疍家渔民冯学琼展示马鲛鱼。
本版图片均由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式伟 摄
香煎马鲛鱼。
刚捕获的马鲛鱼。
马鲛鱼捕获上岸后被送往加工厂进行切片,最大限度锁住鱼的鲜味。
“回港啦!鱼到岸啦!”1月19日清晨,天色微亮,文昌清澜港岸边,疍家渔民冯学琼一边驾驶小船,一边朝岸上吆喝道。这一船从文昌七洲列岛海域捕获的马鲛鱼,让本就热闹的港口鱼市更添生气。
春节将至,家家户户开始紧锣密鼓筹备年夜饭,而在海南人的年夜饭餐桌上,除了传统的白切鸡外,马鲛鱼也是不折不扣的明星菜品。
年年有余,是中国人朴素而美好的新年愿望,而马鲛鱼在海南人心中有着别样的分量。海南人过年为何紧盯这条鱼?春节前夕,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前往海南马鲛鱼著名产地之一文昌清澜寻找答案。
鲜
来自大海的丰厚馈赠
文昌清澜港码头,冯学琼的渔船里,几十条马鲛鱼整齐码放,通体呈蓝黑色,油亮亮的,看上去格外新鲜。
码头上,鱼贩们三五成群聚在岸边,仔细察看渔获的品相,询问价格。
距离文昌清澜港十公里的七洲列岛,是海南著名天然渔场,鱼种众多,特别是盛产马鲛鱼。这里的马鲛鱼肉质紧实,口感香醇,营养价值非常高。
每年12月,就到了马鲛鱼洄游的季节。高品质、能卖出好价钱的马鲛鱼,吸引渔民们纷至沓来,冯学琼也是其中一员。历经三天奔波劳作,他的渔船满载而归。
来不及擦去额头的汗珠,冯学琼一个跨步上岸,利落地打包好整船渔获,送去距离码头3公里开外的加工厂,为这些“来自大海的馈赠”保鲜。
冯学琼说,马鲛鱼捕获上船后须第一时间放到船上的冷库里冷藏保鲜,上岸后在加工厂进行切片加工,最大限度锁住鱼的鲜味。虽然马鲛鱼相对其他鱼类偏贵一些,但是好的口感与营养价值,也使得其总是供不应求,一靠岸几乎就会被抢购一空。
当东方初露曙光,太阳在海平面缓缓升起时,这些活蹦乱跳、蓝光闪闪的马鲛鱼此刻正被精心打包,快速地运往城市乡村的各个角落。
鲜
来自四代人的百年追寻
如何判断一条马鲛鱼的品质好坏?这是疍家人冯学琼一家四代百年来积累的经验。
早在1921年,冯学琼的曾祖父冯礼章便在广东海域以放网捕鱼的方式维持生计。1945年,他的爷爷冯成贵从广东迁徙至海南三亚海域,引入了更为高效的拖网捕鱼技术。1968年,他的父亲冯里带偕同妻子搬迁至陵水新村海域。此时,他们的捕鱼技术再次迎来革新,开始使用排钩捕鱼。
“80后”冯学琼是疍家第四代渔民,1996年随父母举家迁居文昌清澜港海域。世代以海为家、以船为生的传统,让他对“大海”二字既熟悉又敬畏。
16岁时,冯学琼第一次跟随父亲出海捕捞马鲛鱼,便见识到了大海的威力。
“海上风浪很大,船晃人也跟着晃,我刚上船就开始犯晕,一直吐。”在海上漂了5天,冯学琼回忆起第一次登船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克服了晕船的恐惧,冯学琼很快掌握了捕鱼“秘诀”:观天气、辨潮汐、识鱼群。选择天气晴好且风浪小的时候,先在礁盘上放饵料,再把排钩置于其上,很快就有鱼上钩。
随着出海次数的增加,冯学琼潜心研究捕捞技巧,在传承传统捕鱼技艺上,大胆改良创新,以拉网+海钓的方式,捕捞七洲列岛水域的马鲛鱼。他还记得钓鱼收获最多时的情景:“60个排钩,钓上来42条鱼,那真是大丰收!”
