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途中,我们常会优先选择五星级酒店、5A级景区。这类清晰的级别排行,不仅是品质的可靠保证,更像是一份经过筛选的“出行指南”,帮我们快速锁定符合期待的体验。
而海南的乡村旅游,也有着独属的“星级标准”——从五椰级到一椰级,用充满地域特色的标识,刻画出乡村游的品质刻度。
近日,海南拟新认定一批全省五椰级、四椰级乡村旅游点,五指山市南圣镇水云居(文化农场)、龙桥镇龙桥动漫村(昌学村)等12个乡村旅游点入围名单。这些带着“椰香”认证的乡村旅游点,究竟藏着哪些独特魅力?
夕阳下的文昌潭牛镇大庙村格外美丽。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袁琛摄
“文旅+”融合赋能,体验乡村新活力
在陵水黎族自治县光坡镇黎万村云上牛岭乡村旅游点(黎万村),北纬18°的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之间,有一片500亩的咖啡庄园。
走进云上牛岭,最先被吸引的是三个“沉浸式”喝咖啡场景:水池中卡座倒映着热带海岛特有的椰林绿意,二层落地玻璃可以实现边喝咖啡边与咖啡园对话,360度环山球体则能俯瞰远处山景。“我们想让喝咖啡变成一种‘五感体验’。”云上牛岭咖啡庄园主理人刘畅介绍道。
在这里花式喝咖啡,只是咖啡之旅的序章。
每年12月至次年3月的咖啡季,游客可参与咖啡的采摘、晾晒,亲手体验水洗法与日晒法的差异;而在非产季,“咖啡+研学”能通过科普教室的风味轮、烘焙演示,让游客了解“从种子到杯子”的全过程;还有“咖啡+健康”的颂钵疗愈、咖啡冥想等特色项目,让一杯咖啡成为放松身心的媒介……
获评椰级旅游点的乡村,和普通的乡村有何不同?刘畅认为,相较于普通的乡村闲逛,椰级乡村旅游点有着明确的责任与独特的定位。
“首先,在带动乡村发展方面,我们将助力周边农户致富视为重要职责。”刘畅说,其次,在自身特色打造上,更注重为游客提供有深度、有特色的体验,而非泛泛的游览。“为此,我们聚焦咖啡这一核心特色,将种植、加工、品鉴、研学等环节做精做深,让游客能在这里感受到咖啡文化与乡村魅力。”
在众多椰级乡村旅游点中,找到“文旅+”发展路径的不止一处。海口市龙华区龙桥镇的龙桥动漫村(昌学村)也是典型。
因土地贫瘠难以发展传统农业,昌学村另辟蹊径,以动漫文化产业为核心,让“漫画+旅游”的业态日渐成熟。漫步村中,古色古香的火山石民居与现代楼房外墙上,风格鲜明的动漫彩绘相映成趣,随处可见的动漫作品营造出独特氛围,众多年轻人慕名而来。
海口秀英区荣山寮村金沙湾公园,游客在沙滩上欣赏日落美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元才摄
“课堂+”寓教于游,打造乡村新研学
乡村的土地孕育着无尽的知识与智慧,以“课堂+”为理念的椰级乡村旅游点,将乡村变成了一座座生动鲜活的“活态课堂”。
五指山市南圣镇水云居(文化农场),依托热带雨林,将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相结合,相继开发了采茶、制茶、香文化、非遗体验等丰富的研学课程,入选为“海南省第四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在这里,研学队伍能步入热带雨林,在专业向导的带领下探索这片生态秘境。在沉浸式的自然体验中,团队成员们不仅能够增长知识,更在潜移默化中将保护雨林、爱护环境的生态意识植入心田。
研学队伍还可以背着竹篓走入生态茶园、亲自感受采摘茶叶的乐趣;来到制茶工厂,近距离观摩黎族茶叶的传统制作工艺,见证一杯好茶的诞生。
