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2024听,海南考古“好声音”
海南日报 何国俊 2025-01-14 13:38

  拂去历史的尘埃,考古工作者犹如穿越时光的侦探,在历史遗迹中考古溯源、寻脉中华。从昌江史前洞穴遗址、白沙南或河遗址到文昌大有遗址……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海南考古人手铲释天书、拂尘觅古幽,不断揭开海南岛历史神秘面纱。本期《海南周刊》带您回望2024年海南岛上的重要考古发现,聆听那些远古回音。

  珠崖岭城址考古发现的排水沟和道路。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昌江史前洞穴遗址:为研究海南岛古人类起源提供实证

  回顾2024年,海南考古人围绕旧石器时代文化、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珠崖岭城址考古、黎族传统聚落考古等热门课题开展系列考古工作,取得了较为丰硕的考古成果。

  昌化江流域台地发育良好,动植物资源丰富,适宜古代人群生存繁衍,是海南岛史前文化遗存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尤其是昌江黎族自治县境内的诸多洞穴遗址,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迄今为止海南发现的最早古人类遗存。

  考古人员在昌江钱铁洞采集的石制品。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在历年考古工作的基础上,2024年,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以下简称省考古院)和中央民族大学联合开展昌江史前洞穴遗址考古调查。考古队员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足迹遍及皇帝洞、上亩洞、钱铁洞、五勤岭、信冲洞、革命洞、爱情洞、岩塔洞等20多个喀斯特洞穴。他们运用高科技考古手段,对钱铁洞、皇帝洞、上亩洞三处代表性洞穴开展地质雷达法、瞬变电磁法、二维瑞雷面波法等多方法物探,调查了文化层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了三维形态重建。

  此次考古工作收获颇丰,尤其是在王下乡钱铁洞遗址发现了大量古人类遗物,采集到相当数量的人工石制品,质地多为本地常见的硅质灰岩,形制小巧,以锤击石片为主,也有体型较大的石核砍砸器。同时,还发现了大量残碎动物骨骼,主要是食草的鹿类动物和各种鸟类,还有水生的螺壳和蚌壳。此外,还发现了1根象牙,颇为珍贵。

  考古发现的石制品均为打制石器,体现了明显的华南砾石打制石器风格,应是源自广西百色盆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这充分说明昌江史前洞穴遗址年代久远,处于距今数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证明了海南岛史前文化是华南史前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量鸟类和鹿类动物骨骼,说明狩猎是原始人群赖以为生的重要谋生方式。螺壳和蚌壳的存在,则说明水生动物是原始人群食谱的有益补充。可见,数万年前的原始人群,在昌江这一方丰饶水土渔猎采集,生存繁衍。

  早在2006年,与钱铁洞相距不远的昌江黎族自治县七叉镇信冲洞内,考古出土了巨猿牙齿化石和鹿、麂、牛、龟、剑齿象、中国犀、熊猫、猩猩、鬣狗、獏、象、硕豪猪等一批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化石,有的属于绝灭种。这些动物化石年代距今约40万年,证明约40万年前海南岛曾与大陆相连,华南大陆的野生动物通过琼州海峡“陆桥”抵达海南岛。

  以钱铁洞、皇帝洞、上亩洞等洞穴遗址为代表的昌江史前文化,是区别于环海南岛海洋文化的特色内陆性文化,年代更早,文化面貌区分明显,为研究海南岛古人类起源与迁徙、旧石器时代文化等重大学术课题提供了重要实证,学术潜力巨大。昌江史前考古将是未来海南考古的工作重点。

  白沙南或河遗址:填补了海南岛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又一空白

  海南岛以往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多集中发现于昌江黎族自治县境内。2023年,省考古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山大学组成联合考古队,在白沙黎族自治县金波乡南或河右岸台地采集到多件石制品,包括石核、石片和工具等,初步确定为旧石器时代遗址,这一发现填补了海南岛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又一空白。

  考古人员在南或河流域采集的旧石器。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2024年,联合考古队对南或河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制品,质地有凝灰岩、玄武岩、石英岩、砂岩等多种岩性类别;器形以大型砾石石器为主,兼有小型石片石器,大型砾石工具最大的长度超过10厘米,最大的小型石片长约1厘米;类型丰富,有石核、石片和砍砸器、刮削器等工具。此外,还发现了数量众多的透明材质小石片和小型石英制品。

