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来临,7月10日,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预防未成年人文身的提示,共同维护和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据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介绍,未成年人文身危害大。一是易感染。文身本身属于有创行为,通过用针戳破皮肤后将颜料渗入的方式形成永久色素沉着,产生长期留存的图案,可能导致未成年人皮肤发炎,并伴随感染风险。尤其是如果文身的材料、器械消毒不严格,可能会导致肝炎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二是复原难。文身的过程会对人体皮肤细胞、神经细胞造成破坏,文身的色素一般都是植入真皮层,不易自行消失。洗文身难以不留疤痕且周期长、费用高。
三是就业受限。根据《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等规定,未成年人文身可能会导致其将来应征入伍和职业选择受到限制。
四是易被标签化。未成年人文身后,易遭受社会公众负面评价,给未成年人造成心理创伤。文身行为还会在未成年人群体中产生模仿效果,容易互相效仿。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强调,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海南经济特区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若干规定》明确规定: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胁迫、引诱、教唆未成年人文身;提供文身服务的经营主体应当在其经营范围条目中明确标注“除面向未成年人”,应当在提供文身服务场所的显著位置标明不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文身经营主体提供文身服务时,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原件;对于文身经营主体未在提供文身服务场所的显著位置标明不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的,或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的,将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呼吁,全体家长加强亲子沟通,了解孩子对文身的好奇心理,通过科普视频、案例讲解等方式说明文身的危害和长远不利影响,帮助孩子发展健康兴趣爱好,充实暑期生活;相关平台主动清理诱导未成年人文身的违规内容,并在涉及文身服务或文身器材产品销售页面的醒目位置标示“未成年人请勿购买文身”的警示提示,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相关经营者尤其是网络经营者勿向未成年人出售文身器材;包括学校、学生家长在内的社会各界积极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文身经营主体的相关违法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合力。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市场监管部门将对相关违法行为持续保持高压态势,继续加大对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行为的排查和查处力度,并将相关案件查处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举报热线为1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