拥有独特火山风貌、文化内涵丰富的古村落——澄迈县永发镇博厚古村共享农庄(卜厚村)也建立了非遗研学教育基地,兴办起了农耕研学、户外拓展、古村文化体验等项目。
博厚共享农庄内的南海耕读书院,以特色非遗木雕为主要研学内容,用锉刀和砂纸代替电子产品,让孩子们在劳动中了解红木的知识和历史,体验制作小叶紫檀的木工制品。
“沉浸式研学体验,是研学的创新之举,也是打破城市边界的有益探索。”澄迈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澄迈精心打造具有启发性、趣味性、探索性的沉浸式乡村研学课程,在提升学生体验感的同时实现寓教于游、学有所得。
位于黄东村的乐东黎族自治县黄流镇莺歌渔梦海乐园乡村旅游点,不仅是海南省海龟救护保育中心的所在地,还是接收执法部门罚没活体海龟的全国唯一救护单位。
乐园以“海洋文化”为主题,建有海龟救护保育中心、龟蛇鱼研教科普区、工厂化养殖示范区、亲鱼繁育区、亲子赶海区等16个特色区域,将科普教育、保育体验、海洋环保等多元化课程融为一体。该乡村旅游点开业一年多,已有超过7万名游客预约到访开展研学。
“风情+”彰显特色,勾勒乡村新画卷
海南的乡村,有着与生俱来的独特风情,或浪漫唯美,或古朴醇厚,或渔家气息浓郁。“风情+”的模式,让这些散落于海南各地的乡村风情得以充分展现。
穿行在定安县岭口镇爱情树乡村旅游点(皇坡村)的青石古道,寻觅见枝干缠绕,根须交织的两棵榕树——相传这是爱情古树,曾见证了元文宗与侍女青梅的爱情誓言。附近的民宿便以爱情树为名,入住的旅客可以在树下求取美好的姻缘、品尝正宗定安粽子、品味乡村精酿啤酒,享受一场悠闲的古村之旅。
文昌市潭牛镇大庙村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和文化底蕴,用白墙黛瓦映衬着繁茂的参天古树,以蜿蜒村道串联起古朴的琼北民居。
值得一提的是,游客们可以选择参与原生态的娱乐形式,如追逐小鸡、光脚抓泥鳅,此类农事活动充满了童趣。玩乐过后,传统工艺烹饪的文昌鸡在餐桌上静候来宾。
游客在三亚西岛展出的海洋主题作品前打卡。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天平摄
西岛渔村位于三亚天涯区西岛,拥有400多年的悠久历史。百年珊瑚老屋交织着渔家风情。著名的打卡点西岛珊瑚老屋区,每一栋珊瑚老屋都有百年历史,以不规则形状珊瑚石为建筑材料,被视为镶嵌在西岛的建筑文化遗产。
过去的西岛生活记忆不仅凝聚在建筑里,还以实物保存在西岛文史馆中,馆内展陈物品来自西岛居民的捐赠,记载着不同时代的生活印记。除了成为过去记忆的载体,用三艘废弃渔船改造的西岛海上书房还贯穿了海洋环保文化的理念,在新时代承担起了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的作用。
海南省乡村度假旅游协会执行会长孙相涛表示,海南乡村旅游的“椰级”评定,绝非简单的等级划分,而是一套贴合本土特色的品质提升体系。这些入围的乡村旅游点,用“文旅+”“课堂+”“风情+”等多元路径,诠释了椰级标准的核心,就是在守护乡村本真的同时,为游客创造有内涵、有温度的体验。
新一批海南省五椰级乡村旅游点
五指山市南圣镇水云居(文化农场)
屯昌县坡心镇凡迪农场(关朗村)
陵水县光坡镇黎万村云上牛岭乡村旅游点(黎万村)
乐东县黄流镇莺歌渔梦海乐园乡村旅游点
海口市秀英区西秀镇荣山寮(荣山寮村)
文昌市潭牛镇大庙村吾乡乡村旅游点(大庙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