  考古人员在地层中明确发现了数处火塘遗迹,是古人类生活的重要证据。

  此外,考古人员对南或河流域进行了系统的区域考古调查,在河流拐弯处的两岸台地上,新发现数十处旧石器地点。调查发现石制品数量和类型极其丰富,和考古发掘出土器物内涵一致。

  考古发掘结果显示,南或河遗址无疑是目前在海南岛发现的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石制品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表明了在昌江之外的其他地区也存在文化内涵丰富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极大地丰富了海南地区史前考古的遗址类型和文化内涵。调查发现南或河流域分布着数量丰富的同类型遗址,说明原始人群在这一区域生产、生活已有相当规模,为探讨早期人群迁徙定居和原始聚落形成提供了证据。

  在南或河流域发现的诸多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旧石器,在加工方式和整体器形上与越南、印尼等地的和平文化同类旧石器相似,表明了海南岛旧石器文化与东南亚地区的密切联系,也为研究海南岛古人类起源和迁徙提供了重要物证。

  文昌大有遗址:已被纳入“考古中国·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重大项目课题

  环海南岛滨海地带分布着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反映了海南岛先民绚烂多彩的海洋文化,是海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鲜明特征之一。

  文昌大有遗址出土的陶器。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从2012年以来,省考古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将环海南岛史前考古列入重要学术课题,在三亚、陵水、万宁等地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2015年,“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4年,考古团队将考古工作范围扩展到琼岛北部的文昌市。

  大有遗址位于文昌市会文镇大有村北部的沙堤上,属于典型的新石器时代沙丘遗址。遗址于2023年2月发现,面积约14万平方米。2024年10月至12月,考古人员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遗物,以陶器和石器为主,另有少量骨器。陶器均为碎片,呈大面积集中分布状态,表现出了和琼岛东南部地区相似的文化面貌;多为夹砂陶,陶质较硬,陶色以红褐色为主,另有少量橙黄陶和灰白陶。可辨器形以圜底罐为主,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圈足豆。同时,还发现了一些纺轮。石器包含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两种,打制石器多为石核和一些磨制石器的半成品,磨制石器以小型斧、锛为主,磨制精细。

  大有遗址出土遗物丰富,既有环海南岛史前海洋文化的共同特征,也表现出了和海南岛东南部地区不同的文化内涵,文化面貌独特,已被纳入“考古中国·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重大项目课题。

  1928年底,文昌籍考古学家韩槐准在家乡凤鸣村开展考古调查,采集到60余件史前石器,开启了海南岛考古的序幕。近百年后,大有遗址成为文昌市首个科学发掘的史前遗址,为研究海南岛东北部沿海地区的史前文化提供了重要材料,也为海南考古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海口珠崖岭城址考古:为研究海南岛古代行政设置提供珍贵线索

  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兵南征百越,灭南越国后在原南越国故地设置九郡,史称岭南九郡,分别是南海、合浦、苍梧、郁林、珠崖、儋耳、交趾、九真、日南。历史文献明确记载,珠崖、儋耳设于海南岛。

  为了实证珠崖郡址所在,从1995年起,海南省博物馆就开始了系列考古工作。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99年、2022年对海口市琼山区龙塘镇博抚村珠崖岭城址进行了两次发掘。2024年,省考古院联合中山大学、海口市博物馆进行第三次发掘。

  珠崖岭城址位于海口市琼山区龙塘镇博抚村北,坐落在南渡江西岸的一处高台地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台地东缘与江面高差约有20米。城址平面近方形,周长约715米,四面城墙保存基本完整,城内面积2万多平方米。

  此次考古发掘出土了陶瓷器、建筑构件等大量遗物。其中,陶瓷器器形多样,以罐、碗、盘、钵等为主,也有纺轮;瓷器多为灰白色胎,少量黄色胎,器类以碗、盘、罐为主,表面施釉以青黄色、青绿色为主,有少量酱釉、黄釉。一些器物内壁施满釉,外壁施半釉;建筑构件包括板瓦、筒瓦、瓦当等,另有少量铜器和铁器。

  考古人员发现了多处不同类型的遗迹,有砖、石铺成的道路,砖、石堆砌的灶,筒瓦和砖铺成的排水沟,还有柱洞、灰坑、灰沟等,较清晰地反映了城内的建筑单元和功能分区,对2022年的发掘作了有益补充。

