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说:“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建筑虽是物质实体,其风貌却体现了一个地方的社会人文。
迁入海南岛的先民将原居地的建造技艺带过海,同时结合海南岛的地理、气候特点发挥创造力。由此,海南的建筑既有中原文化的特征,也有一定的热带海岛风格,前者如砖瓦架梁结构民居、多进式宅院,后者如船型屋、葵叶屋、盐屋、蚝屋等。
据说,黎族先民登陆海南岛后,在海滩边竖起几根木桩,然后把船倒扣在木桩上当屋顶,这就是船型屋的雏形。
船型屋属于干栏式建筑范畴。目前我们能看到的船型屋,大都位于五指山、东方等中西部市县山区,但考古证据表明,与之形态相似的房屋很可能几千年前就已出现在了海边的定居点。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考古人员先后在东方荣村遗址、陵水桥山遗址发现了一批“柱洞”,这些“柱洞”应是先民们栽桩留下的痕迹。阎根齐等学者推断,最迟在春秋早期海南岛上已出现了干栏式建筑。
仿船的形态建造房屋,黎族人关于海洋的记忆世代相传。而真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船为屋的,则是疍家人。疍家被称为“水上人家”,历史上曾长年浮于海河之上。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的潟湖内,密集分布着一排排船屋(亦称渔排),这里是400多户疍家人的家。由于船屋位于海上,人们从岸上去往船屋,必乘小船。船屋内,设有客厅、卧室、厨房,家具、电视等一应俱全。
《广州杂录》记载:“疍户以舟为宅,捕鱼为业,或编篷濒水而居。”除了以船为屋,疍家人也曾编篷屋滨水而居,这种简易房屋也称“疍家棚”或“水栏”,空间狭小,顶部呈圆拱形,外形也有点像船。后来,人们临水架设竹木结构的高脚棚,用羊角木、牛筋木等防水防腐性能好的木料直插海底,以椰子叶编织席片作外围。这种疍家棚是较为典型的干栏式建筑。
儋州市峨蔓湾,层层波浪向前推进,击打在黑色的玄武岩上,发出阵阵回响。这条长约5公里的玄武岩海岸,是火山喷发在海陆相接处留下的杰作。
峨蔓湾畔的盐丁村,村民们世世代代传承古老的日晒制盐技艺。他们将大块的火山石加工成砚式晒盐槽,又在蓄卤池、晒盐槽旁用火山石条筑起一间间两三米高的盐屋。“雨后纳潮尾,长晴纳潮头,秋天纳夜潮,夏天纳日潮。”制盐者逐日劳作,将四季煮海晒盐的收获存入盐屋,期待这如雪的白带给他们更好的生活。
清代屈大均著《广东新语》记载:“蚝,咸水所结,以其壳垒墙,高至五六丈不仆。”与盐丁村村民就地取材建盐屋异曲同工,海南沿海地区还有居民收集食用后剩下的生蚝壳,建造“蚝屋”。
海口演丰、文昌铺前一带的海湾因盛产生蚝而闻名。如果你去演丰镇“海底村庄遗址”一带游玩,可能会不经意间在海边看到低矮的“蚝屋”,其主要建筑材料为红土、石头、生蚝壳。晒干后的生蚝壳质地坚硬,用它垒起的房屋,不仅坚固耐用,还颇具海洋气息和艺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