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昌“村VA”到东方“村BA”,从阔别3年再回归的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到海南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家门口欣赏各种赛事,在海南,如今变得稀松平常。
看一场赛事,喝一扎啤酒,约一顿夜宵,跟着赛事去旅行,打开海南的另一面,“体育+旅游”正成为越来越多游客追寻“诗和远方”的新方式。海南如何打造本土体育旅游“专属IP”和“特别记忆”?
优势:自然+人文+政策
抢断“盖帽”、带球过人、快攻上篮、精彩投球……眼下,海南东方“村BA”正在火热开打。
资料图:海南东方“村BA”联赛的第四个比赛日比赛现场。记者 陈卫东 摄
赛事来了,观众也来了,要素流动起来了。11月17日至23日,东方“村BA”和群众大舞台活动现场,共有近10万名观众参与观看。
“第一次来到东方,只因这场‘村BA’。”除了观看激情澎湃的赛事,还欣赏了精彩的灯光秀表演,品味了众多“东方好物”美食,来自山东的游客贺建明感慨,“海南之旅,不虚此行!”
第十二届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也于11月23日在海南拉开序幕,吸引了24支队伍,约300人参赛。值得一提的是,海南对59国开放的入境免签政策成为吸引国际选手赴海南参赛的一大亮点。免签政策降低了国际运动员赴海南参加比赛的时间成本和费用开支,吸引来自英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南非等国家的选手来海南参赛。
“体育+旅游”,海南的优势在哪儿?
在海南师范大学教授、海南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夏敏慧看来,海南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优势在于优越的气候环境、地理位置和热带海岛资源优势。具体而言,海南具有滨海、雨林、河流、岩石(洞)等多样的体育旅游资源,其地理和气候条件,适合参与性体育旅游活动的开展和休闲体育赛事的举办。
“作为热带岛屿省份,海南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种类齐全,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是海南全年开展体育旅游的重要基础,使海南具备成为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体育赛事和参与性体育旅游目的地的独特条件。”夏敏慧说,同时,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释放,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户外体育赛事,也为加快推进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持有相同观点的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教授戴敬东表示,海南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可概括为海、山两类,另有独特的气候和环境加持,发展“体育+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短板:南热北冷+东密西疏+中间空
在戴敬东眼中,从海南岛全域看,东部、南部滨海体育旅游资源相对丰厚,尤其是万宁到三亚一带连绵不断的滨海体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吸引大量的游客来此体验各种滨海体育旅游项目。
据统计,万宁和三亚的体育旅游收入已占据旅游总收入的约三分之一,这是海南西部和北部等地方滨海体育旅游所不能比拟的。中部热带雨林体育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但体育旅游者不多,主要原因或与人们的体育旅游偏好有关,当前山林徒步穿越的体育旅游方式还只是小众方式。
戴敬东认为,海南体育旅游“南热北冷、东密西疏、中间空”的格局,与海南体育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以及人们的体育旅游偏好相关。“改善这种不均衡的体育旅游发展格局,过程可能还较为漫长。”
事实上,目前海南正在打造的环岛旅游公路和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将推动形成三分之一的游客到农村和中部热带雨林公园、三分之一的游客在环岛旅游公路、三分之一的游客在三亚等传统热带滨海地区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不可否认的是,海南体育旅游在发展中也存在制约因素。”夏敏慧坦言,例如,体育产业规模较小,缺少对体育旅游和体育产业发展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缺乏创新的体育旅游产品和营销模式、“新奇特”项目植入和延长产业链等赋能不足;体育旅游多元业态的融合与协同发展体系尚未形成、体育旅游专业人才供给不足等。此外,体育赛事市场化程度不高,缺乏影响力强、覆盖面广的户外世界级赛事等。
打造:滨海+热带雨林+旅文体
如何补齐短板?夏敏慧认为,要充分认识和开发海南体育旅游的资源禀赋,把握国内外体育旅游消费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等特征,把体育旅游融入海南的大旅游中去。
资料图:观众边喝老爸茶边看赛事直播。记者 吴岳文 摄
她建议,政府部门应组织专家制定发展海南体育产业和体育旅游的相关政策法规;巩固已经开拓体育旅游品牌,举办更多的国际性户外赛事,建设冲浪、潜水等特色体育旅游公司;加快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
对于体育和旅游企业而言,要将旅游、文化、体育和民俗体验结合,打造精细并分层次的体育旅游产品。例如,利用海南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高中低端的体育旅游路线及项目,供游客选择;旅游景区可依托体育旅游项目带动,打造一市或一县网红体育旅游项目,应用科技创新来赋能体育旅游项目设计,打造新奇特、极致体验感的体育旅游产品;除了打造户外赛事活动外,体育旅游产品还可与景区的陆、海、空项目进行嫁接与互动。
戴敬东则认为,海南本土体育旅游IP的打造主要应突出稀缺性、持续性和难复制性,依据这三方面的特征来看,海南本土体育旅游IP在当前是滨海体育旅游;长远是近海和远海体育旅游,如大帆船远航和海钓等,以及热带雨林体育旅游,这是海南重要的体育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决定的。
“因为从体育资源的自然资源上看,海南的山海资源是世界级的、稀缺的和难以复制的。”他表示,另一方面,海南还需依托体育旅游文化资源,将各种世界级、国家级的体育赛事资源如何开发成鲜亮的体育旅游产品,形成强烈的体育旅游吸引力,这是海南政、产、学界应好好研究的课题。
以文昌“村VA”和东方“村BA”为例,在赛事级别上仅为地方赛事,但因其有着较为雄厚的群众基础,也有着海南旅文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一度火热出圈,大大带动了当地旅游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但以后这两项赛事能否得到可持续发展,值得深思。
谈及海南该如何打造本土体育旅游IP,夏敏慧表示,整合优势资源,加强对赛事品牌的精心培育,也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把“村VA”和“村BA”打造成海南体育旅游领域的又一个知名IP,助力赛事影响力不断提升,走出海南,走向全国。
此外,海南要用足体育旅游产业已有的品牌效应和多样的设施类型,不断提升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海南高尔夫球公开赛、海南亲水运动季等赛事活动的国际影响力,打造具有海南独特IP的龙头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