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琼博古的TIME》之汉唐TIME | 金戈铁马拓琼州
海南日报 2023-11-27 09:37

  千百年转瞬,回望仍是芳华。

  凝聚着华夏工匠高超技艺的汉代弦纹双耳铜釜,承载着黎族传统文化的清代黎族五龙出海图龙被,我国兵器史上最珍贵的文物之一战国“越王亓北古”错金铭文青铜复合剑……保藏于海南省博物馆的一件件珍物,展示着中华文明的恢弘气象,也诉说着海南历史的起承转合。

“天涯觅珍——海南省博物馆征集成果展”展出的藏品。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文物正是筑起这桥梁的基石。开馆15年来,海南省博物馆通过各种渠道向海内外征集文物,获得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在兄弟文博单位的大力配合和民间收藏家的热心捐赠下,共有1万多件藏品入藏,其中不乏极为珍贵的一级、二级、三级文物,这极大丰富和完善了琼博的藏品类别和馆藏结构。

唐代海兽葡萄纹铜镜

  一面铜鼓 遥望金戈铁马

  如果穿越到2000多年前的海南岛,你能做些什么?是动手制作一个陶罐,还是吃一顿铜釜火锅,抑或听着鼓声翩然起舞?历史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走进海南省博物馆,透过文物传递的历史信息,我们仿佛能窥见古时海南岛的社会图景。

  在“方外封疆——海南历史陈列”展厅内,半环幕视频及投影展现了远古时期陆地的变迁和海南岛的形成过程。在海南历史星空中,有几处格外明亮璀璨,2000多年前的汉代便是其中之一。

  公元前110年,汉王朝正式将海南岛纳入版图,并在岛上开置郡县、修筑城郭,一些官商士民迁入海南岛,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前伏波将军路博德征战岭南,功勋卓著。后伏波将军马援平定叛乱,在海南筑城开渠,造福百姓。

  汉代弦纹双耳铜釜、汉代北流型四蛙铜鼓……文物柜中的青铜器散射出柔和的灯光,让每个走近它们的人,都忍不住拿起手机记录下其斑驳、沧桑的形态,静静凝视,人们仿佛回到了战马嘶鸣的冷兵器时代。

汉代北流型四蛙铜鼓

  伏波将军身披战甲,手握宝剑,千军万马列阵以待,随着主帅一声令下,顿时号角齐鸣、鼓声大震。汉家子弟兵们,在阵阵鼓声中如猛虎下山,一路势如破竹,当鼓声归于平静,叛军败局已定。椰影婆娑,残阳如血,部分在战争中使用过的铜鼓、铜釜遗落于荒野,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索引。

  古代作战,击鼓进兵,鸣钲则止,故称行进为鼓行。铜鼓是汉代军队常用的一种作战工具。

  出土于昌江黎族自治县十月田镇的汉代北流型四蛙铜鼓,是2008年海南省博物馆开馆时从海口市五公祠管理处调拨的。这面铜鼓高56厘米,面径100厘米,鼓面宽大,边缘有垂檐,鼓面正中铸八芒太阳纹,三弦分七晕,弦纹之间饰云纹,鼓面边缘铸四只立蛙,铸造精良,形状规整,保存完好。

  古时,铜鼓流行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和海南岛等地,是秦汉至隋唐时期我国南方少数民族重要的青铜礼器、乐器。海南出土过多面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铜鼓,它们对于研究海南青铜文化,特别是海南各民族迁徙史及文化有着较大的价值。

  出土于东方市感城镇不磨村的汉代弦纹双耳铜釜也是海南省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珍品。其口径50厘米,底径44厘米,高39厘米,铜釜腹部有凸弦纹,口沿两侧附绳纹立耳,双耳上各立有一对小鸟。

  釜是一种流行于汉代的炊具,从现有考古调查和相关文献来看,当时的海南岛并不具备铸造这类器物的条件和环境。海南省博物馆藏品保管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韩飞介绍,此铜釜体形硕大、雄浑豪放,推测与汉朝军队平定海南岛的战事有关,应是军队遗留下来的行军炊具。该铜釜证明了汉代中央政权对海南岛的有力管辖。

