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路衍经济发展刍议
海南开放大学 蒲喜雄 2025-04-09 15:33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作为海南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其意义远不止于交通层面。路衍经济在这条公路上的蓬勃发展,对海南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产生了深远且积极的影响。

  据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统计,2024年春节假期,环岛旅游公路沿线主要景区景点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35%。以万宁日月湾为例,这里凭借其优质的冲浪资源与公路开通后的便捷交通,假期期间日接待游客量最高达3万人次,周边民宿、餐饮、冲浪培训等旅游消费火爆。民宿平均入住率超90%,较以往同期增长40%,每晚房价平均上涨200-500元不等;餐饮店铺营业额日均增长3-5倍,冲浪培训课程预订量增长2.5倍,直接带动当地旅游消费收入大幅提升。环岛旅游公路将海南各地的历史文化遗迹、民俗风情串联起来,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展示。

  在海口骑楼老街路段,游客可以领略到南洋风格建筑与海南传统文化的融合魅力,老街通过举办非遗文化展览、琼剧表演等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年均游客量达200万人次以上,让海南传统文化得到更广泛传播。各地依托本地文化资源,开发出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产品。如定安利用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推出“探寻古县文化之旅”,游客可以参观定安古城、文笔峰等景点,参与制作定安粽子等传统美食,体验传统文化魅力,该旅游产品推出后,定安旅游知名度大幅提升,游客接待量增长30%。公路沿线举办了众多体育旅游赛事,如环岛自行车赛、马拉松赛、海上帆船赛等。以环岛自行车赛为例,赛事期间吸引来自国内外的参赛选手与大量观众,拉动赛事举办地及周边地区的旅游消费,赛事举办期间周边酒店入住率达95%以上,餐饮、零售等行业收入增长5-8倍。环岛旅游公路催生了一系列体育旅游项目,如万宁的冲浪、文昌的航天科普体验、陵水的潜水等。这些项目将体育健身与旅游休闲相结合,丰富了旅游产品供给,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群体,推动了海南旅游市场年轻化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打破了以往旅游资源开发不均衡的局面。过去,海南旅游主要集中在三亚、海口等热门城市,而旅游公路开通后,沿线的文昌、琼海、儋州、昌江等市县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开发。例如,昌江棋子湾凭借独特滨海沙漠景观与公路的串联,知名度迅速提升,旅游项目不断丰富,游客接待量从以往每年不足10万人次增长到2024年206.33万人次以上。通过打造多样化的旅游线路与丰富的旅游体验,延长了游客在海南的停留时间。以往游客可能仅在三亚等城市停留2-3天,如今环岛旅游可让游客停留5-7天甚至更长时间。以“东线文化与滨海风情游”线路为例,游客从海口出发,途经文昌、琼海、万宁、陵水,最后到达三亚,一路体验不同地区的文化与风光,平均停留时间达6天,有效提升了旅游消费总量与游客旅游体验。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路衍经济发展的优势:

  一是丰富且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沿线拥有长达1823公里海岸线,不同地段展现出各异的滨海风貌。在三亚海棠湾,洁白细腻的沙滩绵延数公里,海水清澈见底,年均水温26℃左右,是绝佳的海滨浴场。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海棠湾接待游客超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0亿元以上。公路途经部分区域连接着海南的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如保亭七仙岭地区,雨林覆盖率高达95%以上,拥有丰富的热带植物种类,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每立方厘米达2万个以上。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雨林徒步、温泉康养等项目。2024年,七仙岭景区接待游客量达11.92万人次,带动周边民宿、餐饮等收入增长5000万元。海南拥有悠久的历史,环岛旅游公路串联起众多历史文化遗迹。海口骑楼老街始建于南宋时期,至今仍保留着600多栋骑楼建筑,融合了南洋风格与海南本土文化特色。据统计,骑楼老街年均游客接待量超200万人次,老街内的特色商铺、餐饮等年营业额达1.5亿元,带动了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文昌的宋氏祖居,作为宋庆龄等宋氏家族成员的祖籍地,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了解宋氏家族历史与海南文昌的人文底蕴,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增长。沿线各市县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在儋州,调声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逢重大节日,当地群众都会在广场、景区等地举行调声表演,吸引众多游客参与互动。据儋州文旅部门统计,2024年因调声文化活动带动的旅游消费增长超8000万元。在陵水,疍家文化别具一格,疍家渔排上的特色民宿、海鲜美食等,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疍家渔排旅游项目年收入达3000万元以上。

