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00米的深海、500多年前的明代沉船、超10万件陶瓷器……在广袤的南海,一次没有先例可循的考古调查揭开了沉睡数百年的海丝遗珍的神秘面纱,也开启了我国深海考古一段崭新的篇章。
1500米海底的欢呼
2023年10月10日清晨,载着“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的“探索二号”科考船抵达三亚,标志着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第二阶段考古调查工作正式结束。
“在第一阶段尝试的基础上,第二阶段很多工作有了渐入佳境的感觉。”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调查项目领队、首席科学家宋建忠说,这次深海考古完全是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开展的,深海长基线布放技术、三维扫描、摄影拼接、文物提取……所有的环节都近乎摸索。比如摄影拼接工作,要拼出一号沉船、二号沉船的完整照片,就要用去八九个潜次。
工作人员正在搬运文物/郭程 摄
时针回拨到1年前。2022年10月23日,“深海勇士”号正在执行第500潜次任务。母船驾驶室里,水声通信系统忽然传来潜航员发自海底的惊呼:“发现大片陶罐!”“数以万计!”
近7个月后,这一世界级的重大考古发现正式发布:我国南海发现两处明代沉船,分别被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其中,一号沉船文物以陶瓷器为主,散落范围达上万平方米,推测数量超过10万件;二号沉船则发现大量原木。这是我国首次在1500米深海发现明代沉船遗址。
今年五六月、九十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联合开展了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第一和第二阶段考古调查,通过“深海勇士”号执行了40余个潜次。目前,已探明了两处沉船遗址的分布范围,完成了遗址三维激光扫描和核心堆积区的影像拼接,采集了海底沉积物及底部水样,提取水瓷器、陶器、原木等近580件(套)。
“这样的发现当然是可遇不可求的。”宋建忠说,中国水下考古开展30多年来局限于浅海,深度一般不会超过40米,像这样一次千米级的深海考古,以前做梦也想不到。“放眼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这么一个体量、这么一个深度,绝对是震撼人心的。”
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
南海东连太平洋,西接印度洋,平均水深1212米,自古以来就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如今,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的发现,无疑为这条丝路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的盛况增添了实证。
根据考古调查,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长约37米、宽约11米,可见10个分舱,堆积高达3米,目前已自遗址提取出水陶器、青花、青釉、素三彩等器物540余件(套),沉船年代大致为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船货以景德镇窑瓷器为主,推测是从福建或广东出发,前往马六甲等贸易中转站的民间商船。
脱盐处理中的部分文物/郭程 摄
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遗址位于一号沉船遗址东北约12海里处,遗址核心区发现大量排列整齐、码放有序的原木堆积。目前已提取出遗物30余件,沉船年代大致为明代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推测是从马六甲等贸易中转站,运载乌木等货物,返航中国的民间商船。
“这一重大发现实证了中国先民开发、利用、往来南海的历史事实。”宋建忠说。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深海考古队副领队邓启江表示,一号、二号沉船遗址位于南海西北陆坡海域,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这一区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经常经过的节点地区。“这两艘沉船,一艘自中国满载货物远航,一艘从他邦返回中国,两处遗址恰可为了解海上丝绸之路的双向流动提供一幅较为完整的图景。”邓启江说。
“像这样的深海遗址,保存状况相对完整,受干扰程度更少,研究价值极高。”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辛礼学说。
唤醒更多沉睡的珍宝
在位于海南琼海的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工作人员正对沉船遗址提取的文物进行脱盐处理,根据材质不同对文物作相应保护。辛礼学表示,条件允许时,将尽快安排这批珍贵文物在南海博物馆展出。
根据工作安排,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第三阶段考古调查将于2024年3月至4月进行。宋建忠表示,第三阶段要尝试一些更具挑战性的工作。“按照国家文物局的部署,我们将对两个遗址的保存状况和保护方式开展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方案。”
深海考古是水下考古研究的前沿领域。我国水下考古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2018年1月“深海考古联合实验室”在三亚成立,我国水下考古吹响了向深海进军的号角。
因为水深比较大,深海考古调查突破了常规潜水的手段,要借助“深海勇士”号这种国之重器的支持。“如果脱离深海装备和深海技术,深海考古工作没有办法独立完成。”邓启江相信,随着深海科技进步,未来深海考古将取得更大成果。
南海是流动着瑰丽历史的海域。海上丝绸之路更多未知之谜的答案,还沉睡在大海的怀抱中,等待着有心人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