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元宵节烟花表演现场。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封烁摄
“薄利多收”的新逻辑
——节后价格回落的背后,却是人均消费增长
2月16日下午,三亚市马岭社区天涯小镇的彩虹楼梯化身巨型调色盘,身着各色夏装的游客在彩色台阶上接力拍照。
摄影师李师傅正拿着相机,为一对情侣设计“悬浮跳跃”的造型。因周边游客多,好一会才拍到一张背景“干净”的照片。
“现在的人流量,并没有比春节假期少多少。”李师傅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这是他当天接的第4个旅拍的单子。
巷弄深处,不少游客拖着行李箱走进各家民宿办理入住。即便春节假期、寒假已落幕,但小镇上仍然游人如织,随处可见的“度假风”“休闲风”,将这里化作“诗和远方”。
“我特地选在元宵后来这儿错峰旅游,原本想着人少景美,但现在看来不少人都是和我一样的想法,人还是挺多的。”来自重庆的游客俞月说。
俞月的感受用数据来表达会更直观——
飞猪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后2月5日至2月20日,飞往海南的航班机票预订量,相比去年春节后同期增长约40%,海南租车预订量则增长约80%。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2月13日至2月20日,三亚“鲜芒夜市”搜索量,相比上月同期上涨295%,海口“火山口门票”搜索量上涨313%,保亭“呀诺达雨林门票”搜索量上涨232%,五指山“水满河热带雨林风景区”搜索量上涨195%,三亚“西岛水上项目”搜索量上涨269%……
尽管人气不减,但俞月还是享受到了错峰游的性价比。她定了一家海景民宿的客房,每晚比春节期间便宜了近200元,“我们住3个晚上,能省下大几百呢。”
三亚市大东海旅游区,众多中外游客在游泳、晒太阳,享受北纬18度的温暖。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程龙摄
天涯小镇宿寐民宿前厅主管周万龙介绍,春节过后,民宿房价下调了约20%,客房还免费赠送拍照服务和下午茶,更高的性价比吸引了不少游客。春节后的入住率近90%。
酒店、机票价格回落,是吸引游客错峰游的一大关键因素。携程机票数据显示,2月17日至23日,三亚往返国内热门城市机票价格在800元至1000余元区间,前往三亚的单程机票甚至低至410元。在酒店价格方面,相比春节假期,节后三亚酒店均价明显回落,平均降幅为36%。
这波高性价比驱动的错峰游潮,在海南全岛形成“长尾效应”。
在万宁日月湾,小朋友在专业教练指导下体验冲浪的乐趣。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达延摄
“海南玻璃海的季节来了,游艇、浮潜,接单!”2月16日,在万宁日月湾,冲浪教练王宝盛发布了这样一则微信朋友圈消息。之后,许多人来找他预订体验项目,日程已经排到了3月份。
在琼海市白石岭景区,独特的秀美风光和趣味体验项目,持续吸引着全国游客,景区还新增了多个摊位,推出糖人制作、漆扇制作、套圈、射击等体验项目。自2月5日春节假期结束至2月18日,白石岭景区已接待错峰游客约2万人次。
酒店市场则呈现出“薄利多收”的新逻辑。
“尽管酒店客房均价相比春节下降了,但酒店收入有所提升。”三亚丽禾温德姆酒店市场销售总监郭宏彬解释道,在房价降低的情况下,会带动酒店餐饮、旅拍服务等增值服务,提升客均消费增长。为了服务好错峰游的客群,酒店还特意将早餐时段延长至中午,并推出全天候的亲子活动。
被拆分的旅游单元
——通过细化旅游体验,延长游客平均逗留时间
“喝了这杯山栏酒,我们永远是朋友!”2月15日,在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黎族阿婆将山栏米倒入竹筒。上海游客沈力奇拿起沉甸甸的舂米杵,随着节奏参与黎族传统酿酒仪式。
“本以为只是穿上民族服饰拍拍照,没想到还能亲身体验非遗技艺。”沈力奇抹去额头的汗珠,兴奋地展示手机里保存的一张张体验照片。
“我们打造了16个文化景点,不仅景色美丽,而且蕴藏着民族文化内涵,游客能够在移步换景间,体验黎族、苗族群众的生活与文化。”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品牌推广部策划专员潘达强说,16个文化景点串联起不同的“生活剧场”,通过细化游客体验的“颗粒度”,提高了游客的平均停留时间。
旅游旺季的持续延伸,既需高性价比吸引客流,更依赖精细化体验留住游客。所谓“颗粒度”,就是通过解构旅游体验为可感知、可参与、可消费的独立单元,形成多元价值触点。
毗邻环岛旅游公路的东方面前海旅游驿站项目,成为这一理念的鲜活注释。
在环岛旅游公路东方四更段路旁,传统盐场正焕发新生机。游客刘沐希蹲在改造后的晒盐池边,用手触摸地上的盐粒,她说:“海边、盐田、公路,这样的风景组合我从来没见过。”
这里是东方面前海旅游驿站,一个月前它还只是杂草丛生的盐场闲置土地。如今,斑驳的盐仓外墙披上了洁白的外衣,临海处架起了多巴胺配色的拍照“打卡”装置,光储能式的“零碳小屋”向游客讲述着海南绿色发展的故事。
“我们仅用15天就完成了盐仓美化、停车场平整、绿植补种、‘打卡’装置配置等工作,目前驿站已初步具备接待能力。”东方盐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昌保说,驿站的改造不做大拆大建,而是把每个元素变成独立体验单元,春节假期后这里已接待了不少游客。
