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2023中国(文昌)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嘉宾:商业航天的未来是大直径液体火箭 海南优势独一无二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 记者王康景 2023-11-28 09:33

  11月26日,2023中国(文昌)商业航天高峰论坛顺利举办。来自航天科技领域和相关行业的嘉宾大咖纷纷与谈,认为未来商业航天的主要趋势是发展大直径液体火箭,降成本、高效运作是主流。海南文昌商业航天发射场具有低纬度、靠海边的地理位置,加上海南自贸港各类优惠政策的加持,将在商业航天领域拥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此次在论坛上进行的重大项目签约仪式预示未来海南文昌商业航天发射场将形成比较完整产业链,推动商业航天的特殊燃料供给、箭体总装调试、火箭重复利用等多业态在发射场周边落地,实现聚集发展效应。通过推动资本的可持续投入,商业航天的服务也将更多元。

图为论坛现场

  市场呼吁大型可回收液体火箭 海南优势独一无二

  “运载火箭是航天的核心基础,运载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在论坛现场嘉宾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运载火箭与航天工程专家龙乐豪在《中国火箭与航天》的报告中如是强调火箭的重要性。从1970年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卫星,到2003年杨利伟进入太空,再到如今的空间站和成熟的载人航天技术,中国火箭性能提升举世瞩目。

  浩瀚星辰,广阔宇宙,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更加活跃的今天,商业航天也迎来欣欣向荣的局面。“海南文昌商业航天发射场的未来怎么走?市场驱动大型商业运载火箭的时代已经来临。”论坛上,江苏天兵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康永来说,商业航天的产业链中卫星制造和火箭制造占比10%,全球2700亿美元,运载火箭在火箭发射费用里面占比超过70%,随着通信、遥感、导航等卫星需求增加,未来火箭的发射将更频繁,卫星产业值乃至整个航天产业的产值将迅速扩张。

图为论坛现场嘉宾发表主旨报告

  康永来举例道,OneWeb、亚马逊未来都是500公斤以上,中国的星网以及许多卫星公司都在开发500公斤以上大卫星星座,对火箭运力提出迫切要求。美国、俄罗斯、日本、欧洲、中国都在研制开发瞄准未来巨型星座大规模发射的中型大型重型运载火箭。该公司计划明年在海南发射天龙三号,这是中大型液体火箭,以实现一箭30多星的发射,助力卫星互联网的构建。

  低成本和高效是商业航天的本质要求,不少嘉宾除了认同未来的商业航天需要中大直径液体火箭(如直径超过4米乃至近10米)外,还应该有回收的功能。“回收是大幅降低运载火箭成本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且目前来说马斯克无论是猎鹰9还是星箭实现了回收,而且这个平均单价降到了三千美元每公斤。”北京箭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魏一说,海南文昌拥有国内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靠海也有助于火箭的安全回收、重复利用,应该紧握机遇。

图为论坛现场嘉宾发表主旨报告

  此外,康永来表示,目前3.8米直径的火箭在大陆其他发射场通过公路运输已几乎是极限,而未来大型液体火箭是趋势,海南文昌发射场可以发挥海边位置优势,就近制造火箭和发射火箭。文昌作为低纬度区域能让商业火箭的发射成本比其他高纬度发射场的成本降低10%-15%。

  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副局长王广智表示,作为中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文昌商业航天发射场具有低纬度靠海边且加上海运的便捷。此外,在海南自贸港优惠政策的加持下,该发射场能更有效吸引资本、企业的投资与入驻,优势独一无二。

  推动完整商业航天产业链落地 形成稳定高效生态

  商业航天发展将更加追求规模、产能、高效。此次论坛上,文昌国际航天城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二研究所(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等航天领域机构、企业达成了26个重点产业项目的战略合作。这些签约项目的内容涵盖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等核心领域,以及科创链、资本链、服务链等重要环节,已确认的投资总额高达46亿元。

