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千里赴琼重塑人生——海医二院整复外科团队以3D打印技术破解复杂下肢畸形难题
海医二院 2025-05-08 20:41

  近日,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海医二院”)整复外科成功为王先生一次性完成复杂下肢矫形手术。来自东北的王先生终于在千里之外的海南,解决了困扰自己多年的问题。

  专家名医坐镇,患者不远千里奔赴

  王先生今年32岁,生活中的他阳光开朗,热爱运动。但是一直以来,有个问题困扰着他。从小他走路的姿势就和其他人不一样,后逐渐发展为左小腿短缩、外翻及反曲畸形,且活动后伴有下肢关节疼痛近几年,运动后的疼痛感也愈发明显。几经周转寻医后王先生听闻黄雷教授(原积水潭骨科医院教授,现为海医二院特聘教授)在海医二院开展相关骨科工作,不远千里从飞抵海口,并入住海医二院整复外科。针对王先生棘手的左下肢畸形,科室主任潘俊博带领全科医师在黄雷教授指导下开展了以下一系列积极且富有成效的工作。

  术前缜密设计--有备无患

  古语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骨科肢体畸形矫形及重建手术是一项力与美相结合的技艺,如何根据患者自身畸形特点制定合适的畸形矫形手术方案是重中之重。潘俊博主任利用激光瞄准器做体表骨性标志定位,通过自主研发的下肢升降平台,提前为患者测量出肢体外形上左下肢短缩距离,并通过下肢全长正侧位片摄制。邀请北京陈刚教授亲自运用BoneNinja专业级骨科力线测绘软件,精确测算出患者左下肢各项力线角度及肢体实际短缩距离。黄雷教授夜里两点仍和团队线上讨论、设计手术入路、截骨平面、矫正方法及外固定架固定位置,提出手术方案为胫腓骨下段截骨矫正畸形,上段截骨延长。

  为做到万无一失,整复外科刘运运医生应用3D打印技术按1:1大小复制患者胫腓骨模型,将手术需要用的器械备好。黄雷教授带领团队在科内进行手术预演练,并提出最佳置钉点,亲自挑选手术器械消毒备用。

  术中精确操作--万无一失

  手术当天,患者麻醉成功后。团队在透视下体表标记膝关节线、踝关节线、胫骨解剖轴、CORA点、截骨点。黄雷教授、潘俊博主任、裴世杰医生、刘运运医生、王宜冠护士均穿戴重达十几斤的铅衣。黄雷教授亲自示教,如何在透视下打入第一枚关键螺钉,保证与胫骨上段解剖轴垂直,之后近端螺钉均一气呵成。最关键的步骤是置入远端螺钉,透视下、屏幕上反复测量、与术前3D模型对比,钻孔、置钉一气呵成。之后是微创截骨步骤,在预先设计的踝上8cm处切开1cm皮肤,扇形钻孔、骨刀切断胫腓骨,手法轻柔折断,即完成截骨,将螺钉套入直形钉夹收紧即完成矫形。胫骨结节下方应用同样的微创手法完成截骨。

  整个手术过程与术前模拟完全一致,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更确保了矫形手术的精确性,一步到位,一次性解决患者左小腿短缩、外翻及反曲畸形,较进口数字六轴支架节省约10万元。

  术后康复护理--保驾护航

  骨科畸形矫形手术不但需要完善的术前检查及精确的术中操作,更需要术后贴心的护理及康复锻炼。海医二院国际医疗中心集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为一体,患者术后即转入此地行进一步护理及康复锻炼。教授级团队查房、点对点式护理服务、康复师病房内指导患者功能锻炼,为患者术后恢复及矫形效果保驾护航。

  术后10天开始延长胫骨,目标为45mm(与对侧肢体等长)。

  匠心独运,一场骨科肢体矫形的盛宴

  肢体畸形矫形手术是骨科手术难度最大的领域之一,黄雷教授博学众家之所长,早年将国外先进技术率先引入国内并开创了肢体矫形、肢体重建众多技术之先河,多年来秉承一心为患者服务的宗旨,匠心独运,让众多饱受肢体畸形痛苦的患者重获新生。海医二院整复外科团队在黄雷教授的带领下一定能打造成一支专业、有特色、一心服务病人的“国家队”。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海南在线抖音号
    抖音

发现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