  二是完善的基础设施优势。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新建和改建段共计453公里、利用段达到535公里,按照高等级公路标准建设,路面平整宽阔,双向四车道或六车道,保障了车辆的快速通行。公路设计充分考虑了旅游需求,设置了45处观景台、25处停车区、66处路侧停车带,方便游客随时停车欣赏美景。例如,万宁山钦湾路段的观景台,采用开放式设计,配备了望远镜、休息座椅等设施,自投入使用以来,日均接待游客量达500人次以上,成为游客拍照打卡的热门地点。在重要景区、城市节点等位置,建设了完善的交通换乘设施。如三亚海棠湾旅游区附近,设有大型旅游巴士换乘中心,可同时容纳200辆旅游大巴停放。该换乘中心连接了周边多个景区,实现了游客的高效换乘,日均换乘游客量达8000人次以上,有效提升了旅游交通便利性。沿线配备了充足公共卫生间,按照高标准建设,卫生清洁及时。部分公共卫生间还设置了母婴室、无障碍设施等,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同时,在停车区、观景台等地设置了大量垃圾桶,定期清理,保障了公路沿线的环境卫生。此外,通信基站覆盖全面,4G、5G网络信号稳定,确保游客随时能够保持通信畅通与网络连接。

  三是政策支持优势。海南出台了一系列旅游产业扶持政策。如对在环岛旅游公路沿线投资建设旅游项目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前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后三年减半征收。对新评定为高等级旅游景区、酒店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资金。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环岛旅游公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政府给予基础设施建设补贴。对于建设观景台、停车区、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的企业或单位,按照建设成本的30%-50%给予补贴。这一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社会资本的积极性,推动了沿线基础设施的快速完善。四是区位与市场优势。海南地处泛南海经济合作圈的中心位置,是连接东南亚、东北亚等地区的重要节点。环岛旅游公路使海南各沿海地区的交通更加便捷,加强了与国内外市场的联系。环岛旅游公路开通后,进一步激发了旅游市场活力。2024年春节假期,环岛旅游公路沿线主要景区景点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35%,旅游收入增长40%。预计未来几年,随着旅游产品的不断丰富与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海南旅游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为路衍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路衍经济发展的劣势:

  一是产业结构单一。在环岛旅游公路沿线,大部分地区的旅游产品集中在传统的滨海观光、休闲度假领域。例如,三亚、陵水、万宁等多个市县的海滩景区,提供的旅游项目相似,主要以沙滩漫步、海水浴场、海上摩托艇等常规项目为主。据相关调查显示,在海南东部沿海10个主要滨海景区中,有70%的旅游项目存在高度相似性。这种同质化竞争使得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缺乏新鲜感,难以形成独特的旅游吸引力,限制了游客的停留时间和消费潜力。以某滨海景区为例,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仅为1.5天,人均消费不足800元,远低于国内一些旅游资源多元化地区。路衍经济涉及旅游、餐饮、住宿、文创、交通等多个产业,但目前各产业之间协同发展程度较低。在旅游旺季,部分景区周边餐饮、住宿服务质量难以保障,出现价格虚高、服务不规范等问题。如在琼海博鳌地区,旅游旺季时一些民宿价格涨幅超过200%,且卫生条件、服务态度参差不齐。同时,文创产品与当地旅游资源结合不紧密,缺乏特色与创意。多数文创产品如钥匙扣、冰箱贴等,在不同景区均可买到,未能充分体现当地文化特色,市场竞争力较弱。据统计,环岛旅游公路沿线文创产品销售额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不足5%,与国内旅游发达地区20%-30%的占比相比差距较大。

  二是配套设施不完善。部分偏远路段的公共卫生间数量稀少,无法满足游客需求。例如,在昌江至东方的一段沿海公路上,长达30公里的路段仅有2个公共卫生间,且卫生条件差,设施损坏严重。在旅游旺季,游客排队等候时间过长,影响旅游体验。据游客满意度调查,因卫生间问题导致的游客差评占比达15%。公路沿线的休息区设置不足,尤其是在一些观景台附近,没有足够休息座椅供游客使用。在炎热夏季,遮阳设施也严重匮乏,游客在户外停留时极易中暑。如万宁某观景台,因缺乏遮阳设施,夏季中午时段游客停留时间平均不超过10分钟,降低了游客对该景点的游览体验。在旅游旺季,热门景区周边停车场经常出现车位紧张的情况。如三亚亚龙湾景区,旅游高峰期停车场饱和率达90%以上,大量车辆被迫停放在路边,不仅影响交通秩序,还存在安全隐患。据统计,因停车场容量不足导致游客放弃前往景区的比例约为10%。环岛旅游公路沿线的公共交通网络不够完善,景区与景区之间、景区与城市之间的公共交通班次较少,运行时间不合理。例如,文昌航天科普中心与周边主要城镇之间的公交每天仅往返3次,且发车时间与游客出行高峰不匹配,导致游客出行不便,制约了景区游客接待量。

