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武“擂台”上,屯昌县10岁双胞胎姐妹王晨璐、王晨汐身材看似纤弱,但打起南拳和坡陈五形桩等拳法来,一招一式刚柔并济、行云流水,赢得现场阵阵喝彩声。
日前,2025年全国传统武术公开赛(海南赛区)暨第十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海南省选拔赛在“全国武术之乡”屯昌县举行,王晨璐、王晨汐这对“姐妹花”分别斩获女子儿童组五形桩项目个人一、二等奖,并和同伴们一起获得集体二等奖。她们的母亲黄丽婷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一开始,我们只想让两个孩子锻炼一下,没想到练武不仅让她们精气神十足,还在全国比赛中获得奖牌。”
屯昌双胞胎姐妹王晨璐、王晨汐在比赛上“摘金夺银”。赛事主办方供图
这对双胞胎姐妹在擂台上“摘金夺银”,离不开屯昌当地浓厚的习武氛围。多年来,坡陈五形桩、四门归中、五门归中等武术拳法和流派在屯昌民间不断发展,成为琼派武术的招牌。在这里,武术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融入民俗、节庆活动的重要文化符号。
屯昌县旅文局副局长明有灿介绍,近年来,该县积极举办和组织选手参加国内重要武术赛事,常态化推进“武术进中小学校园”活动,尚武崇德蔚然成风。2023年,屯昌坡陈五形桩拳法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3年前,屯昌县武术协会武师看中王晨璐、王晨汐的习武“好底子”,为她们量身定制系统化训练课程。与专业“练家子”不同,她们为了不耽误文化课学习,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和暑期习武。
“我们从最基本的扎马步、动作分解开始,引导孩子们在反复练习中克服身体的酸痛不适,慢慢领悟武术文化的精髓。”屯昌县武术协会副会长王法明介绍,这些看似枯燥的基础训练,对于提升习武的意志力大有裨益。
据介绍,屯昌校园五形桩拳法由坡陈五形桩拳法(“五形”指模仿龙、虎、猴、龟、鹤的不同动作)改编,糅合攻防招式,在明清驻军擒拿格斗术的基础上博采众长、融合演化而成。通过不断练习,王晨璐、王晨汐如今已经掌握这套拳法的拿手招数。
“以前,她们在外人面前练习时还有些害羞,现在越练越熟练。有了好身手,她们也变得越来越自信。”黄丽婷细数两个女儿习武后发生的巨大变化。她表示只要女儿们感兴趣,会一直支持她们参加武术训练。
今年17岁的屯昌小伙子周展锋,也是从七八岁时开始习武。他在此次赛事上一口气拿下“三金”,一共获得五门拳、传统棍个人项目以及集体武术拳械项目一等奖。
此次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海南省旅文厅、屯昌县政府共同主办,分为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5个年龄组,设置个人、对练、集体等不同类别奖项。我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余支代表队参赛,500多名武术运动员轮番登台竞技。
“近年来,我省儿童及青少年选手在全国武术赛事上崭露头角。利用课余时间习武,既能帮助孩子们强身健体,也能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多助力。”海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符建钚表示,海南拥有深厚的武术文化底蕴与广泛的群众基础,借助武术赛事打造海南体育品牌,能更好地助推“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