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茶香里的海南

  一片片茶叶在沸水中舒展,茶香在氤氲的热气中散开……中国茶文化渊源流传,在雨林密布的海南岛上,产茶、饮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海南的茶文化最早可以追溯至汉代时期。

  在这座四季如春的小岛上,海南人产茶、制茶、饮茶,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茶。历经长达千年的茶文化“浸泡”,海南人也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茶叶消费习惯。

5月21日

是第五个“国际茶日”

“学习强国”海南学习平台推出

《茶香里的海南》

一起解锁琼茶“图鉴”

  绿茶又称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是中国产量最多,饮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茶。

  在海南的绿茶中,“白沙绿茶”、“水满绿茶”较为出名,其中“白沙绿茶”是华夏第一早春香茗,被消费者所熟知。白沙绿茶主要产于白沙陨石坑一带的丘陵坡地,其在制作过程中采用的茶叶原料包括海南大叶种、云南大叶种,以及从福建等地引进的奇兰叶、福云6号、金萱等品种。“水满绿茶”产自五指山市水满乡而得名,取野生海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茶汤回甘力强,耐冲泡。

  绿茶富含茶多酚,有抗衰老、清热消暑、提神醒脑等功效。胃不好不宜饮用浓茶,入睡前不宜多饮。宜用玻璃杯、白瓷盖碗冲泡,宜小不宜大,水温80℃-90℃较为合适。

  在世界茶市场上,红茶才是消费的主流。

  据文献记载,20世纪50年代末,海南建立红茶出口货源基地,所产茶叶便以红碎茶为主。以云南大叶种和海南大叶种茶树的嫩叶为原料,采用CTC(压碎撕裂揉卷)工艺制成的海南红碎茶,因色泽乌润、香气高锐持久、汤色红艳明亮,广受欧美等地消费者欢迎,海南红碎茶也由此飘香海外。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显示,来自五指山市乡的野生海南大叶种茶芽和茶叶,茶多酚含量约35%,咖啡因含量约6%,属于特定种质资源。

  红茶加工过程中茶多酚大部分转化,对胃的刺激小,产生的氧化物可促进消化。还可驱寒暖胃、缓解疲劳,冲泡红茶建议选用白瓷盖碗,水温在90℃-100℃。

  近年来,海南引种云南、福建等地的福鼎大白、福云六号等白茶品种,目前五指山、白沙、琼中、保亭等中部市县也产白茶。

  相较于其他茶类,白茶的确是个另类——不杀青、不揉捻,让茶青自然萎凋,再晾晒至七八成干,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制成。因制作流程相对简单,对茶叶内质消耗少,其更多呈现出的是茶叶的自然之味。

  白茶有解酒醒酒、保肝护肝、明目等功效,饮用器具可选茶杯、茶盅等,最好不冲泡得太浓,水温宜在90℃或以上。

  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中,海南的鹧鸪茶别具一格,鹧鸪茶是一种奇特的野生茶叶,主要产于海南山区、丘陵、沿海一带,其中在万宁沿海山丘地区的鹧鸪茶株群最为优良。

  海南人饮用鹧鸪茶历史悠久,在海南农家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挂着一串串圆滚的鹧鸪茶,通过饮用鹧鸪茶,应对湿、热、燥、火等气候环境,早已成为海南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十分健康。端午节前后,人们在吃粽子的时候,也会配上一壶鹧鸪茶,可以解油腻、助消化、清热去火,历代有文人墨客誉之为“灵芝草”。

  海南苦丁茶属于冬青科的苦丁茶冬青种,其原料主要生长于五指山区热带丛林种,树龄近千年,其枝繁叶茂,茶叶面腊味苦味淡而回甘浓,汤色绿中透黄,清澈明亮,滋味鲜爽,沁人心脾,香气逼人,且极耐冲泡,药效显著。

  海南苦丁茶含有富含氧化活性的天然化学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咽炎等有明显辅助治疗和预防作用。

海南“茶谱”种类丰富

“家族”成员各具特色

琼茶“图鉴”

你最爱哪一款?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海南在线抖音号
    抖音

发现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