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忠

  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八月十二日,赵鼎在吉阳(今属海南三亚)以绝食的方式抗争奸相秦桧的迫害,也以此告别了人世。他死后,胡铨写了七律《哭赵公鼎》,感慨他以死以成就自己的名节,身死海南,高名却像泰山一样屹立,永垂不朽。

  胡铨雕像。李幸璜摄

  南渡天涯

  胡铨(1102-1180),字邦衡,号澹庵,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进士,初任抚州军事判官时,金人侵扰,他招募乡丁助官兵御敌。秦桧决策主和,金使称“诏谕江南”,胡铨抗疏,直言不可将祖宗的天下给金人,不可将祖宗的职位给藩臣。呵斥秦桧无识,誓言与秦桧不共戴天,宁赴东海而死,也不愿在偏安的小朝廷苟活。上疏请斩秦桧、王伦、孙近之头,一时朝野震动。因此,被贬编管昭州(今广西平乐县)、新州(今广东省新兴县)。绍兴十八年(1148),新州守臣张棣诋毁胡铨与客唱酬时,怀怨谤讪朝廷,胡铨移谪吉阳军。绍兴二十六年(1156),秦桧死后获赦,迁移衡州。晚年曾任龙图阁学士、端明殿学士,79岁时病逝于庐陵,谥忠简。

  胡铨乘船渡过琼州海峡前往吉阳,路过临高时口占一绝:“北往长思闻喜县,南来怕入买愁村。区区万里天涯路,野草荒烟正断魂。”(《贬朱崖行临高道中买愁村古未有对马上口占》)当时,他从广东新州到吉阳,仿佛东坡从惠州到儋州,在海岛上说昔日“闻喜”,今日“买愁”,因地名而想到自己身陷天涯南荒,顿生浓郁的愁思。这种情绪延续到吉阳,他在吉阳后写的《题崖州洗兵亭》自白临水而空惆怅,又在《送菊六首》其一里说自己在天涯心苦。胡铨当时力主抗金而遭贬,真的是“道穷怜我空忧国”(《次李参政送行韵答黄舜杨》),惆怅、心苦是可以想见的。对此他有自己的解脱方法,如《题画扇》里说的“南迁万里知前定”,既然事都是前定,那再贬吉阳就顺理成章,无须多虑。与它相应,胡铨还在给李光的诗中说“崖州前定复何嗟”(《到琼州和李参政》),他让自己的心态平和下来,在诗中说“物外高谈味自长”(《次李参政吏隐堂韵为昌化守陈仲平题》),超然物外,现实生活不妨静静地随波逐流,一任浮沉。

  胡铨出生的前一年,从海南儋州北归的苏东坡在常州与世长辞,48年后胡铨被贬吉阳。东坡在海南三年,胡铨在海南八年;东坡到海南时62岁,胡铨到海南47岁,这是二人很不相同的地方。胡铨有诗道“儋耳道中还可乐,东坡安用叹途穷”(《残句》)。这说的是东坡当年从琼州到儋州,途中写诗道“登高望中原,但见积水空。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行琼儋间》)胡铨自得其乐,说东坡不必感叹无路可走的。胡铨记挂东坡,在海南做的两桩事和东坡相关。

  兴学劝读

  绍兴十八年胡铨赴吉阳路过儋州时,写了《儋州继美堂记》。当时,临川的陈逄时奉命治儋州,建校以修礼乐,居家则尊孝义,行有余力时还修缮了东坡载酒堂,绘东坡画像挂在堂上,使后人有学习的榜样。胡铨心生感慨,当两人有一天坐在儋州府东的“冠古堂”时,陈逄时说这堂名不太合适,请胡铨题个新名,他题了“继美堂”三个字,寓有继陈逄时治儋州待民若子之美、继东坡兴学之美的双重含义。他还两上《吉阳军劝谕修学疏》,说要效仿韩愈在潮州劝谕修学。

