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海南师范大学龟鳖博物馆: 跨越亿年与龟对话
海南日报 张琬茜 2023-09-04 10:02

  大到体重超百公斤的红海龟,小到成体不及手掌大小的地龟,站在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龟鳖博物馆的展柜前,不足一米的距离,却上演着一段跨越亿年的隔空“对话”。

  作为在地球上生活了2.2亿年的生物,龟又被称为“活化石”。从用龟甲载文、占卜、入药,到以神龟镇宅,仿龟甲制作战衣,龟早已与我们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紧密相连。为了研究龟类起源与发展,更好地保护这一古老物种,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史海涛经过20余年的研究和努力,建立了我国唯一的专业龟鳖博物馆。

海南师范大学龟鳖博物馆

  建馆

  填补我省自然类博物馆空白

  早在1995年,史海涛就萌生了建立一座自然类博物馆的想法。那一年,史海涛来到海南师范大学任教。当时,海南还没有一座自然类博物馆,这让他感到“是一个非常大的缺憾”。

  “保护环境不是仅靠一两个专家呼吁,或保护区管理人员尽职就能做好,需要全民具备环保意识。”史海涛表示,他建馆的初衷是希望以一个场所为抓手,向公众科普知识,激发公众的环保意识。

  但在当时资金、空间都缺乏的情况下,建一座博物馆并非易事。为了建馆,史海涛和同事们将资料室腾了出来,并大幅压缩办公室、洗手间等空间,这才勉强“挤”出三四百平方米作为展馆的场地。

  经多方努力,2000年7月,坐落于海南师范大学龙昆南校区的海南生物多样性博物馆正式成立。历时半年,第一个展厅——“海南生物多样性展厅”建设完成,之后“海兽多样性展厅”“人·社会·自然展厅”也相继建成。这是我省第一个融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2009年,该馆被认定为海南省生物多样性科技馆。

  成立之初,该馆收藏了龟鳖、羚牛等多种标本,标本在生命科学学院4楼的展馆内集中展示。直到2012年,又增设了一座龟鳖博物馆,分为展览室、储藏室、资料室三部分,面向公众开放的便是标本展览室。

  如今,来自六大洲上百个国家的近200种龟鳖标本汇集于此,占全世界龟鳖种类数的一半以上。

史海涛(中)为中小学生记者作科普解答

  收集

  近200种龟鳖标本入藏

  脖子细长,偏向一侧,受到惊吓时不会缩头,而是往龟壳一侧躲避,这是侧颈龟;体极扁平,头大呈三角形,头背上有大块角质硬壳,上喙钩曲呈鹰嘴状,这是平胸龟,俗称鹰嘴龟;背甲色泽鲜艳,头顶呈金黄色,三条纹线清晰可见,这是三线闭壳龟,俗称金钱龟,这种龟曾因被恶意炒作抬高市场价,导致被过度捕捉,野生种群几近灭绝……

  置身龟鳖博物馆,随处可见形态各异的龟鳖标本。展馆主要按照龟鳖的栖息地特点,划分了河龟、湖龟、海龟、鳖等展示区域,中间还设置了一块仿草地展区,上面摆放着数十只陆龟标本。

  值得一提的是,该龟鳖博物馆收集的第一号标本是生活在海南的四眼斑水龟。据了解,这种龟体型较小,于2018年被命名为新物种。

  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王同亮博士是该博物馆的专职管理员。他介绍,馆内的龟鳖标本大多是通过收集执法罚没的死亡个体和养殖场的死亡个体制作而成。“我们常常收到一些早已腐烂发臭的龟鳖尸体,经过专业人员的处理制作,它们被还原成了栩栩如生的状态。”史海涛说。

  收集标本的过程并不容易,很多时候得靠“缘分”。在史海涛眼里,“每一件标本都十分珍贵”。

  这些年,史海涛曾多次带着学生做野外研究,“两个月没见龟影子”是常有的事。“如果在野外发现龟鳖,我们不会捕捉,一般只在它的‘圆盾’上做个标记,做好记录,收集数据;遇到自然死亡的龟鳖个体,我们才会带回去做标本。”

  有一次,史海涛到一家养殖场参观,养殖场老板养了一只身长43厘米的“红耳龟王”,它比学术记录的最长纪录还要长出十几厘米。“当时老板说,前一周曾有人出价5万元购买这只‘红耳龟王’,但他没舍得卖。就在我到达的前一天,这只‘红耳龟王’不幸身亡。后来,老板将其赠予我制作标本。”史海涛说。

  除了偶得,许多龟鳖标本来自执法罚没。“相关部门在执法罚没过程中遇到有龟鳖受伤,会请我们去参与救助并进行相关鉴定。如果救治无效身亡,我们就会将龟鳖带回去做标本。”史海涛介绍,大约10年前,他曾从执法人员手中收集了一批被罚没的珍贵玳瑁标本,多达240余只。这些标本被珍藏在博物馆的仓库中。

龟鳖博物馆一角

  保护

  救助龟鳖就是守护人类家园

  海南日报记者在龟鳖博物馆转了一圈,没有看到展柜前拉起警戒线,或摆放着“保持距离,请勿触摸”等告示牌。“这是我们专门设计的,目的是让参观者能零距离观看甚至触摸这些龟鳖标本。”史海涛说。

  自开馆以来,龟鳖博物馆一直面向公众开放,接待了许多前去参加研学活动的中小学生。“孩子们对这些标本充满兴趣,常常会问很多问题,我很喜欢给他们科普讲解。”王同亮说。

  发现感兴趣的标本时,孩子们会忍不住拿起来看一看、摸一摸。“要让孩子们去感受龟背盾片是什么样的质感,了解每只龟上有多少片龟甲,翻来覆去看都没问题,标本摸不坏,即使孩子淘气不小心弄掉几个,也不要紧,我们想充分发挥博物馆在公众科普和教育警示方面的作用。”史海涛说。

  守护龟鳖,除了制作标本,保护和救助更为关键。2013年,海南师范大学成立了海龟救助站。“这算是龟鳖博物馆的延伸,为公众提供了与野生动物互动的机会。”海南师范大学龟鳖研究与保护中心林柳博士介绍。

  自成立以来,该救助站已累计救助海龟500余只,培训志愿者900余名。救助的龟鳖类型有绿海龟、玳瑁、红海龟、太平洋丽龟、苏卡达陆龟、缅甸陆龟、红腿陆龟、猪鼻鳖等。

  林柳介绍,救助站曾两次救助过一只绿海龟。第一次在三亚,绿海龟不幸咬到鱼钩,食道被刺穿,生命垂危之际被送往海口,接受了海南首例海龟内窥镜手术。所幸手术成功,由于体表白化,学生们给它取名“白雪”。

  尔后,“白雪”在海龟救助站参加了两年的康复训练,然后被带到文昌放生。可回归大海的“白雪”仅在海里待了半个月,又被渔民捉住。在进行第二次救助后,“白雪”在海龟救助站休养了七八个月,期间排泄出大量塑料碎片。“我们猜测它可能是误食了海洋中的塑料袋,导致肠道阻塞,等到它不再排泄塑料,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我们再带它到文昌放生。”林柳说。

  丰富的救助经验、种类繁多的标本,为学校科研打下了厚实的基础,也让一批批学生通过研究标本、救助实践,强化对学科的认知,从而培养出更多人才。

  “野生动物不会说话,我们得站出来替它们发声。这既是在保护野生动物,也是在保护人类自己。”史海涛说。

龟鳖博物馆收藏的玳瑁标本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天涯社区微博
    微博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