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海南省民族博物馆以“让文物焕发新生机,让非遗绽放新光彩”为主题,推出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通过镜头语言与活态展演等多元化形式,将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与自然遗产的生态之美推向公众视野。
活动现场。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活动当天,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同步开放,包括“海南民族历史陈列”“海南民族纺织文化陈列”“海南民族艺术列”“寻找救星——海南少数民族革命斗争史展”,这些长期展出的展览让参观者深入了解海南民族的历史、纺织、艺术及革命斗争历程。
图片展播区。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图片展播区以“海南少数民族非遗技艺图片展”为核心,通过43幅省级以上非遗项目摄影作品,全景式呈海南民族的文化风貌。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陈佩通过《文物为骨,非遗为魂:文化遗产的“破界”与“新生”》专题讲座,以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有了全新认识。
讲座现场。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为增强公众参与感,活动还设置“陶瓷修复DIY体验区”,观众可亲手修复仿古陶片,感受传统工艺的精妙之处。参加活动的家长表示:“这样的体验活动非常有意义,让孩子在动手实践中了解了传统文化的价值。”
全天开放的非遗活态展示区同样吸引众多游客市民的关注。黎族织锦、制陶技艺和剪纸艺术的传承人现场展示精湛技艺,观众不仅可以近距离观摩,还能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尝试简单的制作步骤,真正实现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展示理念。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的举办,不仅提升了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也为海南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未来,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将继续发挥优秀文化传播主阵地作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据悉,本次活动由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指导,海南省民族博物馆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