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漫游海南,这些古建筑焕发新生
南海网整合 2025-04-01 08:55

  海南历史文化遗产

  是海南人民创造力的智慧结晶

  是中华文明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南拥有海瑞墓、崖州古城、东坡书院等古建筑

  步入海南老街古巷

  从历史建筑的保护及利用

  看海南古建筑如何焕发新活力,获得新生命

  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海瑞墓为核心建成的海瑞文化公园坐落于海口市龙华区,园区总占地面积76.22亩,由海瑞墓、展览馆、廉洁教育基地、文化创意中心、海公泉、书院、研学中心、扬廉轩、不染池、清风阁、文化连廊等区域组成,以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展示海瑞“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精神品格及生平事迹。

  海瑞墓。海南日报记者封烁摄

  ⭐保护

  ·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万历皇帝亲自点派海瑞的学生兼同乡许子伟专程到海南监督修建海瑞墓园,此后历代均有重修。

  ·新中国成立后,海南有关部门多次对海瑞墓进行修葺保护。

  ·1982年,海口市政府按原样修复了整个海瑞墓园,这也是我们目前看到的海瑞墓的基本形貌。

  ·1996年,海口市政府投入资金扩建海瑞墓园。同年,海瑞墓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2年12月,经过改造提升,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海瑞墓为核心建成的海瑞文化公园开园。

  海瑞文化公园内海瑞雕像。记者陈望摄

  ⭐利用

  海瑞文化公园正是以海瑞墓为核心扩建的,是全国首个以海瑞生平事迹为展示主线,以弘扬清廉文化为主旨的文旅综合体,是人们瞻仰纪念海瑞、学习海瑞清廉品格的好去处,也是开展廉政教育的好去处。自开园以来,不少党员干部前去接受廉政教育,未来这里将成为全国重要的清官文化研究和展示中心。

  海瑞公祠。记者陈望摄

  府城鼓楼原名谯楼,又称文明楼,位于海口琼山区府城街道文庄路鼓楼街30-1号,属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是府城现存体积较大的古城建筑。鼓楼自始建至今历尽沧桑,是海口为数不多保存下来的古建筑之一。

  重修后的府城鼓楼南门。林涛摄

  ⭐保护

  从元代初建至今,根据可以查考到的文献可知,府城鼓楼已经先后经历了10次重修。

  现存的鼓楼是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由当时的琼台书院主讲,曾任四库全书编纂的吴琠等人捐修。

  2019年7月,鼓楼开始进行新一次修缮,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这座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建筑旧貌换新颜,焕发着新的生机。

  鼓楼北侧的《重建鼓楼记》石碑,为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所立。海南日报记者陈耿摄

  ⭐利用

  鼓楼的作用在于保证安全,方便巡更查岗,如果遇到危险或是发现敌人可以迅速通报,有报警的功能。如今的府城鼓楼在修缮过后,其报警的功能渐渐减弱,但由于地势高,成为许多文人墨客登高望远,感怀抒情的地方。

  除了吸引市民游客寻迹前来登楼眺望外,琼山区还将通过在府城鼓楼开设学堂,举办传统文化讲学活动等方式,用好、用活历史文化资源,提升文物古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推动传统文化保护传承。

  崖州古城位于三亚市崖州区崖城村,始建于南宋时期,历经宋、元、明、清四个朝代,是中国最南端的古城。崖州古城由文明门、古城墙、少司徒牌坊、崖城学宫、广场及两侧民居建筑等组成。

  古崖城城墙。海南日报记者王程龙摄

  ⭐保护

  自北宋庆历年间创建至今,历经多次迁移、重修,如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4年,迁建落成刚好200年。

  三亚市崖州区,以古崖城为中心,分布着城墙、崖城学宫、广济桥、迎旺塔、盛德堂、保平村民居等诸多古建筑。该区共有207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古建筑就有167处,主要类型有城墙、学宫、宗祠、庙宇、塔、桥、民居等,举目皆风景,四顾皆文物。

  崖城学宫内的牌坊。海南日报记者王程龙摄

  ⭐利用

  近年来,三亚有关部门通过整合资源,活化利用古建筑,让其成为人文教科书、文化场馆、百姓舞台等。

  在崖州古城文明门,每逢春节、元宵节等节庆日,城门前便亮起璀璨的灯光,在炫彩光束的簇拥下,美轮美奂的动态画面接连上演;