  三是淡旺季差异明显。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旅游旺季期间,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沿线游客数量急剧增加,给景区、交通、住宿等带来巨大压力。例如,三亚海棠湾地区,旅游旺季时酒店入住率高达95%以上,部分酒店一房难求,房价大幅上涨。景区游客接待量远超承载能力,如蜈支洲岛景区,旺季日均游客接待量达1.5万人次,超过景区最佳承载量30%,导致游客排队时间过长,游览体验下降。交通方面,环岛旅游公路部分路段在旅游旺季经常出现拥堵,平均车速低于30公里/小时,影响游客出行效率。而在旅游淡季(4月-10月),游客数量大幅减少,大量旅游资源闲置。以万宁石梅湾一些高端度假酒店为例,淡季入住率不足30%,部分酒店为降低成本,不得不减少服务人员数量,甚至关闭部分设施。景区游客稀少,一些旅游项目因游客不足无法正常运营,造成资源浪费,也影响了从业人员收入稳定性。据统计,旅游淡季期间,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沿线旅游企业平均收入仅为旺季的30%-40%。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路衍经济发展的机遇:

  一是政策支持带来的机遇。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一系列政策为环岛旅游公路路衍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在税收政策方面,对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设立的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其2025年前新增境外直接投资取得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例如,某大型旅游集团在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沿线投资建设了多个高端度假酒店与旅游综合体项目,受益于该税收政策,每年可节省数千万元的税收支出,大大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增强了企业投资与发展积极性。值得一提的是,海南省政府出台了针对环岛旅游公路沿线产业发展的专项扶持政策。对在沿线投资建设旅游新业态项目,如房车露营地、低空旅游基地等的企业,给予最高可达600万元的资金补贴。这一政策激发了社会资本的投资热情,2024年,环岛旅游公路沿线新增房车露营地8个、低空旅游基地3个。同时,政府还设立了路衍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投入1.2亿元用于支持沿线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品牌推广等。例如,利用专项资金对沿线部分景区的停车场进行升级改造,增加了停车位数量,改善了停车环境,提升了景区的接待能力。据景区统计,停车场改造后,游客接待量增长了20%左右。

  二是市场需求变化带来的机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需求逐渐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深度体验、休闲度假、个性化定制旅游转变。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沿线丰富的旅游资源,恰好满足了游客多样化的需求。例如,环岛旅游公路开通后,“自驾游+深度游”旅游模式受到游客青睐。2024年春节假期,海南自驾游游客占比达45%以上。游客沿着公路可以自由选择景点停留,深度体验当地文化、美食、民俗等。一些高端游客还会定制专属的旅游线路,如包含私人游艇出海、高端康养体验等项目的旅游产品,这类定制旅游产品的客单价平均在1.2万元以上,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旅游市场规模日益扩大。海南温暖的气候、优美的环境对老年人具有极大吸引力。环岛旅游公路沿线丰富的康养资源,如温泉、森林氧吧等,为老年旅游提供了良好条件。据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统计,2024年海南接待老年游客超130万人次,同比增长30%。沿线部分景区针对老年游客推出了康养旅游套餐,包含住宿、餐饮、健康体检、养生课程等服务,价格在3500-9000元不等,深受老年游客欢迎。一些老年游客会选择在海南停留1-3个月,进行候鸟式旅游,带动了当地旅游、养老、医疗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是技术创新带来的机遇。通过建设智慧旅游平台,景区可以实时掌握游客流量、游客来源地、游客偏好等信息,从而优化旅游服务与产品供给。例如,三亚部分景区利用大数据分析发现,游客在下午3-5点对景区内的冷饮、小吃需求较大,景区商家根据这一数据调整了营业时间与商品库存,该时段的销售额增长了35%。同时,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景区设施管理,如智能停车系统、智能导览系统等,提升了游客体验。智能停车系统使游客停车时间缩短了8-12分钟,智能导览系统通过手机APP为游客提供精准的景点介绍、路线规划等服务,游客满意度提升了25%左右。

