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新闻内容

暑期研学博物馆:在文物纹路中捡拾“彩蛋”
海南日报 2025-08-01 10:20

  从一枚小小的印章里,读懂海南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纳入西汉中央政权的管辖版图的历史;从一件出水的瓷器中,窥见沉睡海底五百多年的商船往事;从一床黎族先民织就的被面中,触摸黎族纺织技艺的巅峰成就……暑期以来,海南各大博物馆里,不少中小学生循着这些研学“彩蛋”,让博物馆成了生动鲜活的“行走课堂”。

  历史的“彩蛋”:触摸海南的文明根脉

  在海南省博物馆“方外封疆——海南历史陈列展厅”,有一枚小印章,边长2.5厘米,高1.9厘米,隔着玻璃柜,借着放大镜,才能一窥印章上的文字——朱庐执刲。

  在海南省博物馆,不少孩子在家长陪同下观展。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茂实习生鞠颖摄

  这枚银质方形印章,印纽兽头鱼身,通体刻满鳞纹,月双耳,尾鳍回摆,有须纹,鱼身呈反“S”形蜿曲状,中部拱起用于穿穗绳。“朱庐执刲”四字,是西汉前期至中期的典型风格。

  据考证,此印是西汉晚期政府颁给朱庐县守官的赐印,极为珍贵稀有,被誉为“海南第一古印”,也是海南目前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官印,它说明在西汉时期中央政权已经将海南置于管辖之下。

  “仙凡之间——海南风情陈列展厅”中,国家二级文物《琼黎风俗图》同样引人驻足。7月29日当天,作为现存最早以具体形象描绘黎族古时社会风貌的资料,这幅图文相配的册页吸引着两位学生,他们正隔着展柜玻璃拍摄。

  这是来自安徽的兄妹俩,张馨逸与张家慧,当天是头一回走进海南省博物馆。

  “每件文物都藏着不一样的历史秘密,比如那枚小印章,我们看了介绍才知道海南这么早就和中央有联系了,还有那幅画,黎族的生活一下子就清晰了。”张家慧说。

  海底的“彩蛋”:打捞深蓝里的时光密码

  踏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既能触摸到海洋生物蓬勃的生命力,又能感受到海洋文化奔涌的活力。每一步研学,都是在深海的秘境中打捞独特的“彩蛋”。

  100米、470米、1000米……直到深入海底1500米,炫彩的“深蓝宝藏”才从黑暗中一一浮现。在“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上,近千平方米的展厅展出了400余件(套)文物展品,还原了考古调查、文物提取与保护修复工作全过程,带领研学的孩子们走近这两处封存海底的“时光宝盒”。

  曾经远洋航渡的瓷器封存在展柜之中,在灯光的反射下形影缥缈,在灯光的映衬下釉面光润、细节清晰。五年级的学生陈思诺在“珐华贴金镂空应龙云海纹梅瓶”的展柜前轻轻伸手,却又克制地停住,用双眼“触摸”瓶身上耀眼盛开的金牡丹。

  “为什么在海底沉睡五百年,色彩还能这么鲜亮?”“是谁烧制了它?又要送往哪个远方?”一连串的好奇涌出,讲解员耐心解答陈思诺的追问,在这场沉浸式的问答里,知识如潮水般漫进脑海。

  在“南海鲸灵”标本展区,正上演着另一种震撼——13米长的须鲸标本如巨舰悬于半空,座头鲸、抹香鲸、虎鲸等标本环绕四周,一个立体的“海洋王国”仿佛在头顶铺展开来。

  这里藏着鲸鱼家族的秘密,从不同种类的生存习性到完整的生命轨迹,从独特的交流方式到与海洋生态的紧密关联,都通过生动的展陈娓娓道来。一处互动装置前,三年级学生符赋晟正忙着与鲸鱼“对话”,每按下对应按钮,空灵的长吟、尖锐的短鸣、似婴儿呢喃的轻语、如女高音般的嘹亮歌声便轮番在耳畔响起。

  “鲸鱼的声音就像人类的话语,各有各的意思呢。”符赋晟仰着小脸说,“我好想去大海里,听听真正的鲸鱼在说什么。”

  民族风情里的“彩蛋”:读懂多元的民族智慧

  若想深入探寻海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或是针对性研究海南的民族学与民俗学,海南省民族博物馆无疑是研学之旅的优选。

  步入省民族博物馆第一展馆,一块不规则的化石率先吸引目光。“这是史前椰树化石,长35厘米、宽20厘米、厚12厘米,上世纪90年代初发现于三亚落笔洞,对研究海南岛早期人类活动史意义非凡。”

  在黎族传说中,祖先是乘独木舟抵达海南岛的。展厅里,一只由完整树干凿成的独木舟正重现这段历史。它取材于木棉树,长约8米,周身还留存着手工艺的印记。

  那时没有铁器,黎族先民在需保留的部位涂湿泥,用火烧烤未涂泥的地方,待木质炭化后,再用石斧等工具砍凿,如此反复,终将粗壮树干打造成带槽的舟船。“这太不容易了,黎族人真有智慧!”旁听讲解的小学生吴星辰忍不住感叹。

  移步至黎族双凤朝阳麒麟图三联幅龙被展柜前,细密针脚织就的祥瑞图景引人驻足。学生们凑近展柜,努力辨认着龙、麒麟、凤凰等纹样,在丝线的流转中感受龙被所承载的权威象征与文化重量。

  黎锦作为海南纺织业的杰出代表,展馆内,少数民族经典服饰构成另一道风景线。色彩鲜艳的哈方言服饰,讲究对称和排列的杞方言服饰,配以长袍或长裙的润方言服饰……不仅有静态展陈,也有互动装置还原上身效果,即便以现代审美审视,依旧透着独特的时尚韵味。

  这些散落在博物馆里的研学“彩蛋”,藏在文物的纹路里,躲在民俗的细节中,等着学生们用求知的脚步去捡拾。

  • 海南在线微信号
    微信
  • 海南在线微博
    微博
  • 海南在线抖音号
    抖音

发现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商务合作 海南在线版权所有 © 1999-2016

电话:(86)0898-68582666  传真:0898-68582300 电子邮箱:webmaster@hainan.net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都大厦8层 邮编:570125