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德《琼台志》云:“琼与中州绝异……冬不冻寒,草木不凋,四时花果。”海南岛四季草木繁茂,花儿竞相绽放,古往今来,争艳斗芳的花儿引来众多文人墨客咏赞。
琼台书院奎星楼前的白梅。海南日报记者 陈耿 摄
木棉花落刺桐开
苏东坡谪居海南儋州时写有诗句:“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古时的上巳日是三月初三,此时木棉花刚刚落下,刺桐花迫不及待地绽放。苏东坡诗中的木棉与刺桐,都是古代海南名花,常见于各类诗作中。
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李卫公》云:“绛纱弟子音尘绝,鸾镜佳人旧会稀。今日致身歌舞地,木棉花暖鹧鸪飞。”诗题中的“李卫公”所指为唐代宰相李德裕,此诗是感叹当时李德裕被贬崖州的作品,后两句说海南是一个多歌舞的地方,木棉树开着娇艳的红花,鹧鸪鸟在木棉树间鸣叫飞翔。
刺桐花。资料图
木棉花也叫“攀枝花”,明代海南著名诗人王佐的诗作《攀枝花》云:“焰焰烧空出化炉,一春花信最先孚。看花未暇评牛李,且醉东风听鹧鸪。”木棉花一般开于春前,花开时树无叶,花色红艳,盛开时满树烂漫,古人视木棉花开为春天到来的信号。
木棉花落之时,就是刺桐花开的时节。明代时,王佐的家乡临高刺桐繁茂生长,他自号“桐乡”,可见诗人对刺桐的喜爱。王佐有诗句云:“刺桐花开三月天,鹧鸪声里好闲眠。谁言老圃风烟歇,还看芳春景物妍。”在他眼中,阳春三月的海南岛,刺桐渐次开花,春色渐入佳境,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王佐的《鸡肋集》。资料图
清代海南诗人王懋曾也有描写刺桐花盛开的诗句:“古树槎枒多刺桐,三月花开遍山崿。或似霓旌飞碧落,或似祥云袅婥约。”
甘陪菊淡偕梅瘦
鸡冠花也是古代海南常见花卉,清光绪《崖州志》记载:“鸡冠花,红色。开时状类鸡冠,故名。”明代海南名士唐胄作有《红鸡冠花》一诗,诗云:“花名不解作花妍,花似鸡冠像可怜。文帻偏妆丹点蜜,斗鍪再接血痕鲜。甘陪菊淡偕梅瘦,不惹蜂狂与蝶颠。岁晚朱颜谁更在,寒盟如此共年年。”唐胄从色彩和形象着笔吟咏鸡冠花,说它花色红艳如血,形象如公鸡之冠,在百花之中颇具特色。这首诗还提到“菊淡”“梅瘦”,说的正是菊的清新淡雅、梅的清瘦高冷,鸡冠花有着和菊、梅类似的品格。
菊花在海南种植历史较久,品种也较多。正德《琼台志》记载:“菊,品最多,叶相似而色不同。其著者,黄有大黄、小黄。簪头白,有大围二寸许者名兔儿,花瓣细卷者名鹅毛……”南宋名臣胡铨被贬海南时曾作诗《送菊》,其中有诗句:“卧病高秋留海浦,明日重阳更风雨。杜门不出长苍苔,令我天涯心独苦。篱角黄花亲手栽,近节如何独未开。含芳閟采亮有以,使君昨暮徵诗来。”重阳登高祈福的时节已至,但海南的菊花未开,诗人十分怀念过往在重阳赏菊的美好时光。
相较于木棉花、菊花,梅花在海南不太常见,但古诗词中也可见其身影。清代海南诗人王承烈写有诗句:“梅花昨夜占春开,廿四番风被唤回。何事郎心回不得,可怜侬瘦竟如梅。”