  不管是铜釜还是铜鼓,都体现了海南岛与中原地区在文化上的一脉相承。冷兵器时代已经远去,但铜釜、铜鼓所寓意的勇于开拓、一往无前的精神却永不过时,它留给我们的不只是具象的物质,更是鼓舞人心的文明力量。

唐代青釉褐彩双联瓷罐

  一柄宝剑 让观者为之惊叹

  海南省博物馆开馆前夕,当时的文物库房里虽然有一些文物“家底”,但能拿得出手的没几件。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现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请求国家文物局予以支持,国家文物局向海南伸出了援手。

  2008年10月11日中午12点,北京人民大会堂,一场隆重的“越王亓北古剑”等珍贵文物入藏海南省博物馆仪式正在举行。当相关文物的“红盖头”被缓缓揭开,在场的媒体记者和工作人员,不禁对文物之美发出惊叹。

  国家文物局将花重金在国(境)外收购的战国“越王亓北古”错金铭文青铜复合剑、唐三彩马、宋青白釉花口凤首壶等3件重量级文物,交由海南省博物馆收藏,极大丰富了琼博的藏品,提升了海南的文化底蕴和文物品位。

  海南省博物馆文创中心主任钱承国当时就在入藏仪式现场,他清楚地记得那一刻人民大会堂里大家的欢呼声、掌声,那份激动之情时隔15年仍然没有被磨灭。他说:“这是大事好事呀!当时真没想到,国家文物局能给我们这么珍贵的文物!”

  事实上,在仪式举办前,海南省博物馆方面已得知国家文物局将移交一件重要文物——“越王亓北古”错金铭文青铜复合剑,对此大家已非常满足。

  不过,在海南省博物馆工作人员抵京前,国家文物局方面又透露:“给你们的不止越王亓北古剑,还有意外惊喜!”大家都充满期待,直到在入藏仪式上文物上的红绸被揭开时,大家才知道“意外惊喜”是唐三彩马和宋青白釉花口凤首壶。从此,海南省博物馆多了3件“镇馆之宝”。直到现在,这3件文物仍是市民游客进馆参观的必看“爆款”。

唐代三彩马

  一套家具 传递家国情怀

  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让海南省博物馆底气十足,而面向民间征集、“献宝人”主动捐赠,也是海南省博物馆充实文物数量、丰富文物种类的重要途径。

  目前正在举办的“天涯觅珍——海南省博物馆征集成果展”的展品中,有一套琼式家具品相极好,成堂成套,引人注目。这套家具的捐赠者是海口市民李岩、覃慧夫妇等李氏家族成员。

  “我的祖辈以出海捕鱼为生,曾远航到过很多国家,所以我们家祖屋里有很多家具,其木料来自东南亚一带。”李岩说,他十多岁时就意识到家里的这些“老古董”非常珍贵,有了小心保藏的想法。

  40多年来,这些老家具一部分被李岩的奶奶捐给了寺庙、宗祠,一部分被小偷偷走,剩下的100多件/套,李岩夫妇精心保管。直到2021年,他们以李氏家族的名义,将102件/套藏品无偿捐赠给海南省博物馆。

  经海南省博物馆专业人员鉴定,李氏家族捐赠的藏品中,有32件家具为精品琼式家具,年代从清代中后期延续至今,跨越200多年。这些琼式家具的材质有泰国花梨、柚木、坡垒等,具体包含柚木雕福寿八卦饰板、柚木镂空花鸟纹矮脚吊线门、泰国花梨镂空宝瓶纹双人架子床等,工艺精湛,图案雅致。

  “有人说这些家具拿出去卖的话,可以卖很多钱,但我们从来没有要卖掉它们的想法。”李岩认为,这些家具是祖辈留给他们的宝贵遗产,放在个人手里,发挥的作用有限,它们不仅属于个人,更属于人民、属于国家,博物馆才是它们最好的归宿。

