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 题:从十个维度看中国经济发展信心
新华社记者
2023年的春天,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世界目光聚焦中国——
此时此刻,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步伐正在加快,各地各部门铆足干劲,人们对经济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
这信心,源自蓝图绘就,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吹响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
这信心,源自砥柱中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中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向前。
全国两会前夕,新华社记者采访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从十个维度感受中国经济发展信心。
超大规模市场:蕴藏巨大潜力
随着本年度最后一批智利车厘子“包船”抵达,大连港南美直航“车厘子快线”近日收官,累计进口量同比增长1.5倍。
2万公里外的智利,2011年以来车厘子种植面积增加约4倍,产量的90%出口到中国。为把更多车厘子卖到中国,有人开始在巴塔哥尼亚高原附近种植,还有人到北部沙漠寻找机会。
小小车厘子,正是中国大市场牵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一个缩影。
观众在国家会议中心参观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服务贸易成就展专区(2022年9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14亿多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到2030年累计商品进口额有望超过22万亿美元,中国无疑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中等收入群体在未来15年将超过8亿,推动超大规模市场不断发展。
2022年,在疫情严重冲击下,中国仍以44万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居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连续第14年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
“居民消费每增长1%,可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约0.5个百分点。”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茂兴代表准备了相关建议,提出从加快消费提质升级、培育区域消费新增长极等方面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回升向好,持续健康发展,主要还是靠消费,让消费尽快恢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代表说,我国将从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加适销对路商品供给、促进销售渠道和物流畅通三方面,提升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
2022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发布,明确中长期目标和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支撑畅通国内经济循环等重点任务。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委员说,强大国内市场是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重要支撑。不断成长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为创新提供沃土,推动产业升级。
大国制造:扎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中国造船业国际市场份额保持世界第一!
2022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47.3%、55.2%和49%。其中,12种船型新接订单位居全球首位。
2022年5月16日拍摄的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建造的99000立方米B型舱超大型乙烷运输船H2625船(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丁汀摄
实体经济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根基扎得越深,发展的步子迈得越实。
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202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40万亿元大关,占GDP比重达33.2%。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代表说,我国已基本形成规模大、体系全、竞争力较强的制造业体系,这为中国经济锻造了应对风险挑战的硬实力。
当前,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打造完整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中国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最关键的“胜负手”。
新年伊始,新能源汽车出口保持旺盛势头。“依托完整供应链产业链支撑,我国新能源汽车不断抢抓机遇,在经济承压下成为中国经济竞争新优势。”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委员说。
着眼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在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不断丰富和拓展新的应用场景;针对升级传统产业,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聚焦做强优势产业,巩固提升全产业链优势……动力转换正迈出坚实步伐。
2022年,我国集成电路全行业销售额超万亿元,十年来复合增长率为1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滨代表说,产业基础是制造业发展的地基。当前,需要进一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有效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不断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在医疗器械领域打拼数十年,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军代表深知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我们正加快介入医学等重点技术攻关,只有走专精特新之路,才能为高端器械‘中国造’贡献力量。”
大国工程:夯实现代化建设底盘
大国工程建设进度条不断刷新——
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开工项目——引江补汉工程正式进入主体隧洞施工阶段;
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一年,全国算力一张网、东西协同一盘棋的格局加快形成……
现代化国家必须拥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
2022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提出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从人均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看,中国只有发达国家的20%至30%,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仍然很大。”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说。
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明显“乘数效应”,一份基础设施投资可带来数倍社会总需求及国民收入。
这是白鹤滩水电站(2022年11月5日摄,无人机照片)。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交界的金沙江干流河段上,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新华社发(闫科任摄)
回眸非凡十年,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全球最大规模充电设施网络建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7.7万公里,高铁运营里程4.2万公里,全球吞吐量前十的超级大港包揽七席,民用颁证机场254个,建成全球最大光纤网络,建成开通5G基站超230万个……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成为现代化建设开路先锋。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委员说,新型基础设施是支撑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设施。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支撑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升级、提高经济循环的质量和水平。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加快5G网络规模化部署,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新增民用运输机场30个以上;推进能源革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实施防洪提升工程,加强水源涵养区保护修复,推动南水北调东中线后续工程建设……
“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中交集团董事长王彤宙委员说。
亿万市场主体:汇聚发展强大动能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在1月重返扩张区间后,2月继续回升;1月新增信贷4.9万亿元,创下单月历史新高;中小企业发展指数止跌回升……
开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市场信心加速回暖,各类市场主体活力逐步释放。
“市场回暖向好,我们要加快整合优化当地农产品产业链,把更多更好的农产品推向市场。”广东亚北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秀芬代表说。
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1月,中国市场主体达1.7亿户,其中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达1.14亿户,约占市场主体总量三分之二、带动近3亿人就业。
我国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纾困帮扶力度,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委员说,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各类市场主体不仅能抓住机遇,还能化危为机,获得更好发展。
企业负责人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的中小微企业一站式服务平台领取营业执照(2023年2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向好,关键是加强创新引领。
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22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首破3万亿元大关。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75%。截至2022年底,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35.5万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32.4万件,同比增长21.8%。
“变革创新,凡墙皆门。”创业近40年,将一个家庭作坊式小工厂发展为营收超千亿元的国际化公司,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委员感触深刻,“生逢伟大时代,作为民营企业家,要弘扬企业家精神,不断增强创业、创新、创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闯关夺隘、顽强拼搏,勇当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生力军。”
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关键支撑
赴京参加全国两会前,“95”后的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杨登辉仍在抓紧时间为学生们辅导:“现代化建设关键在人。除了科研人才,还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做支撑,必须加大技工教育投入和人才培养。”
“劳动力要素是决定经济长期走势的关键要素,是指拥有劳动技能且可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数量,其潜力取决于健康程度和教育水平,这两个条件中国都具备。”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认为。
从人才规模看——我国拥有8.8亿劳动年龄人口,超过全球所有发达国家劳动年龄人口总和;人才资源总量达2.2亿人,为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首位。
从人才素质看——中国人口平均年龄38.8岁,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8年,每年有上亿从业人员接受多样化培训,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从人才效能看——中国SCI论文发表数量、发明专利有效量均居世界第一;高被引论文数量持续攀升至世界第二位。
“一位科技创新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平均是一般劳动力的四倍以上。人才竞争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孙锐说。
外省人员在海南省海口市公安局美兰分局人口和出入境管理服务中心办理引进人才落户业务(2021年4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中国正处于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从依靠大量低成本劳动力投入更多转向技术要素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时期。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人口红利’将升级为‘人才红利’,为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孙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