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海医二院”)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守护之战。一位89岁高龄、体重仅26公斤,并伴有多种严重基础疾病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在医院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下,成功接受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手术,最终转危为安。这场高难度手术,不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也标志着海医二院在高龄危重患者复杂内镜治疗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患者李奶奶(化名)已年近九旬,因长期疾病缠身,体重极低,只有26公斤。同时还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和肺气肿,心肺功能严重不全。此次发病是由于她的胆总管结石引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情急剧恶化,生命悬于一线。
若采取传统开腹手术,对于李奶奶来说创伤过大,麻醉风险极高,术中极易出现心脏或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手术几乎被视为“生命禁区”。但如果不及时解除胆道梗阻,持续感染与黄疸同样会致命——治疗陷入两难。
面对严峻挑战,海医二院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MDT)机制。肝胆胰外科二区、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ICU)等多科专家紧急集结,全面评估患者情况。
经过深入讨论,专家团队一致认为ERCP微创手术是当前唯一有望挽救患者生命的方式。该技术无需开刀,经口腔进入内镜即可取出结石,创伤小、恢复快。然而,对李奶奶这样基础情况极差的超高龄患者来说,即便微创手术也依然险象环生。她能否耐受麻醉?器官是否能够承受操作?手术必须又快又准……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差错。
麻醉科团队率先迎难而上。麻醉科黄泽波主任带领团队为李奶奶量身定制“清醒镇静+精准麻醉”方案,选用对心血管影响轻微的麻醉药物,并全程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小心翼翼地在极限状态下维持患者生命平稳,为手术争取了宝贵的窗口期。
在麻醉团队的有力保障下,肝胆胰外科二区冉博主任手术团队迅速而细致地开展操作。内镜顺利抵达十二指肠降部,精准找到乳头、插管、造影、确认结石、切开、取石……整个流程如行云流水,稳而有序。困扰李奶奶多日的结石被成功取出,淤积的胆汁得到通畅引流。全部手术仅用时20分钟,效果立竿见影。
术后,李奶奶生命体征逐渐平稳,黄疸消退,感染指标明显好转。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下,目前她正在顺利康复中。
这场高难度手术的成功,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海医二院多学科协作(MDT)诊疗模式的优势体现。它展示了肝胆外科在微创领域的精湛技艺,麻醉科处理危重病例的强大能力,也折射出海医二院各专科间团结协作、不畏挑战、生命至上的医者精神。
面对超高龄、超低体重、超高风险的危重患者,海医二院始终恪守“生命至上”的原则,以精湛技术和人文关怀不断挑战医学极限,为更多患者托起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