  这并非说说而已,胡铨居吉阳,在《跋从叔祖八景士遗稿》里讲了他读东坡集的故事,东坡说的“诗非甚习不工,要须日作一首”。这是东坡诗歌创作的经验,作诗应勤而坚持。胡铨的跋文说他叔祖受东坡影响,为参加科举考试每天作文一篇,如果这天外出陪客下棋、饮酒,晚上回家也要补上。胡铨从这里想到的是“勤”对为政为学都很重要,如为政的夏禹爱惜寸阴,商汤日新己德,周公夜以继日;为学的不能因嬉戏、随意而荒废,应该是天天上进,逐日增知,一天都不停滞。他甚至说,为学应该夜以继日,孜孜不倦,死而后已。这种思想本于《礼记·大学》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人当自强不息。他这个奉儒尊孔的人,也以此自我勉励。

  胡铨在吉阳赋闲,想到养生。东坡居儋时,有《续养生论》说养生的五行之术;又说在儋州有绝米之忧时,打算和小儿苏过学“龟息法”,静坐运气,吸食日光。但东坡最有影响的养生论是“三养”说,记载在黄州写的《节饮食说》中,后来《东坡志林》更名为《记三养》:安分以养福,宽胃以养气,省费以养财。胡铨写了《续东坡三养说》,说少食以养脾,少嚼以养齿,少味以养寿。他的道理是,脾如磨转,过饱就转不动了,少食为佳;牛马多嚼,牙齿易衰,少嚼为佳;村落深处,长寿者少吃盐醋,少味为佳。他还有《养生说》,提到东坡说的治眼要像曹参治齐,治齿要像商鞅治秦。意思是治眼应像曹参那样清静无为,而治齿则应像商鞅那样依法行事。对此,胡铨又不同意了,他说养眼应像燃火积薪,逐步深入;养齿应当像树的深根,牢固根本。

  诗画寄志

  胡铨和同样被贬在吉阳的张庆符是朋友,二人有诗歌唱和,他在诗里调侃张庆符,说你不要写诗惹人的思绪,殊不知“我辈缘诗正坐穷”(《次张伯麟庆符》),这不过是开玩笑的话。他还说“信知诗必穷乃工”(《予戏作水墨四纸张庆符有诗因用其韵》)这一思想本源于东坡的老师欧阳修说的“诗穷而后工”(《梅圣俞诗集序》),“穷”指人生不得志。这话的意思是愤怒出诗人或苦难出诗人。胡铨从诗歌的创作道理,顺势说到绘画。他善画,曾为张庆符戏作水墨四张。而画与诗通,诗穷乃工,画也是穷而后工的。他对张庆符说:“痛饮从来别有肠,酒酣落笔扫沧浪。如今却怕风波恶,莫画清江画醉乡”(《和张庆符题余作清江引图二首》其一)他们好饮,“痛饮”有以酒浇愁的意味。而诗中说的“风波恶”不是江上风波恶,而是宦海风波恶,生性刚强的胡铨说出“莫画清江画醉乡”的话来,似乎要远离尘俗了。另一首也说酒与画:“何人半醉眼花昏,画出江南烟雨村。满世庾尘遮不得,聊将醉墨洗乾坤。”画中江南烟雨美丽,而世间“庾尘”即权贵气盛,他无力改变现实,所以说以醉墨洗乾坤,透出欲使天下清平的意愿。他还有《除夜次庆符》道:“白发无端苦见寻,十年孤负醉花阴。可怜独鹤远浮海,未羡昏鸦长伴林。醉眠天末烟雨夜,梦绕江南风雪襟。一杯遥祝寿慈母,清风不改旧时心。”这首诗感叹自己的命运,在思母中表达了自己虽贬谪而气节不改。

  胡铨还善词,他以词和海南统领陈康时唱和,表达自己企盼山河一统、天下太平的愿望;张庆符遇赦之际夫人生了儿子,他以《减字木兰花·渭阳佳梦》相戏,说预言生女儿却生了儿子。胡铨还在词中自我感怀:“崖州何有水连空,人在浪花中。月屿一声横竹,云帆万里雄风。”(《朝中措·黄守座上用六一先生韵》)月屿横笛,万里雄风,前者的闲逸与后者的快意雄风,胡铨的洒脱豪气淡化了寓居吉阳的艰难,对前途抱有坚定的信心,毕竟他往后的日子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