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海南黄金海岸线:朝暮之间的自然馈赠与和谐共生

  当第一缕晨曦为天空染上粉色渐变金色,临高马袅港的滩涂已苏醒。退潮后的沙滩上,渔民们手提钉耙水桶,踏着湿润的沙粒弯腰劳作,指尖翻动间,一只只海螺便成了清晨的第一份收获。不远处的浅水区,四只朱红如火的火烈鸟正专注地围猎鱼群,细长的脖颈优雅摆动,与赶海的人们共同构成一幅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画面——这便是海南黄金海岸线的清晨序曲。

3月2日清晨,升起在海面上,三亚海棠湾海域,一艘渔船迎着朝阳劳作。摄影:刘孙谋

3月2日清晨,升起在海面上,三亚海棠湾海域,一艘渔船迎着朝阳劳作。摄影:刘孙谋

  夏日的海南,海岸线的“黄金时刻”从破晓延续至黄昏。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为海面镀上一层碎金,赶海的渔民、觅食的水鸟、苏醒的潮汐,在这片晨光里各得其所。人们深谙暑热的规律,早早踏上滩涂、驶出渔港,用勤劳回应大自然的馈赠。马袅港的海螺、清澜港的渔获,皆是大海在晨光中递出的请柬,让劳作也成为与自然对话的方式。

6月24日,清晨,在临高马袅港的滩涂上,村民在挖螺劳作。摄影:刘孙谋

  随着日头升高,海岸线的节奏悄然变换。当正午的热浪渐盛,文昌湖心港的码头迎来另一番景象。休渔期的渔民们正忙着为渔船刷漆、修补渔网,细密的针脚穿梭在网眼之间,如同在编织对开渔期的期待。阳光洒在黝黑的脊背上,汗珠滴落处,是人与海世代相守的默契——既懂得索取,更懂得养护,让这片海域始终保持着慷慨的底色。

6月27日,傍晚时分,在文昌湖心港里,渔民忙碌修补船只。摄影:刘孙谋

  黄昏是海岸线最温柔的篇章。海口市荣山寮的沙滩上,夕阳将天空染成琥珀色,绵长的海岸线化作一条金色绸带,吸引着游客们举起相机,定格这份转瞬即逝的美。不远处的西海岸观景台,市民们带着孩子奔向大海,浪花里的欢笑声与海风交织;沙滩椅上,有人捧着冰镇的椰子水,吸管插入的瞬间,清甜便顺着喉咙漫向全身,海风拂过,带走最后一丝暑气。此刻的海岸线,是自然赠予的清凉驿站,让忙碌的生活得以在此慢下来。

6月14日,傍晚时分,在海口的荣山寮海滩上,市民策马扬鞭驰骋。摄影:刘孙谋

  从马袅港的晨露到荣山寮的晚霞,海南的黄金海岸线以朝暮为笔,以山海为墨,描绘着动人的画卷。在这里,金色的阳光是不变的底色,时而为赶海的身影描边,时而为归航的渔船指路,时而为嬉水的人们披上光晕。火烈鸟与渔民共享一片滩涂,游客与海浪共赴一场约会,人与自然的边界在此消融,只剩下对这份馈赠的珍惜与感恩。

  当最后一缕阳光沉入海平面,海岸线的余温仍在。那些赶海的收获、修补的渔网、镜头里的霞光,都是黄金海岸写给夏日的诗。在这片被自然厚爱的土地上,人与海的故事,正随着朝朝暮暮的潮汐,不断续写着新的篇章。

  <<<更多精彩大图>>>

  3月2日清晨,升起在海面上,三亚海棠湾海域,一艘渔船迎着朝阳劳作。摄影:刘孙谋

  5月14日,在海口湾海域,傍晚,金色余晖下一只鸟站在礁石上。摄影:刘孙谋

  6月24日,清晨,在临高马袅港的浅水海域,火烈鸟在此觅食。摄影:刘孙谋

  6月24日,清晨,在临高马袅港的滩涂上,一群鹬鸟在此歇息。摄影:刘孙谋

  6月24日,清晨,在临高马袅港的浅水海域,火烈鸟在此觅食。摄影:刘孙谋

  6月27日,傍晚时分,在文昌湖心港里,渔民忙碌修补船只。摄影:刘孙谋

  6月27日,傍晚时分,在文昌湖心港里,渔民忙碌修补船只。摄影:刘孙谋

  6月22日,在海口湾海域,市民在此跑步健身。摄影:刘孙谋

  6月22日,在海口湾海域,傍晚,金色余晖下,游客们拍摄美丽海景。摄影:刘孙谋

  6月22日,在海口湾海域,傍晚,游客们乘坐游船拍照游玩,旁边海鸟盘绕。摄影:刘孙谋

  7月16日傍晚,海口西海岸观海台附近海域,许多市民前来游泳乘凉。摄影:刘孙谋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海南在线抖音号
    抖音

发现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