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作画、塑料裁衣、废纸制扇……3月30日是国际零废物日。当天,海口市举办“无废海口·椰风海韵”2025年国际零废物日主题宣传活动,通过一堂生动的“无废课堂”讲解“无废”生活的理念,并现场展示固体废物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成品,打造全民参与的生态实践场景,推动形成绿色低碳新风尚。
3月30日,海口市举办“无废海口·椰风海韵”2025年国际零废物日主题宣传活动。记者吴兴财摄
在“无废课堂”上,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专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无废城市”的理念,分享了海口“无废城市”建设的经验成效。活动还邀请海南大学的两位留学生讲述俄罗斯、西班牙在无废建设方面的相关做法,并分享在海口体验到的“绿色生活”。齐鲁制药公司、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作为海口“无废细胞”的代表,分别介绍了在“无废工厂”和“无废景区”方面的建设成效。现场由废弃椰壳再生制作的椰雕工艺品、废弃渔网编织的环保袋等创意展品十分吸睛,还展出了由塑料瓶回收再利用制作而成的T恤、手提包和帽子等环保产品,让“无废”变得“可触可感”。
3月30日,海口市举办“无废海口·椰风海韵”2025年国际零废物日主题宣传活动。记者吴兴财摄
3月30日,海口市举办“无废海口·椰风海韵”2025年国际零废物日主题宣传活动。记者吴兴财摄
什么是“无废城市”?海口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无废”并不是指杜绝固体废物的产生,而是通过有效地管理,促进固废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实现良性循环。
2022年,海口入选全国“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近年来,海口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固体废物管理、提高废弃物处理设施能力、推进塑料污染治理等举措,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成效显著。据统计,2024年全市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100%;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83.15%;再生资源回收70.1万吨。截至2024年,全市已完成“无废机关”“无废景区”和“无废工厂”等52个“无废细胞”建设。
3月30日,海口市举办“无废海口·椰风海韵”2025年国际零废物日主题宣传活动。记者吴兴财摄
海口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宋延巍介绍,下一步海口将研究制定《2025年海口市“无废城市”建设提质增效工作方案》,统筹推进“无废城市”各项建设工作,并继续组织开展“无废机关”“无废学校”“无废小区”“无废会展”等“无废细胞”建设工作,建设“无废工厂”“无废园区”,推动园区企业内、企业间、产业间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推广资源循环型生产模式。
此次活动由海南省生态环境厅指导、海口市生态环境局主办,旨在通过具象化的生活场景转化,激发市民对“无废城市”建设的认同感与参与热情,共同推动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海南“无废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