  保平村古建筑群。海南日报记者王程龙摄

  在保平村,一座座古老的民居宅院连片管理,建成保平历史文化馆。历史文化馆内有姓氏谱、保平志、风物志、名人堂等展厅,还有茶室、琴室、香室、书房等场所,具备历史文化展示、阅读、举办文化交流活动等多种功能;

  在崖保路,原本形单影只的迎旺塔有了新“伙伴”——小公园和书房,越来越完善的配套设施让百年古塔再现活力……

  东坡书院,原名载酒堂,位于儋州市中和镇东郊,系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居儋三年讲学会友的场所,于1996年被授予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海南重要的人文旅游胜迹之一。

  书院面积25040平方米,经过历代维修和扩建,现有头门、载酒亭、载酒堂、大殿、耳房、东西两庑廊、钦帅堂、怀贤亭、望京阁等古建筑,增设了陈列馆、接待服务中心、香文化馆、东坡私塾等配套设施,院内草木扶疏,鲜花掩映,古色古香,具有浓郁的“东坡遗风”。

  儋州市东坡书院。海南日报记者陈元才摄

  ⭐保护

  东坡书院旧址虽已经历了900年的风雨侵蚀,但当地人民出于对苏东坡的怀念仰慕之情,几番修建、扩建。

  1996年10月,东坡书院入选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东坡书院获评国家AAA级景区;

  2017年,在东坡书院的基础上扩建了东坡文化旅游区,面积由原来的46亩扩大到近400亩;

  2021年,儋州东坡文化旅游区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18年,儋州东坡文化旅游区分别被批准为省级和国家级中小学教育研学基地;

  2024年12月,再次升级改造后的儋州东坡文化旅游区正式与观众见面。载酒堂、东坡祠、钦帅堂、陈列馆均做了改造,还增设了东坡书院专题展,让游览体验更丰富,这也是儋州全面推动东坡文化保护利用开发工作的一个缩影。

  夜晚的东坡书院流光溢彩。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贾磊摄

  ⭐利用

  近年来,儋州通过梳理保护东坡遗产、遗迹,组织开展东坡文化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推出精品旅游线路等,发挥东坡文化实用价值和社会教育作用,持续整合东坡文旅资源,推动东坡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东坡书院上演东坡男神节目,让市民沉浸式体验东坡文化。记者梁振文摄

  2024年,海南出台《海南省东坡文化保护利用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要将东坡书院、儋州故城及中和古镇、儋耳山等统筹规划、一体推进。推动东坡文化旅游区创建5A级景区。推动儋州故城保护修缮,开发配套中和镇商业街区,打造大型实景历史文化演艺活动。推进儋耳山生态文化公园建设。

  位于澄迈县城金江以北20余公里处的美榔双塔(古称“买榔塔”),是海南年代最早、艺术水平最高的古塔之一,大致建于南宋嘉熙年之前。根据海南省目前的文物情况,美榔双塔可谓现存最古老、最神秘、最精美的古代建筑。

  位于澄迈县金江镇美榔村的美榔双塔。袁才摄

  美榔双塔有多个称谓,当地人俗称姐妹塔。美榔双塔为空筒楼阁式塔,由塔基、塔座、塔身、塔刹等组成,通体建筑材料为玄武岩,建筑工艺采用独特的榫眼凹凸、干摆叠码不黏合的方式,其中姐塔六角五层,妹塔四角七层。

  形态逼真的“力士”。海南日报记者陈耿摄

  ⭐保护

  1996年,美榔双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与其有关的灵照墓、陈道叙周氏合葬墓也陆续入选,合为一处国家级文保。

  2003年的美榔双塔,两塔之间可见活泉涌流。李幸璜摄

  ⭐利用

  近年来,澄迈县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的特色资源,绘就出一张张“诗”和“远方”新画卷,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2013年,澄迈政府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对美榔双塔进行旅游景区规划开发。策划打造美榔双塔、罗驿村李氏宗祠、冯氏祠堂等古迹研学游路线,吸引市民游客探寻流传百年的美榔双塔的秘密,感受海南最具代表性的古塔建筑的工艺魅力。

 

  历史文化建筑

  是一个城市的“记忆密码”

  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

  是岁月沉淀出的瑰宝

  守护历史建筑

  不仅仅是保护它的一砖一瓦

  更要传承发扬

  让它在时光中苏醒

  在新时代中重新焕发生机

  *资料来源:海南日报、南海网、半月谈、琼台福地、澄迈文旅、今日海南等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海南在线抖音号
    抖音

发现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