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海南三大高校2025级本科新生“画像”出炉!一起来看看→

  开学的钟声已经敲响,来自五湖四海的“萌新”们汇聚琼州大地,开启人生新篇章。近日,海南多所高校相继公布2025级本科新生大数据。从生源分布、性别比例到年龄结构、姓氏特点,一组组数据生动勾勒出新一届海南高校学子的鲜活群像。

  新生规模:部分学校略有增加

  据了解,海南大学今年共迎来本科新生共9157人,与去年相比(9039人)增加100余人。其中,海大今年新生人数最多的热带农林学院(含农业农村学院、乡村振兴学院)达1380人,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573人、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507人、国际商学院549人紧随其后。

  海南师范大学今年共录取5790人,与去年(5678人)相比也略有增加,包括普通本科及预科(含华侨港澳台联招)5540人,高职(专科)升本科219人,第二学士学位31人。其中,师范专业人数为3431人,占62%;非师范专业2109人(不含专升本和第二学士学位),占38%。

  海南医科大学今年本科新生共2584人,人数较多的专业包括临床医学(470人)、护理学(210人),临床医学(免费定向)、中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新生均超百人。

  性别比例:理工“铁血男团”文科“巾帼扎堆”

  统计数据显示,海南大学男生4899人、女生4258人,男女比例1.15:1;海南师范大学男生2190人、女生3350人,男女比例约1:1.53;海南医科大学男生1070人、女生1514人,男女比例为1:1.41。

  从各学院层面看,仍普遍呈现理工科男生比例高、文科女生比例高的特点。例如,海南大学男生比例较高的学院包括:海洋生物与水产学(82.00%)、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81.67%)、土木建筑工程学院(79.09%)等;女生比例较高的学院为人文学院(82.61%)、马克思主义学院(76.56%)、外国语学院(75.76%)等。

  生源分布:多省交融多人喜提“集体庆生局”

  海南大学新生人数居前五的省份依次为:海南(1716人)、河南(668人)、安徽(668人)、四川(483人)、湖北(465人)。海南师范大学省内生源1592人,省外生源3948人,主要来自河南、湖南、江西等地。海南医科大学人数较多的省份包括海南、河南、安徽、山东等。

  2025级本科新生中,多民族学子齐聚三所高校,让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成为校园日常。海南医科大学迎来了黎族、壮族、回族、藏族、土家族、彝族、苗族、满族、蒙古族等新生,其中黎族共114人;海南师范大学黎族录取人数最多,共198人,土家族、回族、壮族录取人数紧随其后;海南大学黎族录取人数达195人,位居榜首,达斡尔族、羌族、撒拉族、佤族、布朗族、仫佬族均各有一人。

  年龄方面,海南大学新生年龄跨度从15岁到25岁,18岁新生共5885人,占总人数的64.27%。海南师范大学新生多出生于2006年和2007年。海南医科大学新生以2007年出生为主,其中有13人生于2007年2月19日。

  姓名奇遇:王姓排行TOP1“刘畅”成爆款

  姓名方面,各高校排行第一均为“王”姓,比如,海医今年共迎来211位“王”姓新同学;各高校“李”“张”“陈”“刘”等姓氏的人数紧随其后,进入各校姓氏排行TOP5。

  海南大学人数较少的姓氏包括“阴”“应”“官”等;海南师范大学“师”“竹”“智”等稀有姓氏成为“独家代言人”;海南医科大学“亓”“昝”“佧”等生僻姓氏,为校园增添了一份独特色彩。

  另外,海南大学有378人存在同名情况,“刘畅”“张宇”“张颖”等姓名各有4人使用。海南师范大学2025级新生共有4名“刘畅”,以及多名“王浩宇”“王艺璇”“陈鑫”。海南医科大学出现3位“符永康”。

  无论来自哪里,兴趣有何不同,新的序章已经开启,愿所有新生都能在校园里从“新”出发,开启美好的大学旅程。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海南在线抖音号
    抖音

发现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