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海南农垦文化研讨会举行,陈勇解读农垦精神与自贸港时代价值
海南在线 2025-07-26 19:14

  7月26日上午,由家和文化主办的第57场琼州文化大讲堂“海南农垦文化核心内涵及现实表述”专题分享课在省图书馆东坡书房成功举办。活动吸引了来自文化界、学术界及农垦系统的40余名嘉宾参与,共同探讨海南农垦文化的历史价值与时代使命。

  海南省社科院专家陈勇作为主讲人,系统梳理了海南农垦文化的历史脉络与当代意义。他指出,海南农垦事业诞生于1952年,肩负打破西方经济封锁、发展新中国橡胶产业的历史使命,融合军工文化、知青文化、归侨文化等多重元素,形成了“守正创新、包容开放”的独特精神内核。

  陈勇强调,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农垦文化的传承具有三重战略价值:第一,作为新中国橡胶事业的摇篮,农垦文化是打破国际封锁、捍卫国家战略安全的珍贵记忆,为新时代应对挑战提供精神动力;第二,作为新中国橡胶事业的摇篮,农垦文化是打破国际封锁、捍卫国家战略安全的珍贵记忆,为新时代应对挑战提供精神动力;第三,以文化自信构建自贸港“软实力”,通过打造农文旅融合IP(如红色旅游、生态休闲线路),强化本土文化认同与安全屏障。

  陈勇列举多项数据佐证观点:海南农垦管辖全省1/5土地(960余万亩),辖有39家二级企业,涵盖橡胶、热带农业等多元产业,曾占海南GDP三分之一,培养了30万复员军人、知青、归侨等建设者群体。历经2008年、2015年两轮改革后,农垦已形成多产业并进格局,并于2024年荣登中国企业500强,成为海南改革发展的标杆。

  讲座尾声,与会嘉宾围绕“农垦文化如何赋能自贸港建设”展开热烈讨论。多位学者建议,可通过成立农垦文化研究中心、推动文化“三交”(交往、交流、交融)机制、打造新时代文化IP等路径,进一步激活农垦文化的当代价值。陈勇总结指出,传承需兼顾“守正”与“创新”,既要保留艰苦奋斗的底色,也要融入制度保障与市场思维,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战略的同频共振。随后,海口市家和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孙泷泽、副秘书长乔爱平一起上台为主讲人赠送了研究会文创产品《宋词日历》并颁发荣誉顾问证书。

  活动伊始,海口市家和文化研究会会长肖冰致开场辞。他强调,海南以“海涵地负”的胸怀包容四方建设者,而农垦人正是其中典范——数十年来扎根荒山野岭,将青春奉献给橡胶事业,又将发展成果回馈海南本土。“从百万军民拓荒植胶到深化改革转型,农垦人用艰苦奋斗书写了‘为国种胶’的史诗,其精神是自贸港建设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他说,此次公开课旨在让更多人了解这段被低估的历史,并向所有为海南发展付出青春与汗水的农垦人致敬。

  本次活动由海南省作协副主席、海南省苏学会琼台文化研究专委会会长彭桐主持。海南省委党史办《海南史志》主编符曦,省妇联宣传处处长王楚蝶,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教授史振卿,《南海学刊》编辑部负责人张先琪,海南省青年文艺人才协会主席曾强永,海南省企业交流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和明,海口大卫健身俱乐部董事长刘兴成,海口市家和文化研究会执行秘书长周嘉惠,以及左国辉、庞启武、王小勇、李燕、瞿闺容、叶成彪、许治山、招赐彬等众多诗人作家、艺术家参加了活动。

  大型公益系列活动“琼州文化大讲堂”由海南学者肖冰和诗人彭桐倡议发起,得到众多单位和爱心企业华浔品味装饰的大力支持。大讲堂自2019年3月启动,邀请岛内外文学、艺术、国学、历史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免费为广大市民和游客讲授,持续涵养省会城市的文化气质,推动“书香海南”建设。该讲堂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自2022年年初以来,不仅每月举办一场,还走进了海口、儋州、文昌、琼海、赣州等岛内外市县的社区、乡村举办了不同的专题活动,组织推出多场海南历史人物专题讲座,以实际行动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文化事业发展。

  本次活动指导单位为海口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由海口市家和文化研究会、亞太(國際)家道文化研究院、海南省图书馆主办,广东华浔品味装饰集团海南有限公司、亞太(國際)家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海南省苏学会琼台文化研究专委会协办,新浪海南、海南在线为媒体支持单位。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海南在线抖音号
    抖音

发现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