  如今,这批家具中,泰国花梨镂空雕蝙蝠衔寿纹搭几桥案、泰国花梨镂空雕狮子戏球纹带抽屉八仙桌、泰国花梨镂空雕花鸟纹扶手椅等正在展出。它们不仅代表着李氏家族的辉煌过往,也承载着传统文化,为研究海南清代以来琼式家具的发展变迁提供了实物。

  海南省博物馆征集部主任、副研究馆员朱纬介绍,琼博的文物征集工作,可划分为两个历史阶段:1995年至2008年的建馆期,征集到1848件/套藏品;2009年至今的开馆期,征集到10316件/套藏品,包括一级文物51件/套,二级文物187件/套,三级文物1109件/套。

唐代彩绘女俑

  一本记事本 赓续红色记忆

  1950年4月,解放军渡海作战解放了海南岛。此役解放军创造了“用原始木帆船打败现代化铁甲兵舰”的奇迹。海南省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红色文物,记录了创造这一奇迹的密码。它就是解放军第40军118师政委张玉华将军,在参加渡海作战时随身携带的袖珍记事本。

  张玉华的记事本,详细记录了准备渡海作战的解放军开展技术攻关,提高木帆船航海作战能力的细节——战士们将卡车的发动机安装在木船上,船的速度就变快了,木船装备小炮,就成了“土炮艇”,船上加强麻包攻势,防撞能力就增强了。

  经过4个多月的准备,发起总攻的号角在1950年4月16日吹响,解放军第四野战军8个团的主力共2.5万余名战士,乘坐木帆船向海南岛进发。经过一番鏖战,解放军成功登陆,解放了海南岛,把胜利的红旗插到了天涯海角。

  这本记事本清晰呈现了参与渡海作战解放军的英勇善战。如今,观众能在海南省博物馆见到它,离不开张玉华将军家属的公益心。

  2020年初,海南省博物馆陈列部主任、研究馆员刘凡正忙着筹备“碧海丹心——解放海南岛文物史料展”,陈列部工作人员突然接到一个陌生人的来电。电话那头,一位自称是张玉华将军儿子的人,说要把他父亲参加解放海南岛战役时写的工作笔记捐给博物馆。

  听到这个消息,刘凡十分兴奋,经核实,对方确为张玉华将军的儿子张建军。他要向海南省博物馆捐赠的,是1950年3月至1950年5月张玉华参加解放海南岛战役时做的工作笔记。

  当时正值疫情期间,双方通过电话和网络沟通,张建军以邮寄的方式,向海南省博物馆捐出了记事本。亲眼见到这本记事本时,刘凡心里非常感动,她说:“这些笔记极为珍贵,让我们对解放海南岛战役的具体事项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非常感谢张建军先生的捐赠。”

  不仅自己捐赠,张建军还动员其他革命先辈的后代参与捐赠,让海南省博物馆收到了不少珍贵的革命文物。其中包括:开国少将、原北京军区政委刘振华的女儿向海南省博物馆捐赠的刘振华书法作品;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352团副团长邹平光的女儿捐赠的邹平光及其爱人参加渡海战役时穿的背心;开国少将、第40军政委李伯秋的儿子捐赠的李伯秋参加解放海南岛战役时使用的皮箱,及李伯秋的书法作品……

  “在张建军先生的帮助下,我们征集到了这么多宝贵的文物!”每每谈及此事,刘凡的话语里总是充满感激,“我们一定将这些革命文物保管好、利用好,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经过几代琼博人的努力,在多方支持配合和民间收藏家的热心捐赠下,海南省博物馆共征集到藏品1.2万余件/套,占该馆藏品总量的近三分之一。

  “文物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资源,更是陈列展览的灵魂所在。文物征集,是让‘文物活起来’‘文化传下去’的重要基础。我们将坚持征集具有时代性和代表性的海南历史文化藏品,不负记录、展示海南历史文化的使命。”朱纬说。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海南在线抖音号
    抖音

发现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