  四是区域合作带来的机遇。海南与广东加强琼州海峡一体化合作,在交通、旅游等领域协同发展。在交通方面,琼州海峡客滚运输不断优化,航班加密,运输效率提升。2024年,琼州海峡客滚运输旅客量达1914万人次,同比增长6.3%。这为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吸引了更多来自广东及内地其他省份的游客。在旅游合作上,两地联合推出“琼粤旅游一卡通”,游客持该卡可以在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沿线及广东部分景区享受门票优惠、酒店折扣等服务,促进了两地旅游市场的融合发展。据统计,2024年通过“琼粤旅游一卡通”到海南旅游的广东游客增长了35%,带动了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沿线旅游消费的增长。海南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直航航线,截至2024年,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共开通国际航线120余条,覆盖东南亚、东北亚、大洋洲等主要旅游客源地。例如,海南与泰国开展旅游合作,互推旅游产品,泰国游客对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沿线的热带风光、文化体验等旅游项目兴趣浓厚。2024年,到海南旅游的泰国游客达13万人次,同比增长30%。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路衍经济发展的挑战:

  一是旅游专业人才匮乏。据海南省旅游协会统计,全省持证导游人数约为1.5万人,而旅游旺季时导游缺口达3000-5000人。部分导游对沿线新开发的旅游景点、文化历史知识了解不够深入,讲解内容单调乏味,无法满足游客对丰富旅游知识的需求。在一些文化旅游景区,游客对导游讲解的满意度仅为60%左右,影响了游客对景区的印象与旅游体验。海南在旅游规划、景区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相对匮乏。许多景区在开发过程中缺乏科学规划,导致旅游项目布局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例如,某新建景区因缺乏专业规划,在建设过程中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且建成后游客接待量远低于预期。在景区管理方面,部分管理人员缺乏现代管理理念与服务意识,景区运营效率低下,游客投诉率较高。如一些景区在游客流量控制、应急处理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旅游高峰期景区秩序混乱。

  二是新兴产业人才稀缺。目前,海南从事智慧旅游系统开发、运营维护、数据分析的专业人才较少,无法满足旅游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许多旅游企业虽然引入了智慧旅游设备,但因缺乏专业人才,设备使用效率低下,无法充分发挥智慧旅游的优势。例如,部分景区的智能导览系统因缺乏专业人员维护,经常出现故障,游客使用体验差。文创产业作为路衍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沿线发展相对滞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创设计人才短缺。目前,沿线文创企业大多规模较小,缺乏专业的设计团队。所推出的文创产品创意不足,无法充分挖掘海南本土文化内涵,难以吸引游客购买。据调查,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沿线文创产品的重复购买率不足10%,远低于国内旅游发达地区30%-40%的水平。由于缺乏专业设计人才,文创企业在产品创新、品牌打造方面面临较大困难,限制了文创产业的发展壮大。

  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路衍经济发展策略与措施:

