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明星因右眼视网膜裂孔而备受关注,让不少人也开始关注起自己眼部的健康。有时,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在看白墙或天空时,眼前会出现点状、线状的“幽灵”,像蚊子一样挥之不去,这就是飞蚊症。那么,飞蚊症究竟是什么呢?它又与我们的视力健康有何关联呢?海口市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彭立为大家答疑解惑。
飞蚊症,也被称为玻璃体浑浊。玻璃体是眼球内的透明胶体,它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近视的加深,会逐渐液化,里面的胶原纤维浓缩成漂浮物,这些漂浮物投影到视网膜上,就成了我们看到的“小蚊子”。对于高度近视的年轻人来说,由于眼轴被拉长,玻璃体可能会提前“退休”,甚至在20岁时就能感受到“蚊子大军”的困扰。
飞蚊症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佛系蚊子”,即生理性飞蚊症,约占70%。这种飞蚊症主要由年龄增长导致玻璃体液化、胶原纤维浓缩引起,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其漂浮物少、变化慢,不影响视力,因此建议采取观察的态度。另一种是“刺客蚊子”,即病理性飞蚊症,约占30%。这种飞蚊症由视网膜裂孔、玻璃体积血、葡萄膜炎等疾病引发,患者眼前会突然出现大量蚊子,有闪光感以及视力骤降等症状。这可能是视网膜裂孔或脱离的预警,有致盲风险,需立即就医。
除了年龄和近视,外伤、炎症、药物、熬夜、感冒等外界因素也可能引起飞蚊症。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关注眼部的健康。
说到视网膜裂孔,它就像是眼睛里的“隐形炸弹”。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视网膜脱离致盲风险飙升。而一旦视网膜脱离,72小时内进行手术,视力恢复的概率会翻倍。超过一周,视力可能永久受损。因此,对于飞蚊症和视网膜裂孔,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除了视网膜裂孔,飞蚊症还可能引发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会导致视力严重受损。还有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裂孔过大时,视网膜表面会形成瘢痕,手术成功率极低。此外,青光眼和白内障也是飞蚊症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它们会导致眼压升高、晶状体混浊,从而影响视力。
那么,哪些人更容易患上飞蚊症和视网膜裂孔呢?高度近视党(近视600度以上或眼轴大于26.5mm以上)、熬夜人群、中老年群体、眼伤患者、糖尿病患者以及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都是高风险人群。这些人需要更加关注眼部的健康,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为了预防飞蚊症和保护视力健康,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定期休息并观看绿植。其次,要选择合适的眼镜,并定期更换。此外,还要注意饮食调理,多吃富含叶黄素、Omega3和亚麻籽等营养素的食物。最后,要避免熬夜、强光刺激和情绪波动等不良习惯。
对于已经患上飞蚊症的患者来说,需要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应的治疗。良性飞蚊症虽然暂时不会搞大事情,但也要警惕其可能演变为病理性飞蚊症的风险。如果出现眼前突然下起“蚊子暴雨”、持续闪光感或视野边角出现窗帘式黑影等高危症状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