明代大儒丘濬曾作诗《红梅》:“琼妃夜宴蕊珠宫,归到人间便不同。谁把秋香浪评品,此花真是状元红。”据一些海南古籍记载,红梅树不高,叶长如桃而小。秋冬季节的海南,菊花、梅花相继开花,仿佛赴约而至,清道光《琼州府志》载:“岭南梅花常与菊花相及,所谓‘十月先开岭上梅’也。”
香比木犀清不减
江西人艾璞是明代成化年间进士,为人清正,官至右副都御史,后因得罪权贵遭弹劾。史书载,艾璞先被逮捕入狱,后“杖五十,全家徙海南”。艾璞曾作诗《细米》,描写的是海南的细米花,诗云:“花名细米见吾稀,千蕊累累缀一枝。香比木犀清不减,色如槐子残差宜。蟾宫再喜逢仙子,蜗寓初看捧侍儿。它日西江归去路,和根带露不妨移。”
细米花,俗称“指甲花”,叶如枸杞,可染指甲,花蕊细如米,因而得名。明代海南诗人钟芳也有诗作《细米花》,诗句如下:“叶叶间疏英,深冬树更青。色欺女萝嫩,香赛木犀清。细细抽金缕,累累缀玉缨。蝶蜂何处在,莫敢侦芳馨。”
艾璞和钟芳的诗都描写了细米花的纤细及花蕊累累,同时用木犀之香来衬托细米花之香。
木犀,俗名“七里香”,也称“桂花”“岩桂”,秋季开花,花簇生于叶腋,花有黄、白、微红三色,花香极浓,产于海南等地。木犀开花时芳香幽远,是较有代表性的“香花”。
“岩桂香清无美色,海棠色美少清香。”关于木犀,王佐认为其香清远而无美色,是为美中不足。
白白红红竞好春
含笑花,又称“白兰花”,其花如兰,形色俱佳,开花时,含蕾而不全放,似人笑而不语。在古代,含笑花只长于华南,海南是原产地之一。清道光《琼州府志》云:“(含笑花)花开不满,若含笑然,随即凋落。一种小而色多白者尤香。”
北宋宰相丁谓被贬崖州时,曾作诗《山居》,其中有诗句:“草解忘忧忧底事,花能含笑笑何人。”至明代,王佐先后作诗两首回应丁谓关于含笑花的疑问,“尧草元能指佞臣,逢花休问笑何人。君看青史千年笑,奚止山花笑一春!”“白白红红竞好春,含香羞涩似含颦。无端却被崖州户,错怪闲花解笑人。”
海南岛上五颜六色的花四时不绝。其中一些花期很长,古时儋州清水池中的莲花,就因四季花开不断而声名远扬,明代《群芳谱》称这里的莲花为“四季莲”。民国《儋县志》记载:“胡铨、李光曾同游玩,记曰:海南荷花,尝与菊梅相接,蕊小而清香可爱。”
临高县多文镇美山村的荷花。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出任昌化军知军的陈觉曾作诗《题清水池》,其中就写到了清水池中的莲花,诗句如下:“秋来雨溢足池塘,华屋临流四面凉。风飐圆荷翻翠盖,水涵芳蕊滟红妆。淡烟难掩天真色,薄月常供自在香。诗老未须识琐细,解陪梅菊到冰霜。”
在陈觉笔下,清水池环境优美,池中莲花艳丽而清香,海南气候温暖,即便到了冬天,莲花仍在开放,与菊花、梅花并丽争艳。
蛱蝶花是一种颇为奇特的花卉,古书记载称,此花附物而生,有黄、红、紫三种,因状如蛱蝶而得名。明代海南诗人杨碧有诗《蛱蝶》:“狂杀春光恋物华,园林红紫尽为家。可堪不醒酣香梦,也自东风化作花。”
琼中百花岭热带雨林文化旅游区的粗喙秋海棠。苏晓杰 摄
清代康熙年间任琼州知府的牛天宿有诗《佛桑》:“曦驭扶桑沧海东,光分异种长芳丛。海棠娇艳还输媚,芍药芬芳却让红。大小参差堪承露,淡浓披拂总宜风。瞿昙座下为清供,应与白莲一样同。”诗中提到了扶桑、海棠、白莲等海南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