  一是强化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挖掘海南本土文化资源,如黎苗文化、海洋文化、侨乡文化等,并将其融入旅游产品中。例如在陵水,以黎苗文化为主题打造系列旅游项目,如黎苗文化风情园,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黎锦制作、苗绣工艺,品尝黎苗特色美食,观看传统歌舞表演。据统计,这类文化体验型旅游产品的游客重游率比普通观光旅游产品高出20%左右,有效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增加了旅游消费。依托海南各地文化特色,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儋州每年举办的调声文化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与。在文化节期间,游客可以欣赏到原汁原味的调声表演,参与调声比赛,感受儋州独特的文化魅力。据儋州文旅部门统计,调声文化节举办期间,周边酒店入住率提升30%以上,餐饮、零售等行业收入增长50%左右,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发展。促进旅游与体育协同发展。借助自贸港政策优势,积极引进和举办国内外知名体育旅游赛事。在2024中国(海南)环岛公路自行车公开赛中,乐东、三亚、万宁、文昌、海口五站比赛使酒店入住率平均提升30%,直接带动旅游消费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同时,赛事的举办也推动了当地自行车租赁、运动装备销售等产业的发展。在环岛旅游公路沿线开发多样化的体育旅游项目,如万宁的冲浪、文昌的航天科普体验与航天主题体育活动、三亚的潜水等。万宁日月湾凭借优质的海浪条件,成为国内著名的冲浪胜地,吸引了大量冲浪爱好者前来。目前,万宁有冲浪俱乐部30余家,每年培训学员超2万人次,冲浪相关产业年收入达2亿元以上。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强对海南环岛旅游公路的日常维护,确保公路路况良好。定期对路面进行修补、翻新,优化公路标识系统,提高公路的安全性与通行效率。同时,根据旅游发展需求,适时对公路进行升级改造,如增加车道、设置潮汐车道等,以应对旅游旺季交通压力。例如,在三亚海棠湾至亚龙湾路段,通过增设潮汐车道,旅游旺季交通拥堵情况得到明显缓解,车辆平均通行速度提高20%左右。在环岛旅游公路沿线重要景区、城市节点建设完善的交通换乘体系。如在海口秀英港附近建设大型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实现了港口、公交、出租车、旅游大巴等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该枢纽投入使用后,游客换乘时间平均缩短了30分钟以上,大大提升了游客出行便利性,促进了旅游客源的流动。合理规划公共卫生间布局,在公路沿线、景区、停车场等地增加公共卫生间数量。按照高标准建设公共卫生间,配备智能马桶、干手器、洗手液等设施,同时加强日常卫生清洁与维护。例如,在文昌航天科普中心周边,新建了3个高标准公共卫生间,卫生间内设置了母婴室、无障碍设施等,游客满意度大幅提升,因卫生间问题导致的投诉率降低了80%左右。在公路沿线观景台、停车区等地设置充足的休息座椅,打造舒适的休息环境。同时,根据海南气候特点,大量建设遮阳棚、避雨亭等设施。在万宁石梅湾观景台,新建了5个大型遮阳棚,配备了50余套休息座椅,游客在观景台的停留时间平均延长了20分钟以上,提升了游客游览体验。

  三是加强市场开发与营销。针对国内游客,开发具有文化深度体验、亲子互动、康养休闲等特色的旅游产品;针对国际游客,突出海南的热带风光、海洋文化、免税购物等优势。例如,针对俄罗斯游客对阳光沙滩和康养旅游的喜爱,推出三亚亚龙湾康养度假套餐,包含高端酒店住宿、温泉疗养、健康体检等服务。利用自贸港的创新优势,鼓励旅游企业开展个性化旅游产品定制服务。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时间、预算等,定制专属的环岛旅游线路。如某旅游公司推出的“私人定制环岛自驾游”产品,游客可以自由选择沿线景点、住宿酒店、餐饮场所等,产品推出后,预订量逐月增长,客单价较常规旅游产品提高了40%左右。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营销。通过社交媒体、旅游电商平台、短视频平台等,宣传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及沿线旅游产品。如在抖音平台上,关于海南环岛旅游公路的话题播放量已超10亿次,众多旅游达人发布的旅游攻略、美景视频吸引了大量潜在游客。同时,利用旅游电商平台推出优惠旅游套餐、门票预订等服务,促进旅游产品销售。据统计,通过线上平台预订旅游产品的游客占比达60%以上。依托自贸港的国际交流合作优势,加强与国际旅游机构、旅行社的合作。参加国际旅游展会,举办海南旅游推介会,向全球宣传海南环岛旅游公路。

  四是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强海南本地高校与职业院校的旅游专业建设,根据自贸港建设需求和环岛旅游公路路衍经济发展特点,优化课程设置。增加文化旅游、体育旅游、智慧旅游、旅游管理等相关课程比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例如,海南大学旅游学院与多家旅游企业合作,开设了“自贸港旅游产业发展”特色课程,邀请企业高管授课,学生毕业后能快速适应旅游企业工作岗位,受到企业好评。针对旅游行业在职人员,开展定期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在线课程等形式,提升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与服务水平。如海南省旅游协会每年组织多期导游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旅游法规、文化知识、服务技巧等,培训后导游的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游客投诉率降低了30%左右。利用自贸港的人才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高端旅游人才。对引进的旅游规划专家、酒店管理人才、文创设计人才等,给予住房补贴、子女教育优惠、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例如,三亚市为引进的高端旅游人才提供人才公寓,租金补贴可达50%-80%,吸引了一批国内外优秀人才投身海南旅游产业发展。建立完善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为引进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包括人才落户、社保医保、创业扶持等。在海口江东新区设立了人才服务中心,为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让人才安心在海南工作、生活,为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路衍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海南在线抖音号
    抖音

发现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