  “我们已经签约要在海南文昌商业航天发射场周边建设总装测试厂房,主要是装调、测试和人员培训等,计划用2年时间来完成。”康永来说,目前海运的费用依然不低而且效率相对低,商业航天需要低成本和更高效率。比如该公司一年要发射30次火箭,而平均总装调试一次火箭需要20天,如果公司在海南文昌有了基地厂房,就可以实现快速总装测试和接连发射,以满足客户需求。

图为论坛现场举行签约仪式

  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刘勇认为,发射星座要有快速进入太空的能力也要有快速、柔性化的智能化制造,批量化的卫星制造是低成本商业卫星必然的发展趋势。

  魏一表示,回收火箭带来了延长产业链,这个产业链从静态点火执行飞行任务到海上回收,箭落回收到驳船平台,拖回文昌再检测然后再组装火箭,文昌延长产业链是全闭环的状态。“我们成为第一批进驻文昌的航天科技企业,在做总装发射回收规划,做总装的厂房、回收处理,还有火箭的仓储,还要做亚轨道的平台,这个平台明年开建争取明年在文昌实施整个亚轨道回收试验。”他说,文昌要实现有箭有星有船有产业,能飞能联能回有生态。

  此外,江西九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志伟介绍,该公司签约了文昌航天发射场的特燃特气的配套项目,为商业航天发射任务提供特种气体和燃料的保障服务。

  随着诸多航天科技企业项目的签约及陆续落地,海南文昌商业航天发射场的航天产业链将更完善,也将有助于形成比较稳定而高效的产业生态。

  努力实现资本支持可持续 让商业航天服务更多元

  此次论坛以打造“百亿基金、千亿资本、万亿产业”为目标,以“资本赋能航天·产业筑梦未来”为主题,旨在搭建航天产业与金融资本的桥梁,发挥资本招引功效,以专业化投资运作方式,支撑重大产业化项目招引落地。论坛期间还举行了百亿产业基金落地启动仪式。

图为论坛现场举行行业大咖对话

  山东省产投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元廷表示,从资本角度来说,现在SpaceX整体的累计这个融资已经超过了98亿美金,整体的估值超过了1500亿美金,相较而言国内仍有较明显的差距。

  “就我们中国商业航天融资来说,资本是持续看好商业航天赛道的,从2014到2022年我们累计融资超过了457亿元。”张元廷说,未来几年中国火箭产业链过百亿不只是一家应该多家。

  此外,这两年资本招商开始被更多的地级市采用,江苏浙江很多县级都会做一个很大规模的产业级的基金,如东方航天港是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海上母港,这个东方航天港围绕星箭船打造,也是受到资本的助力,成为省级的新兴战略级的产业集群。

  此次落地的海南和城航天产业投资基金一期(有限合伙),已由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投资基金拟投资设立子基金公示,基金管理人为山东省产投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规模10亿元,是落地文昌航天城的首支航天产业基金,将助力文昌国际航天城的航天产业集群赛道打造。

  “我觉得中国火箭公司从2015年起步发展到现在八年的时间里,实际上火箭公司的入轨,后面商业化的进程非常快,可能会比资本想象的还要快。”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刘百奇说,星空动力商业化进程可能是所有民营火箭公司当中最快的,今年公司发射火箭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亿元,是纯民营火箭公司中实现规模化收入的火箭公司,每次商业发射任务都是可以针对这项任务实现盈亏平衡。

  “从这几年来看,前期经过整个的商业化资本的推动,我们商业航天公司进入了一个相对来说开始出产品形成能力的阶段,是应该投资的好时机。”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建表示。

  还有嘉宾认为,随着资本看好商业航天发展,持续投资商业航天相关火箭、卫星、数据产业、制造业尤其是精密加工和零部件生产等,也能带动海南当地的经济发展,让商业航天的服务更为多元。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海南在线抖音号
    抖音

发现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