东方面前海旅游驿站项目的价值,在于验证了“微更新、深体验”的可行性。通过将盐场闲置土地解构成晒盐体验、工业美学、生态教育等“体验颗粒”,激活了存量资源,让旅游旺季的自然延伸有了可持续的支点。
今年春节假期海南旅游的亮点之一,就是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开通后,和环岛旅游公路形成了山海“双环”旅游版图。春节假期后,这两条公路的客流依然络绎不绝。
2月21日,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观光巴士正式通车。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茂摄
去年2月,海汽集团推出环岛旅游公路观光巴士,解锁环游海南的新方式。时隔一年,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观光巴士于2月21日通车,前三天的车票不到24小时就售罄。
“双环”的热度不只在路本身,还辐射至周边的景区、乡村。
“从春天出发,约上一朵木棉花”,又是一年木棉花开季,当昌江黎族自治县的赏木棉邀请再次发出,游人们再次向着木棉之乡接踵而来。
在昌化江畔赏花码头附近,卖甘蔗汁的村民符乙芳今年早早就出摊了。她说,旅游公路的开通,让今年的游客“多上加多”,自家的甘蔗汁也更加好卖了。县政府还举办了特色歌舞、非遗集市等活动,热闹的氛围让木棉花更加火红。
昌江昌化江畔木棉红,游人乘船赏花。海南日报特约记者蒋聚荣摄
儋州东坡书院《男神东坡》沉浸式文旅演出、昌江王下乡皇帝洞的光影升级、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新推出滑翔伞体验……产品上新、硬件焕新,放眼全省,这些都指向海南破解“旺季焦虑”的核心——将丰富的文旅资源解构成无数可感知的“体验颗粒”,让每个瞬间都成为驻足的理由。
热度背后的挑战
——政策、营销之外,还需构建“无淡季”旅游生态链
“天涯海角,我们来啦!”2月18日,三亚天涯海角游览区上空,无人机镜头定格下700多名游客振臂欢呼的瞬间。
这是一个由全国各地游客组成的大型旅行团。广东游客林珊伊感叹:“2月的海南气候温润,避开了春节人潮,能享受错峰出游的惬意。”
带领该旅游团的佛山广之旅假日国际旅行社负责人吴基楚介绍,该旅行社每年都会向海南输送客源超3万人次,且近年来逐年攀升。
“过去,春节后来海南的团队量一般都是下跌,如今有了一定的增幅,淡旺季界限逐渐模糊。”吴基楚说。
刚送走700人的大型旅游团,三亚又迎来春节后首个大型韩国入境团。2月20日,来自韩国KDB生命保险金融集团的近200名游客顺利抵达,开启了他们期盼已久的三亚休闲度假之旅。
“我们旅行社有十几个导游,一个人每个月大概要带8个团,忙得团团转。”海南美瑞国际旅行社韩语导游朱美秀从业已超过20年,她说,目前旅行社的韩国订单已经排到了4月份。
从“黄金周”到“黄金月”,不禁引人思考,海南做对了什么?除了天赋异禀的自然条件,或许还可以从旅游市场的横切面来看。
活动延续了热度——2025年第十七届万春会从初一延续至元宵,海口元宵节的“无人机表演+烟花秀”,三亚亚特兰蒂斯持续至3月底的灯会嘉年华……一系列“超长待机”的重磅活动,填补节后旅游市场空白,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政策撬动了市场——元宵节过后,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陆续发放1000万元酒店消费券,各大酒店集团也积极响应,推出各种配套优惠活动,刺激了旅游消费。
产品的精准供给——各景区景点针对年轻客群推出冲浪、露营项目,针对家庭游开发“非遗+亲子”项目,并且针对节后错峰游上线了价格优惠的套餐。
琼海博鳌东屿岛“中华年俗新春好市”一条街人流如潮,非遗捏面人技艺展示吸引游人。海南日报特约记者蒙钟德摄
海南旅游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陈卡雷认为,“黄金周”变“黄金月”的现象有望固化为海南旅游新常态,但要延续为“黄金季”,还要把握住背后的关键支撑点。
“除了在政策创新层面持续发力,如发放消费券、优化免签政策,还要结合‘双环’等新产品支点,打造‘山海联动+雨林探秘+都市休闲’的四季产品体系;在文化IP层面,可通过东坡文化、非遗体验等构建独特记忆点;在基础设施层面,‘双环’公路与自驾车营地网络还要继续完善。”陈卡雷说,这些要素都是共同推动海南从“季节性目的地”向“全年候体验地”转型的必要条件。
“无淡季”自然是旅游从业者喜闻乐见,但“无淡季”也会带来市场挑战。
陈卡雷表示,为应对挑战,旅游主体需重点提升三大方面:第一,数字化运营能力;第二,服务质量标准化;第三,打造系列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旅游项目。
“3月后如何维持热度?不能仅靠促销。”三亚一旅行社负责人坦言,可借鉴东南亚“雨季营销”经验,将5月至10月传统淡季包装为“雨林探险季”“酷游海南季”,通过气候叙事、活动加分转化劣势。
从春节到春天,从春季到四季,这场关于旅游变革的解码,还在继续……
原标题:自贸港观察丨海南旅游:“黄金周”如何变“黄金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