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国家喊你减肥了”——跟着古人的节奏动起来!
海南日报 金满楼 2025-03-31 09:52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面向公众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

  近期频频登上热搜榜。其实,关于怎么养生健身这个问题,古人在千百年前早就研究过了。阳春三月,让我们跟着老祖宗一起动起来吧。

  资料图:八段锦动作图解

  射箭、舞剑:挑战与乐趣并存

  古代很多健身运动其实也是军事训练方式。周朝时期贵族子弟必须掌握六种基本才能——“六艺”,即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通驭,驾驶车马的技术,是古代交通和战斗的重要技能)、书(书法和文字)、数(数学)。“六艺”中的射艺与御艺既是健身运动,也是军事训练方式。

  在先秦时期,诸侯国的贵族子弟不仅要掌握射、御二艺,而且每年都要参加集体狩猎活动,以免有“四体不勤”之讥。此外,“六艺”中的礼、乐其实也是变相的健身运动,因为许多礼乐动作要求规范整齐,必须反复练习才能不出错,这种练习和现在的广播体操有些异曲同工之处。

  “六艺”中,射艺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弓箭的使用对臂力要求较高。李广、吕布等古代神射手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直到清朝,骑射仍是清廷立国之本,皇子读书之余必须练习射箭并经常参加狩猎等活动。以康熙为例,其青壮年时身体强健,特别喜欢围猎。相传他一生中猎杀过135只猛虎、20头熊、25只豹子、96只狼,并曾创下一日内射杀数百只野兔的纪录。

  除了箭术外,古代常见的健身、防身运动还有剑术。近代以前,擅长此术的不仅有武将、健卒,也有很多游侠、文人。如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师傅裴旻就有“剑圣”之称。王维有诗《赠裴旻将军》云:“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勋。见说云中擒黠虏,始知天上有将军。”裴旻的剑舞与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被誉为“唐代三绝”,可见其剑术极为高超。盛唐时期,还有女子舞剑,杜甫就曾为公孙大娘作诗:“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剑术即用剑刺杀的技能或舞剑,公孙大娘的剑术应属后者。宋朝以后,舞剑更趋于表演性质。明朝唐顺之在《武编》中说,宋太宗“选诸军勇士数百人,教以剑舞,皆能掷剑空中,跃其身,左右承之,妙绝无比,见者无不恐惧。会北戎遣使修贡,赐宴便殿,因出剑士示之,袒裼鼓噪,挥刃而入,跳掷承接,霜锋雪刃飞舞满空”。这种舞剑也是古人强身健体的方式之一。

  “翘关”、扛鼎、早晚搬砖

  古人的健身运动中,还有类似今人举重的“翘关”和扛鼎。“翘关”中的“翘”即举,“关”指古代城门所用的大门闩。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国都城门通常都有四五丈宽,门闩有几百斤重。“翘关”就是“以一手捉城门关显而举之”。

  《吕氏春秋》记载:“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唐朝以后,“翘关”被列为武举科目之一,考试时用的木闩长达一丈七尺,没有相当力气是抓不起来的。

  再来说说扛鼎。鼎是古代象征王位的“宝器”,分量自然不轻。所谓扛鼎,即用手举鼎,有些类似现在的举重。史称楚霸王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战国时期,秦武王嬴荡身强力壮又好斗。一次,他和大力士比赛举鼎,不料却被鼎砸伤,伤重而亡。

  当然,古人想进行肌肉和力量训练,也不一定非要花大力气“翘关”、扛鼎,也可以舞刀、舞叉等。清朝时,武举考试的必考科目是“刀弓石”,即舞刀、开弓和掇石。‌其中,掇石即举起巨石,考查考生的臂力。这些考试不仅需要考生拼力气,还要讲究技巧,才能力压群雄,一举夺魁。

  对一般人来说,力气不够大也不想参加武举考试,还有其他方式可以健身,譬如运甓。《晋书·陶侃传》中说:“侃在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陶侃就是陶渊明的曾祖父。所谓“运甓”,说白了就是搬砖。陶侃当过将领、州牧。他闲来无事时的锻炼方式就是每天早上把100块砖搬到屋外,等到晚上再搬回来。有人觉得很奇怪,陶侃则说:“我欲统一江北,唯恐太过安逸。”志向远大不说,单说早晚搬砖这件事,跟现在的举哑铃等器械运动就有些相似。这种简单有效的运动方式,既能锻炼臂力,又能消耗热量,对预防肥胖、强身健体大有好处。

  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流传至今

  马球运动在唐朝风行一时,成为贵族阶层最热衷的运动。宋朝以后,一种更为平民化的运动蓬勃发展,那就是现代足球的前身——蹴鞠。据记载,蹴鞠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宋朝时最为繁荣,经常出现“康庄驰逐,穷巷踏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热闹场面。在此热潮下,“上以弓马为务,家以蹴鞠为学”,社会上还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

  和马球、蹴鞠等群体性体育运动相比,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更适合人们在家中独自练习。

  五禽戏是东汉末年名医华佗创编的导引术,即古代的呼吸运动(导)与肢体运动(引)相结合的一种养生术。《后汉书》记载:“(华佗)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五禽戏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鸟(一说鹤)五种动物的动作来强健身体,有些类似现代体操运动。

  八段锦,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其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由古代名医所创,用以调理身体、预防疾病;一说源于古代军事训练,帮助士兵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战斗力。最初的八段锦由八节不同动作组成,每节都有不同的健身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八段锦日益完善,最终形成了目前流传的版本。八段锦简单易学,健身效果显著,自出现以来便受到人们的喜爱。

  和五禽戏、八段锦类似的古代健身方式还有太极拳。三者都融合了古代中医养生理念和武术精神,并通过舒展身体、活动关节等方式达到增强身体素质的效果。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的动作都充满了美感和韵律感,练习时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愉悦心情、陶冶情操,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海南在线抖音号
    抖音

发现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