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记者从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2025年第一季度,全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共接收社会公众诉求102209件,同比去年下降14.25%。其中咨询16427件,投诉73433件,举报12349件。分别占社会公众诉求总量的16.07%、71.85%和12.08%,均在法定时限内办结。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954.9万元。
据介绍,第一季度,全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共接收社会公众咨询16427件。主要咨询的问题为:企业注册业务审批、注销等办理材料及程序;住所托管、企业列异、年报逾期未办如何办理等相关事宜;E登记系统故障操作事宜;身份证被冒用注册如何移除;检测特种设备相关业务咨询;医药职称评定事宜;食品预包装如何备案;商标、专利如何申请等问题。
共接收社会公众投诉73433件。其中商品类投诉37084件,占投诉总量的50.50%;服务类投诉36349件,占投诉总量的49.50%。根据消费类型统计,商品类投诉排名前五位分别是服装鞋帽(7539件)、食品(6969件)、家居用品(4191件)、通讯产品(2267件)、宠物及宠物用品(2020件)。服务类投诉排名前五位分别是教育培训服务(6527件)、餐饮和住宿服务(4397件)、互联网服务(3887件)、行政事业性服务(3126件)、金融服务(2372件)。根据投诉问题类别统计,排在前五位的投诉问题依次为:售后服务(19926件)、质量(12498件)、合同(7959件)、不正当竞争(5062件)、价格投诉(4105件)。
此外,共接收社会公众举报线索12349件。其中商品类举报线索8946件,占举报总量的72.44%;服务类举报线索3403件,占举报总量的27.56%。接收的举报线索中,排名前五位的举报线索依次为:广告违法行为线索(4080件)、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线索(2604件)、不正当竞争行为线索(1705件)、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线索(587件)、价格违法行为线索(200件)。
据悉,在投诉举报热点方面,服装鞋帽类居商品消费投诉首位。第一季度,共接收服装鞋帽投诉7539件,占商品类投诉20.33%,同比下降11.80%。主要反映的问题有:服装存在开线、褪色、起球等现象,商家拒绝退换;网购的服装实物与网页展示颜色、款式存在差异;三包期内鞋子开胶、鞋面开裂,商家拖延处理等。
食品类投诉明显攀升。第一季度,共接收食品投诉6969件,占商品类投诉18.79%,同比上升15.08%。主要反映问题为:购买或食用商品时发现存在发霉、异味等现象;食品包装标签信息不全,未标注生产日期;餐饮场所环境脏乱、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等。
此外,广告违法行为线索举报占比较高。第一季度,共接收广告违法行为线索举报4080件,占举报总量的33.04%,同比下降53.68%。主要反映问题为:广告内容与商品、服务实际情况不符,欺骗或误导消费者;广告中违规使用“国家级”“最佳”等绝对化表述等。其中索要奖励举报3107件,趋利性举报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