  从发掘出土的遗物来看,各类陶瓷器表现出和广东地区唐代同类器物相似的特征。仅有少量内壁施细绳纹的板瓦,和广东地区东汉时期板瓦特征相近,但考虑到海南岛文化发展的相对滞缓性,尚不能确认为汉代遗物。

  珠崖岭城址出土的瓦当。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考古人员2024年的发掘结果和2022年相似,现有考古证据说明珠崖岭城址为唐代城址,暂不能上推至汉代。综合出土遗物、地层堆积、遗迹叠压、建筑结构,以及出土遗物的初步统计、整理,可以确定珠崖岭城址是一座具有相当规模、功能齐备的古代城址,在唐代有一定的沿用时间。本次发掘为了解海南岛唐代的行政设置、社会生活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情况提供了珍贵线索。

  一直以来,珠崖、儋耳两郡,特别是珠崖郡址的具体位置和郡城的形制规模、变迁沿革等问题,都是海南历史学界和考古学界的学术疑难问题。当今学术界一致认同珠崖郡设于海口市,但具体的郡址所在颇有争议,素有“珠崖三说”,即龙塘说、遵谭说和旧州说,莫衷一是。考古人员希望以珠崖岭城址考古为线索,通过今后系统的田野考古,结合文献考证,为珠崖、儋耳郡址的学术争论提供实证。近年来,通过国际联合考古,已在越南境内初步确认汉代交趾郡治所在和文化面貌,科学论证了历史文献的记载。

  黎族传统聚落考古:助力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

  2023年,海南正式启动“海南热带雨林和黎族传统聚落”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工作,以热带雨林和黎族文化为窗口,向世界展现海南的自然美、人文美、生态美。从2023年至2024年,省考古院专设海南黎族传统聚落专题考古调查项目,以期用考古手段助力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

  此次调查以初步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名录的五指山市、昌江黎族自治县、东方市为中心区域,扩展到全省所有黎族居民居住的市县,以谷仓和茅草屋为调查对象,通过市县乡镇初步摸排、考古团队现场核查、重点区域重点复查等方式,对现存谷仓、茅草屋进行全面调查。

  东方市白查村谷仓。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初步入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名地的海南岛黎族传统聚落,是五指山市毛阳镇初保村、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洪水村、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和俄查村4处。其中,仅余初保村留存传统船型屋69间;白查村为2009年旧村搬迁后复原,现有81间船型屋(其中有7间隆闺)和6间谷仓;洪水村为2015年旧村搬迁新建,现有23间金字形屋;俄查村原有79间船型屋(其中有6间隆闺)和5间谷仓,除1间船型屋和3间谷仓外,均仅残存房基遗迹。

  除了对上述4处聚落重点复查外,考古人员在五指山、昌江、东方、乐东四地14个乡镇共调查黎族传统村落63处,发现谷仓224座、茅草屋26座(其中船型屋14座、金字形屋12座)。

  船型屋是汉族对黎族传统民居的称谓,黎语称为“布隆亭竿”,也就是“竹架棚房”,以木、竹、红白藤和茅草为建筑材料,屋盖轮廓呈船篷状,房屋的骨架用竹木构成,全部构件的衔接处均以红白藤拴绑牢固,整体构造简单。因其形状酷似倒扣在地上的“船”,故名“船型屋”。后来,受到海南汉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影响,黎族将早期传统船型屋的屋顶升高,最高处形成屋脊,两侧屋顶向两边倾斜,这种屋顶外观形似“金”字的晚期茅草屋,被称为金字形屋。

  谷仓基本一家一座,多选在村落外缘较干爽的向阳处集中建造,也有单独建造的。建造时,在平地四角和边沿垫以基石,达到防潮、防霉的效果,基石上层架上木柱,柱子之间或以木骨泥墙(内部以木为骨,外部覆泥的墙体)、或直接用木板、或用竹篦编织为仓壁,房顶为圆拱形的竹子骨架加泥糊顶,可防火,外表面盖茅草,可防雨。现今谷仓屋顶多用铁皮制成,能起到更好的防雨、防潮、防漏和防虫鼠的功能。

  通过此次调查,考古人员全面掌握了以茅草屋和谷仓为物质文化代表载体的海南黎族传统聚落的分布现状、现存数量和保存状况,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提供了重要实证,也为进一步的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实物依据。

  (作者系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海南在线抖音号
    抖音

发现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