但真正的挑战或许是:我们能否打破“不会用、不敢用”的困境?随时可查的AED地图是否人人知晓?日常急救培训如何真正走进社区?让我们共同追问,也共同行动——因为每多一分准备,就多一分挽救生命的可能。
去年12月份,海口龙泉镇中学,一名初三学生在学校跑步时,突然倒地昏迷。在海口120指挥调度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在场老师对其展开心肺复苏术,校医及时将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取来。几分钟后,这名学生在老师得当的心肺复苏术和“救命神器”AED的助力下,逐步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患者被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之后,完全恢复正常。
“这次急救过程中,政府部门为该校配置的AED起到关键作用,极大提升了这名学生愈后的效果。”9月2日,海口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应急办主任卓光华介绍,目前,海口已经在全市范围内投放1800台AED。作为海口民生事项之一,今年还将在全市范围内投放1300台AED。届时,海口全市投放总量将达到3100台,人均AED投放量将位于全国前列。
AED助力
25人跑赢死神
“要不是龙泉德中学校内那台AED,这名学生的命可能就没了。”海口120急救中心培训科科长吴秋林介绍,这名学生在发生心脏骤停后,在学校师生的协同下,通过使用心肺复苏术与AED除颤,为后续的治疗争取到宝贵时间,挽回了这名学生的生命。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院外心脏骤停者高达103万,相当于每分钟约有2人倒下。患者在4分钟之内实施心肺复苏(CPR)和使用AED除颤等有效急救措施,可提高存活率;但超过4分钟,就会导致患者脑细胞出现不可逆损伤,10分钟后存活率不足5%,且愈后效果极差。
“要让心脏骤停患者获得及时有效的抢救,除了立即呼叫120之外,还取决于两点:一是让更多的市民掌握心肺复苏术(CPR),二是能第一时间取来AED。只有尽快为患者实施CPR和使用AED,才能提高救治的成功率。”吴秋林解释道,人工心肺复苏术通过胸外物理挤压,可暂时替代心脏泵血功能,维持患者基础的供血与氧合,但无法保证患者心脏恢复自主节律。此时,若能快速找到并使用附近的AED,将大幅提升施救成功率。因为AED能自主分析患者心律,施救者无须具备专业医学知识——只需根据设备语音提示操作,即可完成放电除颤,为患者争取时间,直至专业急救人员抵达。
AED的早期使用对于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至关重要,海口早在2018年就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大量投放AED。卓光华介绍,海口AED投放以政府投放为主,但也有不少企业爱心人士自发购买。目前,海口已经投放1800台AED中,已经累计使用了115次,成功救治了25人。不仅在学校,在一些运动场所内,同样将多名运动爱好者从“鬼门关”拉回。
人群密集区
500米内就能找到AED
目前,海口已在各交通枢纽、重点景区和公园、大型商场、大中小学校、政府机关、全市乡镇卫生院、便民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等人员密集场所实现AED全覆盖,今年覆盖密度将进一步加大。
“现在在海口找AED是很方便的,特别是在人流密集的市中心,以500米为服务半径,基本能覆盖到一台AED。”9月2日,在海口120急救中心指挥大厅内,卓光华指着指挥平台上密密麻麻的红色小点介绍,每一个小点,就代表一台AED。如果市民在医院外出现心脏骤停的情况,可以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中心医护人员就会告知最近的AED所处位置,方便施救者快速找到。
为了方便市民在关键的时候找到AED,海口还研发了AED微信小程序,只要打开“海口AED地图”,市民就可快速查找到最近的AED存放点,且小程序还会贴心提供导航,方便市民前去取用。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打开这张地图发现,在海口国贸、国兴大道、友谊广场等商圈人流密集地带,AED配置已非常密集,有的地方甚至两三百米范围内就配置一台。
目前,海口120急救中心正在研发视频呼救系统,有望在今年推出。届时,通过该系统,海口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就可以通过视频,实时了解现场情况,给予更为妥当的急救指导。而通过这一系统,市民在使用AED过程中出现操作不当的地方,医护人员也可以立刻纠正。“这些措施,其实就是在变相提高市民急救能力。”吴秋林说。
为加强对全市AED的统一管理,海口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已通过招标聘请第三方运维公司对AED进行设备运维,并由海口市120急救中心进行监督管理,确保设备时刻处于可用状态。“市区内哪一台AED出现故障,我们在管理后台都能及时发现。”吴秋林说。
“硬件”配置到位
海口急救“软件”也很强大
“大部分心脏骤停患者是在医院外出现症状,且抢救时间非常紧迫,这还需要其身边的人懂急救技能。”吴秋林介绍,早在2014年,海口120急救中心就成立了培训科。目前,海口120急救中心已累计开展线下培训4951场,覆盖人数超30万,极大提升了重点群体与公众的急救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海口120急救中心还根据对象需求、培训时长、培训形式等,研发出了多种普及课程。为提升公众对AED与急救知识的认知度和掌握度,唤醒大众对急救技能的重视,海口还构建“线上+线下”融合、“普及+重点”兼顾的宣传培训体系。线下通过公交车体广告、公交站点海报、MG动画片、情景短剧、宣传手册等载体向受众直观传递知识,线上依托媒体平台扩大传播。
不仅如此,海口120急救中心还针对民警、交警、消防救援人员、校园师生及文化旅游、酒店服务、交通港航等行业从业者开展专项培训,内容涵盖常见急症应急处理、心肺复苏术、AED规范使用、气道异物梗阻解救等。此外,海口120急救中心还开设“海南急救培训”微信公众号,通过“急救培训”平台提供线上课程与科普视频,方便市民随时学习。
“急救技能的普及,还需要公众对这项技能提高认知,懂得它的重要性。”吴秋林称,随着社会的发展,海口居民对急救技能学习的愿望也愈发强烈,今年,海口120急救中心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了上百场心肺复苏术与AED使用技能培训,几乎场场人数爆满。海口居民对急救技能已经从“被动了解”向“主动学习、主动参与”转变,全民急救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已得到极大的提高,“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正在一步步地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