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脊柱有什么作用吗?它出了问题可能会有什么后果?怎么去保护好自己的脊柱?”7月17日上午,在海南日报大厦,南海网工会联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海口骨科与糖尿病医院(简称:上海六院海口医院)开展了“糖稳生命之舵.脊正人生之帆”科普保健知识讲座。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海口分院特聘专家娄强主任给省融中心职工讲解关于脊柱等相关健康知识。记者汪承贤摄
第一场讲座中,上海六院海口医院特聘专家、副主任医师娄强就“如何保护脊柱”的话题进行科普。娄强从事疼痛疾病诊疗及科研教学工作30余年,擅长慢性、复杂性、疑难性疼痛疾病诊断与综合治疗,包括骨关节疼痛、软组织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等,尤其在脊柱源性疼痛、青少年脊柱侧弯与人体脊柱全生命周期管理领域有深入研究与实践经验。
讲座伊始,娄强介绍了人体脊柱的构成及所处的位置等知识,他表示,中枢神经系统不仅仅是大脑,还包括脊髓,而脊柱有保护神经、调控内脏、影响脑部供血等重要功能。有些心脏病的发作是脊柱问题所致,部分慢性脑供血不足和颈椎有较大的关联,脊柱前后是任督二脉,是人们的养生重地。
“我们需要认识到,脊柱侧弯是今天很常见的疾病,但是人们对它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往往会耽误最佳的治疗与干预时机。”娄强说,大部分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孩子生下来时是正常的,但到了七八岁时开始出现脊柱侧弯的问题,青春期时发病率增高,要早发现早矫正,不然孩子成年后脊柱就很难矫正。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海口分院特聘专家娄强主任给省融中心职工讲解关于脊柱等相关健康知识。记者汪承贤摄
他说,脊柱侧弯早期不易发现,要加强科普和筛查,发现后进行矫正,同时加强对家长的科普教育,细心留意孩子可能存在的体态异常问题。
娄强说,正常脊柱结构正面看是一条直线,而侧面是呈s型,人体脊柱的结构非常复杂,成年人脊柱的颈椎、胸椎和腰椎椎骨共有24块,而椎间盘则可看成类似于脊柱上的许多个关节。椎间盘突出的问题也是很多人面临的另一个疾病,易发在30~50岁。因为20岁前椎间盘内的髓核(好比是车轮的内胎)含水量高弹性好,到了30岁以后水分减少,脱水后弹性逐渐降低,椎间盘突出导致髓核易向后外侧脱出,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导致比较严重后果,应在椎间盘纤维环(相当于轮胎的外胎)破裂之前就必须要及时施救和采取措施干预。
此外,45-55岁女性不爱晒太阳,不爱运动,爱喝浓咖啡等习惯,容易因产生骨质疏松而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50岁以上人群易有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问题,严重的椎管狭窄,一般都需要经过手术治疗。
娄强介绍,脊柱疾病的演变过程包括了体态异常期(如高低肩等)、症状出现期(如脊柱酸胀、痛、麻,人发晕,间歇性发作)、发作期(症状加重、持续时间长)、复杂期(颈椎病引发的特殊问题)等多个阶段。
“我们一般有五阶梯治疗方案,先是药物使用,接着是保守治疗比如中医和理疗,再接着注射治疗消炎镇痛,严重的可以微创介入治疗如椎间孔镜,再严重的就需要手术治疗。”娄强说。
他还建议,个人要积极做好脊柱保护,一方面是保持良好的人体姿势,不要给椎间盘太大压力,比如仰卧位椎间盘压力最小,可以时常站立,不要久坐。如果有脊柱疾病家族史就需要增加警惕性,要保持良好的运动与睡眠习惯,日常中可以使用一些按摩仪器、倒立训练设施和做体操等来养护腰椎。
他还提醒广大家长,平常要积极留意孩子是否存在歪脖子、高低肩等体态异常的情况,自己是否有“富贵包”等,及时发现脊柱问题,并经过专业检查,早干预、早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