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儿童多动症治疗新进展交流会暨ADHD思迈儿(Smile)首诊落地发布会在博鳌乐城先行区内的四川大学华西乐城医院(简称华西乐城医院)举办,标志着创新型非药物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治疗特许医疗器械“思迈儿系统Smile”(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经皮神经电刺激器)正式落地乐城先行区,为国内ADHD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非药物的治疗方案。
儿童多动症治疗新进展交流会在四川大学华西乐城医院召开。记者苏桂除摄
思迈儿系统Smile由韩国NuEyne公司研发生产,于2023年在美上市,作为单一疗法适用于7至12岁、当前未服用处方ADHD药物的儿童ADHD患者。Smile日前成功在华西乐城医院完成中国首例应用,标志着国际前沿的儿童ADHD神经调控干预技术在我国正式进入临床应用阶段,为广大患儿带来全新的非药物治疗希望。
专家分享。记者苏桂除摄
相比传统药物治疗效果因人而异伴有显著副作用的隐患,思迈儿系统Smile基于外部三叉神经刺激(eTNS)技术,采用额头贴片形式,在患儿睡觉时向三叉神经传递温和的电刺激,精准激活与注意力和行为控制相关的大脑区域,可从根本上改善多动症的核心症状。目前,该系统已通过多项国际研究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乐城管理局医疗总监田国刚表示,思迈儿系统Smile落地乐城先行区,是乐城不断改革创新,努力通过制度集成创新打造“创新高地”的又一例证。
专家视频连线分享。记者苏桂除摄
“我国6至16岁在校学生中ADHD患病率达6.4%,每50个孩子里就有3个正被注意力涣散、冲动多动的问题困扰。”华西乐城医院院长刘毅说,此次依托乐城“先行先试”政策,率先引进思迈儿系统Smile。下一步,华西乐城医院将加速儿童神经专科建设,同时持续挖掘乐城政策潜力,建立“国际前沿技术引进-本土化临床验证-全周期康复管理”闭环体系,让更多儿童神经领域的创新技术在华西乐城医院落地生根,加快惠及海南及全国患儿。
会上,专家们围绕ADHD诊断、发病机制、治疗原理与方法等话题,分享思迈儿系统Smile成功落地的学术价值与临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