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海南医院丨三亚市妇幼保健院(简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海南医院)成功为一名约5kg、7个月大的早产女婴(化名“小婧”)实施动脉导管未闭经皮介入封堵术。据悉,这是当前全省已公开报道中体重最低成功完成该项介入治疗的婴儿之一,这对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患儿为早产儿,出生时体重1660g,合并房间隔缺损(Ⅱ型),今年8月,有医院提醒若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进行性心功能不全,并可引发不可逆的肺血管重构,严重者分流逆转(艾森曼格),最终危及生命。由于低体重与肺动脉压升高显著增加围术期风险,接诊医院多次建议“满1岁再治”,而心急如焚的家属一度准备跨省前往外省就医。最后,在朋友的建议下,小婧的父母带着她来到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海南医院。
在该医院心内科主任杨磊统筹下,团队从风险识别到路径拍板全程把控,提出“在严密围术期管理下尽早经皮封堵动脉导管未闭”的阶段化策略,以“先控分流、降低肺循环负荷”抢抓可逆窗口;联合麻醉科、超声科、PICU开展多学科诊疗评估,精细化低体重婴儿的麻醉、抗凝与体液管理以及术后营养康复闭环。
手术由总院专家高伟主刀,术后当天进食量明显增加,精神状态与耐受度提升。在规范评估与监护下,患儿术后第3天顺利出院,家长对治疗效果与就医体验表示非常满意。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患儿家庭实际处境与病情紧迫性,在完善评估与流程合规基础上,在省市民生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家属不用付费。家属表示,原本做好“不惜一切代价跨省也要救”的准备,最终“在家门口、以免费的方式”获得关键治疗转机,这让他们深感意外。
杨磊提醒:若婴幼儿出现体重增长停滞、呼吸急促、反复感染、出汗多、喂养差等信号时,应尽早完成心脏超声筛查,并在具备高水平先心病介入与完善MDT保障的医疗机构尽早干预,切勿再等,避免错过最佳治疗窗口。
据悉,在国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儿童健康工程政策指引下,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海南医院与上海总院建立高效协同机制,通过学科共建、标准同质化及双向转诊,形成“中心牵头、区域协同”的先心病介入诊疗体系。自心内科主任杨磊入驻以来,团队已完成6月龄至7岁儿童的先心病介入手术30余台,疗效稳定、并发症低、康复快,深受患儿家长们的肯定。
杨磊表示,先心病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U5MR)的重要可干预病因。以微创介入实现“早筛—早诊—早治”,可显著降低危重并发症与死亡风险。同时,由上海总院制定诊疗与质控标准,医院严格落实术前评估—术中控险—术后康复—长期随访的闭环,为先心病患儿织牢“健康网”。特别是在省事民生项目及社会慈善基金的联合帮助下,可以为符合条件的先心病患儿实行“免费检查、免费治疗”,显著减轻患儿家庭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