为了让马鲛鱼更好保鲜,2021年,冯学琼与丰庆昌公司的总经理朱庭斌结识,决定合作经营,一个管深海捕捞作业生产,一个负责电商销售,在传承疍家文化的同时,打造疍家渔业品牌。
冯学琼与朱庭斌精心打造了一条从海洋到餐桌的“鲜”路,实现马鲛鱼与消费者餐桌的无缝对接。他们采用冷链物流,确保每一份马鲛鱼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鲜品的状态抵达食客的口中。
鲜
来自“大道至简”的烹饪
高端的食材,往往以其纯粹与自然的韵味,诠释了“大道至简”的美食哲学。马鲛鱼这一来自深海的馈赠,更是如此。
从腊月开始,是一年中马鲛鱼最为肥美之时,这时候的马鲛鱼油脂多,品相好,肉质紧实,口感香醇。无须繁复的烹调手法,便能将这份来自大自然的美味完美呈现。
烹饪马鲛鱼,是冯学琼妻子冯玉英的拿手好戏,最受家人欢迎的便是香煎做法。
中午时分,刚刚从码头回到渔排的冯玉英带回了三条新鲜的马鲛鱼,她开始着手处理这些来自海洋的馈赠。
她选用了一口厚底平底锅,待锅热后倒入适量的凉油。随着油温缓缓升高,她放入了几片生姜,接着将切片的马鲛鱼片放入已经热好的油中。随着“嗞嗞”的悦耳声响,鱼肉在热力的作用下渐渐变得紧实而富有弹性,表面也逐渐呈现出诱人的金黄色泽。此时,她小心翼翼地翻面,确保鱼片的另一面也能均匀受热,直至两面都呈现出完美的金黄色,这道香煎马鲛鱼便大功告成了。
在整个烹饪过程中,冯玉英没有添加过多的调料,只是凭借着对火候的精准掌握和对食材的深刻了解,便让马鲛鱼本身的鲜美得以淋漓尽致地释放。
咬上一口,外皮酥脆可口,内里肉质细嫩多汁,这纯粹而又不失层次的味道,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多年来,冯学琼一家不分昼夜地出海捕鱼,勇敢地迎接着风浪的挑战,历经汗水与坚持,只为捕获那份来自深海的珍馐。而当一家人围坐餐桌旁,共享这道凝聚着辛劳与收获的美味时,那无疑是他们最为快乐与温馨的时光。
海南人对马鲛鱼的烹饪艺术创意无限。除了传统的香煎,还有马鲛鱼鱼丸,口感结实弹牙,深受万宁等地食客的青睐。而在这些地区,人们还热衷于用马鲛鱼来打边炉,鱼肉在热汤中翻腾跳跃,鲜美四溢。
鲜
源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年关的脚步悄然临近,马鲛鱼身价也随之攀升,这不仅是其鲜美的直接反映,也是海南人千百年来对“鲜”之极致追求的生动写照。
“小谭,今年的马鲛鱼上新了,这几天价格不错。”近日,文昌姑娘谭莹的手机微信上,弹出一条来自马鲛鱼供货商的信息。“留着留着!老板,老样子,还是寄到哈尔滨!”谭莹迅速回复。
曾经在哈尔滨读书四年,谭莹坦言,每到临近年关,她最惦记的就是这口马鲛鱼,里面有家的味道。如今,回到海南工作的她,每逢过年,都要给哈尔滨的同学寄送年礼马鲛鱼。“请冰天雪地的你们,尝一口北纬19度阳光与大海的味道。”
“鲜”,这一字千钧,源自无数食客味蕾深处的共鸣与认可,它不仅是味觉的盛宴,也是源自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海口三江镇皇瀛村及其周边村落,村民们还保留着一种古老而神圣的传统习俗——以马鲛鱼祭祖。
新春佳节之际,家家户户都会精心挑选一条新鲜的马鲛鱼,作为祭祖仪式上的物品,以此表达对祖先的无限敬仰与深切怀念。这不仅仅是一种仪式,也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更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祈愿。
谭莹说,过年期间品尝马鲛鱼,也象征着家庭生活的富足与日子越过越红火的美好愿景。这一习俗如同一根情感纽带,连接大家对海洋的深情厚谊与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